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开凿于北魏时期,坐落于山西大同,其服装具有印度风格的雕塑是( )。
A. 敦煌莫高窟 B. 龙门石窟
C. 云冈石窟 D. 麦积山石窟
2、1958年掀起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
A.获得土地的愿望
B.独立自主的愿望
C.当家作主的愿望
D.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状况的愿望
3、马拉松长跑是奥运会中的比赛项目。马拉松赛跑起源于下列哪一场战争
A. 布匿战争
B. 希波战争
C. 君士坦丁堡保卫战
D. 亚历山大东征
4、唇亡齿寒,中国人民深知此中的道理。下图,中国人民国此进行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战争,这是指
A. 北伐战争
B. 抗日战争
C. 解放战争
D. 抗美援朝
5、中共十九大描绘了我国发展今后30多年的美好蓝图。但一切美好蓝图的实现,都要靠实干。中共十九大提出的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
B.落后的农业国和先进的工业国之间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6、分清“史实”与“观点”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之一。下列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阶段取得的成就的表述,属于“史实”的有( )
A. 工业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大大提高 B. 工业布局有了明显改善
C. 尖端科技有了重大发展. D.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7、下列有关新中国外交成就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1971年,与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2001年,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8、为了加快西部少数民族发展,党中央决定实施( )战略
A.可持续发展战略 B.西部大开发战略 C.一带一路发展战略 D.三步走战略
9、袁隆平挂帅的“海水稻”项目2018年取得重大突破。他在上世纪70年代取得的成就是
A.成功引进占城稻 B.成功培育籼型杂交水稻
C.完成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D.开创治疗疟疾的新方法
10、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
A.以人为本 B.三个代表 C.坚持改革开放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1、“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国家绝对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此材料应出自
A.《中英联合声明》 B.《中葡联合声明》 C.《中美联合公报》 D.《反分裂国家法》
12、在“家乡的昨天和今天”活动课上,某合作小组在展示厦门经济特区二十五周年辉煌历程时,应将厦门标注在下图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13、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指导,下列哪一理论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 )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毛泽东思想
14、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成为国家主人的标志是
A.中国大陆的解放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解放战争的胜利
D.抗日战争的胜利
15、新中国的不同时期流行语的变化能够反映时代的变迁,如下表所示①处应该填的历史时期是
A.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 B. “文化大革命”时期
C. 改革开放时期 D.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
16、中非友谊历史悠久,毛泽东当年曾深情地说:“是非洲兄弟把我们抬进了联合国。”这一历史事件是指( )
A. 1945年,中、苏、美、英等50多个国家通过了《联合国宪章》
B. 1955年亚非会议召开,表达了亚非人民要求独立的共同愿望
C. 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D. 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17、交通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标志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交通建设实现惊人跨越下列成就属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是
A.宝成铁路 武汉长江大桥
B.川藏公路 青藏公路
C.青藏铁路 港珠澳大桥
D.兰新铁路 兰青铁路
18、20世纪50年代,中国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后来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的是( )
A. “求同存异”的方针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合作、共同发展原则 D. 独立自主原则
1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起的制度是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带一路”发展战略
20、为了便于记忆历史知识,我们用简洁的词语来总结某一时期的主要建设成就,“一桥”“二铁”“三路”“四厂”总结的是我国哪一时期的建设成就
A.1953—1957年 B.1957—1965年 C.1966—1976 年 D.1978—2000年
2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持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_____________不断跃上新台阶。
22、国民经济调整
(1)时间:________年。
(2)表现:中共中央提出“________、巩固、充实、________”的八字方针,于1961年初开始实施。
(3)成效:到________年,的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4)结果:________得到恢复和发展,呈现出物价稳定、市场繁荣的新面貌。
1962年,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陈云等在“七千人大会”上
23、西藏和平解放:意义:祖国____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24、文化事业的发展
(1)1956年,________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 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2)“双百”方针提出后,长篇小说《_____》《青春之歌》、话剧《茶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电影《英雄儿女》《林则徐》等,都是这一时期的出色作品。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化事业反映了改革开放的时代风貌。2012年,中国作家_____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越来越大。
25、将下列图片与相关选项选择搭配起来:
①科技成就 ②党的建设 ③外交成就 ④国防建设 ⑤土地改革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26、共同繁荣发展
(1)背景: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我国各民族发展___________,很多少数民族的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
(2)举措及成效:
政治上:进行了一系列的________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废除了剥削和压迫,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迈进了________社会。
经济上:国家采取许多________政策,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文化上:国家重视________的保护与发展,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战略上: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____________,为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历史机遇。
重要表现:2006年,________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27、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领导中国共产党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把_____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步一步推向前进。
(2)中共十二大:_____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邓小平明确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_____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_____的社会主义”。
(3)中共十三大:_____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_____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_____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4)邓小平南方谈话:
①时间:_____年初,邓小平南方视察,多次发表谈话。
②谈话内容: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计划和市场都是_____;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_____才是硬道理。
③意义:进一步_____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____产生了深远影响。
(5)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_____。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开创了_____。邓小平理论阐明了在中国建设_____、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6)中共十四大:____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_____理论武装全党。
(7)中共十五大:____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江泽民作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大会把_____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28、___________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29、我国第一个实行包产到户的农村是________,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实行_______ 。
30、“________”的成功,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________的方针,文化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
3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了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得追求。八年二班同学就海峡两岸的交往整理笔记时,提出了如下问题
(1)台湾问题一直牵动着中华儿女的心,台湾问题是如何形成的?
(2)请你列举出海峡两岸交往的史实两例
(3)“九二共识”的核心是什么?
(4)我们党和国家确立的对台方针是什么?
(5)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可以通过那些途径来促进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进程?
(6)通过上述探究,谈一谈你对祖国统一的正确认识。
32、请写出“四人帮”的成员。
33、
香港回归,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但是2019年以来,反中乱港势力公然鼓吹“港独”“公投”,从事破坏国家统一,分裂国家的活动。一些外国和境外势力公然利用香港从事危害我国国家安全的活动。为此,国家制定并颁布了“香港国安法”。
请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香港是在哪一年回归祖国的?是哪一制度构想的成功实践?回归前,香港被哪个国家管控?
(2)1999年12月,我国收回了被葡萄牙控制的我国领土,是哪里?
(3)1949年国民党退往台湾,导致台湾问题的出现。但是,党和国家一直致力于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党和政府确定的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的“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被称作什么?2015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新加坡与哪位台湾领导人会面?
(4)面对香港出现的分裂国家活动及台湾蔡当局的“台独”主张与活动,我们应该持什么态度?应该怎么办?
34、依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为此,新中国在不同时期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为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注入了无穷的活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胜利。它从根本上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激发了广大农民的政治热情和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以及农村文化教育的发展,为中国的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摘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评价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哪一土地制度?
材料二: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所用的方法是和平的方法。对于这种方法,过去在共产党内和共产党外,都有许多人表示怀疑。但是去年夏季以来,由于农村合作化运动的高潮和最近几个月以来城市中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他们的疑问已经大体解决了。
——毛泽东《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1956年1月25日)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农村合作化运动”属于哪一社会变革的内容?该变革对中国的社会性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三:中国处于并且仍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基本的国情。……新中国70年的实践表明,正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村生产落后的现实,赋予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极大地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陈利根、龙开胜《新中国70年城乡土地制度演进逻辑、经验及改革建议》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赋予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指的是哪一制度?该制度最早在何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