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贺州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慰问“一五”计划期间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作出重要贡献的老工业区职工,你主要应该到祖国的哪个地区( )

    A. 东南沿海地区   B. 东北地区

    C. 西北地区   D. 西南地区

  • 2、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下列对“新纪元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B.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C.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D.标志着中国真正实现了独立自主

  • 3、改革开放后,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实行的粮票在中国人的生活中逐渐消失了。这一变化说明中国

     

    A. 经济发展,物资丰富

    B. 实行平均分配原则

    C. 计划经济有巨大的优越性

    D. 生产力水平低造成的物资匮乏

  • 4、带领钻井队艰难创业,打出了大庆第一□油井,被称为“铁人”的是( )

    A.王进喜

    B.焦裕禄

    C.袁隆平

    D.邓稼先

  • 5、1951年,西藏地区政府和中央人民政府达成协议,使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这一事件是指

    A. 解放军占领南京

    B. 开展土地改革

    C. 成立西藏自治区

    D. 和平解放西藏

  • 6、归纳和整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请问下列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

    B.党和政府对台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

    D.粉粹江青反革命集团——文化大革命结束

  • 7、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党的哪次会议上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

  • 8、学校要举办“文革往事”主题讲座,需要经历过这个时期的教师做主讲人。从下面几位教师的出生年代看,可以做主讲人的是

    A.王老师,1954年

    B.张老师,1976年

    C.李老师,1978年

    D.郑老师,1982年

  • 9、为改变河南兰考的落后面貌,他带领全县人民生产自救,真正实践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被誉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他是

    A.焦裕禄 B.雷锋 C.邱少云 D.邓稼先

  • 10、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会议是(  )

    A. 中共七大   B. 中共八大

    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 中共十三大

  • 11、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维方式。下列属于这些范围的“改变”有

    ①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②政企职责不分

    ③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④实行经营责任制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 12、疟疾是摧残人类生命健康的恶魔,世界上每年有百余万人被它夺去生命。我国的科学家率先完成了这个任务,并因此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位科学家是

    A.邓稼先

    B.屠呦呦

    C.钱学森

    D.袁隆平

  • 13、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它的性质是( )

    A. 新民主主义宪法   B. 社会主义宪法   C. 旧民主主义宪法   D. 共产主义宪法

  • 14、莫言在小说《生死疲劳》中有这样一段描写:“住在东厢房里的另一户人家,在这段时间里的一个狂风暴雨日,生了—对双胞胎女婴。这两个女孩,长名互助,幼名合作。”小说情节反映的历史背景是

    A.三大改造 B.土地改革 C.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

  • 15、下列各项中,能说明新中国社会性质的是(  )

    ①《共同纲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性质的规定

    ②西藏和平解放

    ③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

    ④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 16、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

    A.新中国成立 B.土地改革完成

    C.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D.三大改造的完成

  • 17、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农村的改革实行

    A. 建立人民公社

    B. 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度,把土地分给农民

    C. 自愿互助,走合作化道路

    D. 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 18、遵照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陆续建立了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其中维吾尔族聚居的自治区是

    A.新疆 B.西藏 C.内蒙古 D.宁夏

  • 19、创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的北京同仁堂是中药行业著名老字号。1954年同仁堂响应国家号召,顺利实现了公私合营,在此改造过程中采取的方式是

    A.国家赎买

    B.国家没收

    C.国家吞并

    D.国家承包

  • 20、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公布的土地改革法令是( )

    A. 1950年—《中国土地法》   B.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 1951年—《中国土地改革法》   D. 1949年—《中国土地法大纲》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背景: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______的社会主义改造。

    (2)结果: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______

  • 22、 _______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 23、1956年初,全国范围内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出现了全行业___________的高潮。在此基础上,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______政策,从而实现了和平过渡,这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 2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确立为基本政策: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中国共产党将______制度确立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2)内涵: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______,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法律文献:1949年通过的《____________》,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后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宪法。198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

    (4)自治区建立:1947年,__________成立。这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自治区,为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推行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全国已经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________、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

    (5)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维护_______、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________、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

  • 25、______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 26、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1)_____年,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_____而团结奋斗。

    (2)习近平在会上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_____,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27、1955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了万隆会议,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了“_______”的方针。1972年,日本首相_______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 28、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新中国国旗一一

    (2)新中国采取的纪年方法一一

    (3)1954年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的制度一-

    (4)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一一

  • 29、_________”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

  • 30、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_____不断跃上新台阶。使中国在各方面具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2)进入新时代,我国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____实现历史性跃升。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到114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位。谷物总产量、制造业规模、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一。

    (3)我国加快构建________新体制,深入实施“________”战略,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_____国际化进程。我国已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居世界前列。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在哪次会议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 32、下面一组图片反映了我国取得的成就,请你写一段文字加以概括地介绍。

    介绍:________

  • 33、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努力。请你参与下面的探究活动。

    (1)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 五四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请简要叙述三大历史性事件?为什么说它们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三大里程碑?

    (2)雷锋、袁隆平是如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的?

    (3)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我国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你准备怎样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华史,又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也是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材料二   毛泽东曾对一位外国来访者说:“1927年,他(蒋介石)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人也没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

    材料三   据统计,中央红军长征路上一共368天,有15天用于打大的决战,有235天用于白天行军,有18天用于夜晚行军;整个长征途中,只休息了44天,平均走182公里才休整一次,日均行军37公里;共翻越了18条山脉,其中5条山脉终年积雪;渡过了24条河流;穿越了11个省;突破了10个地方军阀的封锁包围;从瑞金出发时有8.6万人,到达陕北时,仅剩6500人,平均每行进1公里,就有3至4名战士壮烈牺牲……

    ——摘编自中共党史研究室文献

    (1)材料一所述“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的依据是什么?“1911年的闪电“指的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指的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2)依据材料二,1927年,中国共产党通过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孵出”了两只“小鸡”。这两只“小鸡”指的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开始长征的原因。材料三体现了怎样的长征精神?依据材料三,分析红军长征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