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鹤岗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下列选项中,属于土地改革意义的是( )

    ①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②解放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改善农民生活

    ③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④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主人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 2、2012年11月,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即“中国梦”。“中国梦”就是(     

    A.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完善国家的治理体系

    D.完成“一带一路”的建设

  • 3、下列名词与澳门回归无关的是

    A.何厚铧 B.五星红旗 C.葡萄牙 D.紫荆花

  • 4、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我国对外开放的突破口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建立沿海开放城市

    C.设立经济特区

    D.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 5、我国空间技术跻身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标志是

    A.

    B.

    C.

    D.

  • 6、《蒋总统集》记载“国民党党员成分中,70%以上是工农,20%以上是小资产阶级。”导致这一状况出现的因素最有可能是

    A.辛亥革命的推动

    B.五四爱国运动

    C.国共合作的实现

    D.国共两党对峙

  • 7、1978年,思想理论界开展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使人们认识到

    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只有通过讨论才能认识真理

    C.改革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D.只有通过开放才能发现真理

  • 8、下列经济特区中位于我国最南端的是

    A. 珠海

    B. 汕头

    C. 海南岛

    D. 深圳

  • 9、十八大报告中提到有关教育的问题,“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有

    ①恢复高考制度

    ②实施“八六三计划”

    ③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

    ⑤实施“五个一工程”

    A. ①③④

    B. ①③⑤

    C. ②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 10、每逢元旦来临之际,《人民日报》都会发表“元旦社论”。“元旦社论”因此成为民众了解党和国家政策的风向标.下列社论,你认为最适宜发表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是

    A. 在伟大爱国主义旗帜下巩固我们的伟大祖国

    B. 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

    C. 在十九精神指引下胜利前进

    D. 走进新时代

  • 11、我国实现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全部自给结束了靠洋油的时代,是由于

    A. 大庆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建成

    B. 苏联政府提供原油

    C. 三大改造完成

    D. “文化大革命”取得成果

  • 12、2019年10月1日,在庄严的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这是我国为了庆祝新中国的生日而举行的形象和建设成果的集中展示,是向国家和人民的汇报。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北伐战争的胜利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D.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 13、李明同学收集到了两句宣传口号“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肥猪赛大象,只是鼻子短,全村宰一头,足够吃半年。”这两句宣传口号反映了

    A.人民的美好愿望,却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B.国家发展经济毫无计划和目标

    C.三大改造存在过急、过快的问题

    D.“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灾难

  • 14、“彻底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村建土地制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生产和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政权。”材料表述的是

    A. 土地改革

    B.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三大改造

  • 15、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集中主要力量发展的是( )

    A.交通运输业

    B.重工业

    C.轻工业

    D.农业

  • 16、下面这首歌谣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其内容说明了什么?( )

    A. 人民公社的优越性

    B. 农民赞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批评人民公社的平均主义

    D. 农民反对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17、1982年,邓小平说: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中国要收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其中英国割占香港岛是通过(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 18、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们中的代表有( )

    ①黄继光

    ②邱少云

    ③林则徐

    ④左宗棠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 19、“一唱雄鸡天下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使亿万中国人民成了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谁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

    A.孙中山 B.周恩来 C.毛泽东 D.蒋介石

  • 20、下列被称为“最可爱的人”有哪些( )

    ①彭德怀 ②黄继光 ③毛岸英 ④邱少云 ⑤董存瑞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⑤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______________为第一位获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她获得的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 22、三、拨乱反正

    典型: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革”中强加给________的罪名,恢复他的名誉,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 23、唐朝文学中取得成就最大的文学形式________

     

  • 24、________的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和平统一________”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 25、(1)1950年10月,根据中央决定,以________为司令员的________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

    (2)中共八大以后,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________;1976年10月,中央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长达十年之久的(“________”)。

    (3)1977年,________的恢复,是教育工作的重大拨乱反正;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开始了________的讨论。

    (4)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________自治区;________(填时间)我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5)2012年,中国作家________获得诺贝尔文学奖;2015年,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________

  • 26、请根据提示信息列举出相对应的人物

    (1)党的好干部,领导兰考人民治沙的县委书记——

    (2)解放军好战士,全国人民学习的楷模——

    (3)大庆石油工人“铁人”——

    (4)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 27、有人曾风趣地说,中国农民吃饭靠“两平”,一位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________(人名)另一位是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________(人名)。

     

  • 28、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 )

  • 29、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________________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 30、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是国家主席_____遭受残酷迫害。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下面是我国不同时期的三位领导人,他们都是谁?

    从左至右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2、有人说,中国农民吃饭靠“两平”:一是邓小平,二是袁隆平。

    (1)邓小平和袁隆平为解决农民“吃饭”问题分别作出了什么贡献?

    (2)两位解决“吃饭”问题所采取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3)除解决农民“吃饭”问题外,两个人的上述贡献还有什么共同作用?他们能做出上述贡献,说明他们所具备的共同精神特质是什么?

  • 33、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一直对我国的“三农”问题格外重视,建国后,为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我国在不同时期对农村的土地政策进行相应的调整。结合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1951年的土地改革中,我国颁布了什么法律文件?

    (2)我国的三大改造完成于那一年?是对那三方面的改造?

    (3)建国以来历史上最具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指哪一次会议?召开于哪一年?此后农村实行的土地政策是什么?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

    材料一:冷战时期,国际贸易被高度地政治化了,封锁、禁运、贸易管制成为美国对付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一个重要武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28年间,中美贸易中断了将近20年。

    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美贸易有了进一步发展。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02年中美两国贸易额为879.7亿美元,2018年,中美两国货物贸易超过6300亿美元。有学者测算,美国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将增长10个百分点。美国商会人员表示,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而中国是更具潜力的国家。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将为中美经济合作和贸易交往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美贸易的基本状况,并分析其原因。

    (2)材料二反映了新时期中美贸易的状况,分析其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