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三门峡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广东成为最早对外开放的地区之一,其优势在于广东

    ①毗邻港澳,有对外开放的地理优势

    ②作为侨乡,有利于吸引华侨回国投资

    ③历来是对外开放的门户

    ④具有比国内其他地区更雄厚的工业基础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 2、201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党章(修正案)》,决定把习近平   写入党章。这一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A. 毛泽东思想

    B.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C. 邓小平理论

    D. 科学发展观

  • 3、有一首非常动听的歌曲《天路》,唱出了青藏铁路通车后藏族人民的心声,而建成通车的青藏公路已经为西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青藏公路建成于(  )

    A.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B. 社会主义探索时期

    C.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改革开放时期

  • 4、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

    A. 邓小平

    B. 周恩来

    C. 刘少奇

    D. 毛泽东

  • 5、以下有关抗美援朝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抗美援朝是为了援助朝鲜,更是为了保卫自己的国家

    ②抗美援朝是一场反对侵略的正义战争

    ③由于中国这个大国和朝鲜一起作战,在军事实力上大大超过美国,所以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④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6、“解放军好战士”雷锋、“党的好干部”焦裕禄、“铁人”王进喜的先进事迹共同体现的,需要我们发扬光大的时代精神是

    A. 解放思想,改革创新

    B. 艰苦创业,为人民服务

    C. 保家卫国,革命英雄主义

    D. 解放全中国,将革命进行到底

  • 7、下图壁画出现于

    A.“文化大革命”期间

    B.“大跃进”运动期间

    C.土地改革期间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期间

  • 8、下列哪一组事物和现象表明当时的中国还没有进入改革开放时期

    A. 身份证、个体户、移动电话、豪华住宅区

    B. 银行卡、私人轿车、互联网、出国旅行

    C. 肉票、粮票、上山下乡、“样板戏”

    D. 菜篮子工程、安居工程、装修热、流行服饰

  • 9、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下列对“新纪元”的理解正确的 是( )

    A.成为了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B.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争取解放的斗志

    C.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D.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 10、小岗是原安徽省以讨饭闻名的凤阳县最穷困的一个生产队,但是从有一年开始,小岗人开始告别饥荒,过上了日渐富足的日子。你知道这是因为:( )

    A.风调雨顺

    B.应用良种

    C.对外开放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11、在农村改革的影响下,城市开始积极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中央决定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步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增强企业活力

    B.政企分开

    C.招商引资

    D.招商引资

  • 12、系统地阐述了初级阶段理论,完整地提出了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在

    A. 中共十二大

    B.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C. 中共十三大

    D. 中共十三届三中全会

  • 13、“贫农得地开心,中农有利放心,富农不动定心,地主劳动回心。“这一局面出现在(   )

    A. 抗日战争时期 B. 解放战争时期 C. 土地改革时期 D. 辛亥革命时期

  • 14、“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下列最能体现这一说法的是(     

    A.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B.“铁人”王进喜参加大庆石油会战

    C.中国宣布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D.屠呦呦发现青蒿素

  • 15、某网站举行了主题为“中美关系回顾与前瞻”的专家论坛,下列四种观点不正确的是

    A.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美关系保持了友好交往的历史

    B. 近代历史上美国是侵略中国的主要国家之一

    C.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是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开始

    D. 1979年以来,中美关系在曲折中发展

  • 16、1966年中国组建战略导弹部队,几十年中,陆续装备了中程、远程、洲际导弹核武器和多种型号的导弹。这说明( )

    ①我们终于实现了国防现代化

    ②科技力量大大促进了我国国防事业的发展

    ③20世纪60年代我国确立的科技强军战略初见成效

    ④我们能够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中发挥更大作用

    A.①②④ B.②④ C.②③ D.②③④

  • 1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你认为后一个“天安门”应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A. 鸦片战争

    B. 公车上书

    C. 五四运动

    D. 开国大典

  • 18、李放的爷爷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当有人问他为什么要参加这场战争时,他的正确回答是

    A.为维护世界和平而战 B.为保家卫国而战

    C.为中朝友谊而战 D.为解放全中国而战

  • 19、1956 年年底,毛泽东曾说:“手工业中许多好的东西不要搞掉了,王麻子、张小泉的剪刀一万年也不要搞掉。我们民族好的东西,搞掉了的,一定要来—个恢复。”此话针对的问题是

    A. 土地改革中的急于求成

    B. 三大改造中的要求过急、工作过粗

    C. “大跃进”时期的浮夸风

    D. 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共产”风

  • 20、武汉的历史上有诸多第一。滚滚长江上第一座公路铁路两用桥——武汉长江大桥和新中国第一大钢厂——武汉钢铁基地,请问这两大工程是什么时期的建设成就?(  )

    A.“一五计划”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B.都是“一五计划”时期

    C.“一五计划”时期;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新中国成立以后,奉行________外交政策。

    (2)新中国在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就同____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一个好的外部环境。

    (3)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____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

    (4)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_________,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

    (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现在表述为_________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__________

    (6)1954年,_______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7)__________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 22、1997年在中国共产党召开的___,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了党的指导思想。

  • 23、2003年10月,航天员____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人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____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 24、记载玄奘西行见闻的书籍是________

     

  • 25、中国加入________组织(中文全称),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中共十八大以来为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________”建设,体现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各国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美好愿景。

  • 26、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影响: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________,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________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 27、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________业,手工业以及________业的社会主义改造,________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 28、有人曾风趣地说,中国农民吃饭靠“两平”,一位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________(人名)另一位是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________(人名)。

     

  • 29、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背景: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______的社会主义改造。

    (2)结果: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______

  • 30、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会议的名称。

    (1)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会议是________

    (2)做出社会文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建的战略部署的会议是________

    (3)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的会议是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社会面貌。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谁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2)我国改革开放是哪次会议作出的决定?此次会议有何历史意义?

    (3)我国农村改革首先从哪个省开始?实行什么政策?

  • 32、“左”的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开来,其主要标志是什么?

  • 3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巩固和发展的过程中,既有巨大成功,也有严重失误。但总体来说,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站起来了。“站起来”的国家和人民的地位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新生的政权,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哪些措施?

    (3)进入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短时期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我国选择并坚持了哪一发展道路?

    (4)习近平指出,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下列材料,探究相关问题。

    (落后局面)

    材料一 一九五三年将是我国进行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工业化——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元旦社论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工业状况?当时党和政府为实现“最高利益”而编制的建设规划叫什么?

    (宏伟蓝图)

    材料二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哪一年完成的?方式分别是什么?此变革使中国的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艰辛探索)

    材料三:1957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1960年农业生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简要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失误?

    (适时调整)

    材料四:安徽凤阳花鼓唱词:“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信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凰阳。”(“文革”时)

    “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集体都能富,国家还要盖仓库。”(1979年)

    (4)两段唱词反映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给农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巨大变化得益于农村改革实行了什么制度?随后进行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

    (经验启示)

    (5)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在经济建设中我们应该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