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对“新纪元”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B. 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C. 中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 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以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
2、台湾著名作家于光中先生在《乡愁》中写道:“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目前指导我国解决“乡愁”问题的政策是( )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建立经济特区
C.推行“一国两制” D.推动民众公投
3、1964年10月,境外媒体报道:“中国首次核试验成功,要求接纳中国进入联合国的呼声将会更加高涨,中国进入联合国的理由也会愈加充分。”材料表明中国核试验成功的主要意义是( )
A. 加强了中苏联合抑美的力量
B. 成为中国重返联合国的主要条件
C. 对世界政治格局施加了影响
D. 中美苏三国之间实现了力量均势
4、邓小平曾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为此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中指出( )
A.“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B.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发展才是硬道理
5、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由于经验不足,急于求成,……,倒置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严重的困难。1961年起,中共中央开始调整国民经济,当时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是
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B.调整、稳定、巩固、提高
C.调整、改革、充实、提高
D.共建、共享、改革、开放
6、天安门广场挤满人群,红旗似海,盛况空前。下午三时,庆典开始,毛主席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一庆典的举行,标志着我国( )
A.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B.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C.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7、邓小平在1984年5月接见外宾时指出:“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这表明
A.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国不支持美国,也不支持苏联
C.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D.中美关系已经没有任何障碍
8、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全面进攻被粉碎后,转为了重点进攻。国民党重点进攻的是
A.东北解放区、中原解放区 B.陕北解放区、山东解放区
C.中原解放区、山东解放区 D.东北解放区、山东解放区
9、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推动解放区土改运动的发展。1948年,中共中央起草了《新解放区土地改革要点,对新解放区的土改政策又作了许多明确的规定,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有了深入的发展,到1948年下半年,解放区大约有1亿农民分得了土地。材料主要强调了
A.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B.土地改革中广大农民群众分得了土地
C.土地改革的发展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土地改革为解放战争提供了重要的物力保障
10、2012年中共十八大在北京召开,其主题和内容不包括
A.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奋斗
B.习近平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C.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D.确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11、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 )
A.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B.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C.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
12、“文化大革命”中,身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被诬蔑为“叛徒、内奸、工贼”,惨遭批斗,失去人身自由。这突出表明文革期间
A.党内出现了叛徒内奸
B.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
C.文化事业遭到严重摧残
D.国民经济发展缓慢
13、我国1950年开始至1952年基本完成的土地改革( )
A.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B. 结束了中国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
C.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 彻底废除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土地制度
14、疫情当头,钟南山、李兰娟、张伯礼等用自己渊博的知识为国人努力撑起一片艳阳天。下列人物与他们等属于同一领域有作为的人物是
A.孔繁森 B.屠呦呦 C.杨利伟 D.莫言
15、国家机构的改革反映了时代的变迁。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成立“国家计划委员会”,1998年更名为“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再到如今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这种变化反映出
A.机构精简,提高行政效率
B.不断改名字容易让人记住
C.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
D.中国经济的发展已不需要计划
16、“在征收资本家的工厂归国家所有时……分配能工作的资本家以工作,保障他们的生活,有特殊情形者,国家还可付给资本家一部分代价。”由此表明,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
A.采取公私合营方式 B.釆取和平赎买的政策
C.实行强买强卖政策 D.损害了资本家的利益
17、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全面展开。到1983年7月,“文化大革命”中30多万件冤假错案、110万件历史遗留案件得到纠正和复查,300多万名干部平反昭雪。这成为“拨乱反正”的关键一步。此举
①成为实行改革开放的起点 ②为现代化建设奠定社会基础
③促成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 ④调动干部群众的工作积极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这评价的历史事件是
A.辛亥革命 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胜利 D.新中国的成立
19、1950年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说:“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村人民获得翻身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与“数万万农村人民获得翻身机会”直接关联的历史事件是
A.抗美援朝
B.土地改革
C.三大改造
D.改革开放
20、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总结了党在四个时期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关于四个时期表述错误的是( )
A.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资本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C.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21、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目的:调动农民的______,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思想方面:确立了______、______、______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23、战区建设:201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五个战区,即_____________、南部战区、西部战区、北部战区、_____________,构建军队联合作战体系
24、武昌起义爆发于________年。
25、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1)开始:1978年,安徽______小岗村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2)发展: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____逐步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拓展:配套行政改革
1983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实行政社分设,取消了人民公社制度,即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
(4)意义: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____;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____、社会化发展,农村____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26、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是________年12月。
27、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____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确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28、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是在_______会上制定的.
29、中国对外开放过程中设立的经济特区有________,________,汕头,厦门,________.
30、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①背景:粉碎“四人帮”以后,人们要求对“_________”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1977年2月7 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和《解放军报》发表社论,公开提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的方针。这一方针后来被称为“_________”,它的推行引起普遍不满。
②时间和性质: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_______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③意义: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______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①时间、地点:____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②内容:这次全会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_______、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________上来,实行_______的历史性决策。
③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______,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______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_______。
31、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的时间
32、“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做!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为你欢呼,我为你祝福!你的名字,比我生命更重要!”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你知道哪次重要会议确定了五星红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吗?
(2)现在每逢重大事件或节日,我国都要在天安门广场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请问在哪一时间升起了共和国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年月日)
(3)我国是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之一。你知道五星红旗在联合国大厦前迎风飘扬始哪一年吗?
(4)1997年7月1日零时,五星红旗在英军驻港总部威尔士亲王军营前升起。早晨6时,解放军驻香港部队主力分陆路、海上和空中向香港开进。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军香港有何重要意义?
3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的地点在哪里?会议选举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是谁?《共同纲领》的颁布实施有何意义?
34、《人民日报》的每一篇社论都是流淌着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年将是我国进行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摘编自《人民日报》1953年元旦社论
(1)根据材料一,指出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指什么。
材料二 我国1952年钢产量135万吨,发电量72.6亿度,煤炭6649万吨,原油43.6万吨,棉布38.3亿公尺。1957年钢产量535万吨,发电量193亿度,煤炭13000万吨,原油146万吨,棉布50.5亿公尺。1957年比1952年钢产量增长296%,发电量增长166%,煤炭增长96%,原油增长235%,棉布增长32%。
——摘编自1959年《人民日报》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在“一五”计划时期哪一方面的突出成就?除此之外,我国还在哪个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就?请举例说明。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五”计划完成的意义。依据材料二中的内容,说说我国的经济结构存在着怎样的隐患。
材料三 历史在1956年发生了质变。1956年是一个创造了许多共和国“第一”……中国人自己制造的第一批汽车从总装配车间开出了厂房……这一年7月,沈阳飞机制造厂生产出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飞)机……从前连铁打和火柴都要进口的中国,第一次建立起自己的航空、机床、汽车和电子工业……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形成了。
——摘编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3)有人说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以后,中国变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强国。你同意这种说法吗?根据材料三,说说你的看法。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取得了巨大建设成就的原因。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