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们认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主要是因为这次会议
A.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
B.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C.实际上形成了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D.坚持民主集中制,健全党规国法,严肃党纪
2、如图中的老版人民币中心画面反映的是“一五“计划中的哪一项成就
A.鞍山钢铁公司 B.武汉长江大桥
C.南京长江大桥 D.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3、国家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了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搜集、整理和出版工作。并有代表性地出版了少数民族的三大英雄史诗,其中藏族史诗是
A. 《伊利亚特》 B. 《格萨尔王传》
C. 《江格尔》 D. 《玛纳斯》
4、1966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2015年更名为火箭军,这是一支
A.陆军部队 B.空军部队 C.海军部队 D.导弹部队
5、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文献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反分裂国家法》
6、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取得快速发展的领域包括
①钢铁
②煤炭
③电力
④机械制造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7、一个外国旅游团到我国广东省旅游观光,要求参观在该省设置的中国最早的经济特区,假如你是导游,你不应该带他们去下列哪个城市
A. 深圳市
B. 厦门市
C. 珠海市
D. 汕头市
8、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历史的证明,概括来说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做了两件大事:建立新中国、开创社会主义道路,这两件大事开始的标志分别是
A.开国大典和土地改革的完成
B.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和改革开放的实践
C.开国大典和三大改造的完成
D.“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9、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在
A. 中共十六大以来 B. 中共十七大以来
C. 中共十八大以来 D. 中共十九大以来
10、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目的是为了繁荣我国的
A. 体育事业 B. 文艺事业 C. 外交事业 D. 教育事业
11、周恩来在某次国际会议上说:“为了维护世界和平,我们处境大致相同的亚非国家首先应该友好合作。实现和平共处……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这一讲话
A.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热 B.反映出美国对中国敌视的政策
C.体现了“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 D.说明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利益完全一致
12、1992年,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和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了“九二共识”。它的核心是( )
A.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
C.海峡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
D.允许台湾完全自治
13、1966-1976年,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受建国以来最严重挫折和损失的运动是( )
A.文化大革命 B.大跃进运动 C.四五运动 D.反右斗争扩大化
14、1968年,跃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的是
A.德国
B.日本
C.英国
D.法国
15、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的会议是( )
A.1987年中共十三大 B.1992年中共十四大
C.1997年中共十五大 D.2017年中共十九大
16、我们应该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吸取的教训是( )
A. 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要遵循经济发展规律
C. 要优先发展重工业 D. 要相信群众力量
17、香港回归祖国的时间是( )
A.1984年底 B.1987年4月
C.1997年7月1日 D.1999年12月20日
18、2018年4月27日,朝韩领导人在板门店实现历史性会晤,全球目光汇聚在这里。1953年7月27日,板门店也曾汇聚全球目光,因为在这里签订了
A.《板门店宣言》
B.《朝鲜停战协定》
C.《朝韩友好条约》
D.《朝韩和平宣言》
19、好的歌曲,能够唱响时代的主旋律。“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唱出的时代主旋律是
A.转战陕北,斗智斗勇
B.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C.决战平津,瓮中捉鳖
D.渡江战役,勇往直前
20、下列四幅图片中,与其中三幅图片所反映主题不同的一幅是
A.
B.
C.
D.
21、“走近创业年代的英雄”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创业的年代,写出下列英雄的名字:
(1)被誉为“铁人”的石油工人是______________。
(2)发现青蒿素的药学家是______________。
(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战士是______________。
22、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体现了国家充分________________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_____________________奠定了基础。
23、共同繁荣发展
(1)背景: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我国各民族发展___________,很多少数民族的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
(2)举措及成效:
政治上:进行了一系列的________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废除了剥削和压迫,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迈进了________社会。
经济上:国家采取许多________政策,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文化上:国家重视________的保护与发展,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战略上: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____________,为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历史机遇。
重要表现:2006年,________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24、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为西藏和平解放作出重要贡献的地方代表是_______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是______。
25、1956年底,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标志是________的完成;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_______体制。
26、中共_____大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27、____________年,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____________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
28、_____________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团访问大陆,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主张台海和平稳定。_____________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双方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了意见。
29、在中共十六大上,“_____________”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在中共十八大上,“__________________”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0、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______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______,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______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3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由哪些构成?)
32、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我国百年的屈辱外交,翻开了外交事业的新篇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至今仍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其诞生是中国与哪两个国家共同倡导的?
(2)为了平息万隆会议的分歧与争论,我国哪位外交官、提出的什么方针推动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3)列举出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外交开创了新局面的三个历史事件。
(4)结合上述所回答的问题,谈谈的你的感悟。
33、民主取代专制,法治取代人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据此探究以下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为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哪一年在哪次会议上颁布了第一部分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的民主法制遭到严重践踏,请举二例史实说明。
(3)1982年,我国颁布了新宪法规定的总方针是什么?这一规定有什么意义?
(4)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民主与法治的认识。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片见证历史,图片诉说历史。新中国成立至今,虽然历经风雨六十余载,却走过了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复兴之路。
图1 1949年开国大典 图2 1956年工商界代表向毛主席报喜
图3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图4 1992年邓小平南巡巡谈话
请回答:
(1)阅读图1,说一说新中国成立的国内意义。
(2)图2反映了三大改造中的哪一项内容?这次改造中的创举是什么?为什么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3)图3的会议在政治上作出了怎样的重要决定?
(4)图4邓小平南巡谈话的核心内容是什么?请用一句话评价邓小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