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衢州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南海写下诗篇。”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是

    A.深圳

    B.长江三角洲

    C.海南岛

    D.珠江三角洲

  • 2、请判断下列哪一项是1954年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内容(  )

    A.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B.自由独立的合众国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

    C.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这些权利就是自由、平等、安全和反抗压迫

    D.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 3、下面两幅图片分别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两个地区的回归

    A.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实现了祖国的完全统一

    C.践行了“一国两制”构想 D.确立了多党合作的制度

  • 4、在抗日战争中,指挥百团大战,提高了共产党八路军的威望,在抗美援朝中率领志愿军打得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队在停战协议上签字,这个人是

    A.黄继光

    B.彭德怀

    C.邱少云

    D.焦裕禄

  • 5、为1999年澳门回归开辟途径的是

    A.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一国两制”

  • 6、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借鉴苏联经验,开始实施“一五”计划,一场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全面展开。“一五”计划的重点是发展

    A. 重工业

    B. 交通运输业

    C. 轻工业

    D. 农业

  • 7、“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对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反腐倡廉反映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

    A.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 全面深化改革

    C. 全面依法治国

    D. 全面从严治党

  • 8、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相似之处在于

    ①都建立了共和体制

    ②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③都用和平的方法建立了资产阶级政体

    ④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 9、1997年在中国共产党第15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中国共产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注入了新的指导思想,该思想是

    A. 毛泽东思想

    B. 邓小平理论

    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 科学发展观

  • 10、下列不属于《共同纲领》内容的是

    A. 国家政权属于人民

    B. 规定了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

    C. 《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 11、国画《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为新中国诞生而作。画面再现了新中国成立时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喜悦和对新生活的向往,生动地表达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含义是:(  )

    A. 中国人民推翻了封建帝制,实现了民主共和

    B. 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获得了民族解放

    C. 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当家作主

    D. 中国人民解决了温饱问题,整体上进入了小康社会

  • 12、时代特点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留下烙印,人们所取的名字也能折射出不同时期的历史情况。按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名字所反映的新中国的历史进程,正确的是(   

    ①马文革    ②刘援朝    ③张跃进    ④季开放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④①② D.④③②①

  • 13、“它在一个人口占人类总数近四分之一的大国里,冲破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因而受到了世界人民的欢迎和支持。”材料描述的是新中国成立的(       

    A.背景

    B.标志

    C.进程

    D.意义

  • 14、每周一早晨,我们都要举行升旗仪式。把五星红旗定为新中国国旗的会议是

    A.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 中共“八大”

    C. 中共“一大”

    D.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15、周年纪念是历史学习关注的热点之一,今年(2023)是西藏和平解放的多少周(     

    A.50周年

    B.60周年

    C.72周年

    D.80周年

  • 16、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我国对外开放的地区逐渐扩大,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令人瞩目的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的地区是(   )

    A.上海浦东开发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地区 D.海南岛经济特区

  • 17、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反思开始于‘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第三次反思是……何以在大胜利中又大失误。”其中的“第三次反思”是在

    A. 解放战争胜利后

    B. “大跃进”运动后

    C. “一五”计划完成后

    D. “文化大革命”后

  • 18、“东方红,太阳升……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的大救星”。这里的他是指(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朱德

    D.刘少奇

  • 19、1978年我国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次大讨论的实质是( )

    A.对文革的纠错

    B.“两个凡是”的延续

    C.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

    D.改革开放政策的确立

  • 20、建国初,我国为了巩固新生政权采取的措施有

    土地改革  抗美援朝  和平解放西藏  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行:

    (1)交通条件 很落后。

    (2)铁路、____________、水运和地下轨道建设飞速发展,已形成____运输网。

  • 22、1971年第_____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 23、1976年10月,_________反革命集团被粉碎,结束了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

  • 24、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________、珠海、厦门、汕头四个经济特区。改革开放以后,在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_______________”的对台基本方针。

  • 25、导弹部队地位:是中国战略威慑的_____________力量。

  • 26、1978年,思想理论界开展了一次关于_________的大讨论。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_________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 27、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即_________。1956年,_________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28、“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指________、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十三五规划》中提出________、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 29、1956年,________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30、(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__________》起临时宪法的作用;会议决定以《__________》为代国歌。

    (2)1950年,中央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__________,到__________,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3)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的宪法;大会选举__________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4)1992年,中共__________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__________12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

    (5)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__________,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__________之间的矛盾。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一一

    (2)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一一

    (3)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一一

  • 32、习近平总书记的周边外交首推“亲、诚、惠、容”概念,自古以来,中国政府都秉承与邻为善的友好理念。外交是综合国力的延伸,国家的强弱直接影响外交的成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逐步提升,外交事业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什么方针?他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了什么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

    (2)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请你写出其中的两例说明?

    (3)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中国在21世纪初加入的国际经济组织是什么?

    (4)2020年,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国际合作,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国际社会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说明了什么?

  • 33、谈一谈: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看法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重要内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在统一的祖国大家庭里,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机关,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自主地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谈谈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看法。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习近平同志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为追求民族独立、国家统一和人民幸福,无数仁人志士呕心沥血,艰苦奋斗。阅读材料,进行探究。

    (民族独立之梦)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赢得了民族独立。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

    (1)请写出材料一中“28年艰苦卓绝英勇斗争”的起止时间。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标志是什么?

    (国家统一之岁)

    材料二 

    (2)材料二中三个地区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历史上曾被列强侵占。其中,图一、图二分别是哪一年回归的?这两个地区的回归是哪一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

    (3)图三所示地区至今没有统一,两岸仍然处于分离状态。你认为应如何推进两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民族富强之梦)

    材料三  三十余年来,从“民以食为天”的温饱阶段,到“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再到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实体,一条创富之路拾级而上。……于当前的中国人而言,富足之梦,是由强他向富裕的转变,更是由“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向全民共富的质跃,称之为当代中国人最为现实的中国梦,实为客观之论。

    ——2014年李克强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

    (4)李克强总理提到的“一条创富之路”是指什么道路?

    (5)“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作为学生,应怎样让自己的人生融人伟大的中国梦?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