1、1979年元旦《人民日报》社论:“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十分兴奋的心情”缘于
A.一届全国人大通过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B.中共八大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决策
D.中共十五大确立党的指导思想
2、“一伙穷光蛋想办社哩,没见过鸡毛能上天!”“穷大社变了样,鸡毛也能绕天飞。”此种情况出现于
A.“一五”计划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3、“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的时间
A.1987年 B.1992年 C.1993年 D.1997年
4、中国结束靠“洋油”的时代是在
A. 中共八大召开后 B. 大庆油田建成后 C. 大港油田建成后 D. 胜利油田建成后
5、1952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14000万吨,比1949年增长26.9%。其根本原因是
A.土地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
B.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的提高和改进
C.耕地面积增加,农业生产环境改善
D.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6、1993年后,大批国有企业积极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出现了一批先进典型,如武汉武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其前身是创建于1959年的中苏友好商场(后更名武汉商场),是全国闻名的十大商场之一。1986年,武商在全国同行业中率先进行股份制改造。1992年“鄂武商”(000501)在深圳上市,成为中国商业第一股,是全国最早上市的商业企业。这表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 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B.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加强国家干预经济
D. 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7、“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上述材料反映的情况出现的背景是
A.第一次国共合作
B.西安事变
C.红军长征
D.日本全面侵华
8、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正在成为国际舞台上最亮的明星。“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认同,“一带一路”倡议为世界发展注人了“强心剂”。独特的中华文化让许多外国朋友迷上了中国;海外学汉语的人数已超过1亿;对中国公民免签、落地签的国家和地区多达65个。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②中华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
③中国正走进世界舞台中央,成为世界最强大的国家 ④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加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毛泽东这话的意思是
A.对我国建设十分悲观
B.人民生活亟待改善
C.我国工农业发展不平衡
D.我国轻、重工业发展不平衡
10、新文化运动中,鲁迅把反封建的革命内容同新文学形式结合起来的代表性作品是
A. 《文学改良刍议》 B. 《庶民的胜利》
C.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D. 《狂人日记》
11、1923年,陈独秀说:“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遂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潮,由空想而实际运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是指
A.武装革命
B.无产阶级革命
C.民族革命
D.国民革命
12、邓小平认为对外开放要找到一个风险不大的“试验场”为改革开放探路。这个“试验场”的代表是
A. 上海
B. 海南
C. 深圳
D. 浦东
13、“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病。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邓小平这一番话总结的是( )
A.闭关自守导致国家落后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实行赎买政策的意义
14、下图,确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的会议是( )
A.中共“八大” B.七届二中全会
C.第一届三中全会 D.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
15、以下哪件事不是发生在1950年土地改革以后
A. 某地农民们早出晚归,积肥、修堤,添置耕牛和农具
B. 某地农民们开始大兴水利工程
C. 某地农民昼夜拉土垫地,把一千多亩盐碱地变为良田
D. 某地农民用粮食给地主交地租
16、20世纪二三十年代首先爆发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国家是
A.荷兰
B.美国
C.英国
D.法国
17、大型电视纪录片《暖流》以“不忘历史、继往开来、化解恩怨、世代友好”为主题,重在讲述两国关系斗则衰、和则荣的历史与现实,以期增进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理解和信任。今年是中日建交( )
A.44周年
B.46周年
C.48周年
D.50周年
18、中共的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由农村向城市、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的历程。其中,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组建大型企业集团
C.政企分开,自负盈亏 D.增强企业活力
19、如下图图片反映了我国社会生活的重大变化。这一变化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我国轻工业快速发展
B.人们生活习惯发生了巨大变化
C.改革开放促进经济迅速发展
D.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粮食逐渐减少
20、下图所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的实现,计划在( )
A.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
B.中国共产党成立150年时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50年时
21、______ 年6月,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______ 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
22、开始标志:________年5月16日,中央政治局召开扩大会议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
23、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伟大的领袖是________,代替行使临时宪法的文献是《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________,结束了一百多年来中国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
24、改革首先从 _______开始,_____________ 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随后,在中央的指导下,农村逐步实行以 _______________ 制。
25、请写出以下四幅图画的名称。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
26、2013年,_______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国家主席。在会上,他深刻阐述了_________的宏伟蓝图。其基本内涵是国家_______、民族________、人民_______。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_________”的奋斗目标。
27、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 ______ 》,规定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1954年,颁布《 ______ 》,是我国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它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28、农业科学家________享有很高的国际声望,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20世纪70年代初________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
29、新中国成立前:物价_______,民生凋敝。
30、1978年12月,邓小平作了《__________,__________,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实际上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基本的指导思想。
31、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
3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图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的领导人是谁?他向全世界庄严宣告的大事是什么?
(2)请你为材料一图片取个最恰当的名字。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将数千年来的封建压迫,100年来的帝国主义侵略,22年的国民党反动统治,一起被中国人民葬入坟墓。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过去了,从此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民族复兴的新时代。
(3)根据材料二,指出“新时代”的“新”体现在哪些方面?
(4)根据上述材料,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33、简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历史意义。
34、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开创了亚洲第一个共和体制;写下了人类社会民主主义的新篇章!更向世人展示了一个真理:历史的潮流浩浩荡荡,不可阻挡;顺其者昌,逆其者亡。请根据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孙中山先生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亲自参与了许多重大革命活动,请列举两例。
(2)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
(3)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辛亥革命在法制上的重要成果是什么?
(4)孙中山先生给后人留下最宝贵的遗产是他的光辉思想,他的不朽精神。你认为孙中山先生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