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55年,一位西方记者报道说:万隆会议“最重要结果是共产党中国变得强大,她赢得很多朋友与善意”。得出这一结论依据是
A. 适时外交方针拓展中国外交空间
B. 中国已成为新独立民族国家领导者
C. 抗美援朝提高中国国际地位
D. 第三世界形成联合反殖反霸局面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某同学绘制了“对外开放进程”年代尺,在图中空白处应填写的正确内容是
“对外开放进程”年代尺
A.成立环渤海经济区
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C.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D.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3、搜集和整理历史资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刘明同学从图书馆借来了《康雍乾三朝史录》、《论军机处与极权政治》、《“文字狱”的研究》等书,准备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下列论文题目最符合他想法的是
A.浅议“焚书坑儒”
B.叙说清朝的对外交往
C.简论“科举制度”
D.略谈清朝的君主专制
4、某班同学开展以“新中国土地制度”为主题的学习活动,得出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土地改革使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被彻底消灭
B.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使农民走上了合作化、集体化的道路
C.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农村经济得到了发展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土地由集体所有变为农民所有
5、1953年新中国进行了全国规模的基层选举。人们把选举的日期当作节日,张灯结彩,庄严隆重地行使自己的选举权。这次普选为即将召开的哪次会议做了准备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D.“七千人大会"
6、1992年,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和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了“九二共识”。它的核心是( )
A.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
C.海峡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
D.允许台湾完全自治
7、我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法律文献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8、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同时,中共中央加强反腐败斗争,“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查处了一大批违法违纪案件。这些举措旨在落实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9、1949年以来,中国在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标志是( )
A.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D.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
10、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可知,我国宪法所保障的利益主体是
A. 地主阶级
B. 资产阶级
C. 帝国主义
D. 广大人民
11、1971年,法国代表指出,中国恢复联大席位,“就座了属于她的席位”。“就座了属于她的席位”指的是
A.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C.创办上海合作组织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2、“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住……”一首激荡人心的电影插曲《我的祖国》,它是电影中志愿军战士跨过鸭绿江,克服缺粮、缺水、缺氧的严重困难,坚持坑道作战时唱的歌,其背景是下列哪次战争( )
A. 解放战争 B. 百团大战 C. 抗美援朝 D. 辽沈战役
13、毛泽东在《水调歌头˙游泳》中写道:“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这里的“桥”是指
A.武汉长江大桥
B.赵州桥
C.南京长江大桥
D.珠港澳大桥
14、毛泽东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邓小平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两者最重要的共同点在于( )
A.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B.坚持走群众路线
C.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道路
D.借鉴苏联的经验
15、2000年以来,少数民族聚居比较集中的地区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西部人民也得到了更多的实事。这主要得益于( )
A.改革开放
B.西部大开发
C.经济特区的建立
D.社会主义改造
16、1954年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部法律文献的诞生地是( )
A.“中共一大”的召开地上海 B.“解放战争”的结束地南京
C.“中国革命圣地”延安 D.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地北京
17、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忽视了
A.人民的愿望
B.党的领导
C.人民的积极性
D.客观经济规律
18、1947年7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中国土地法大纲》制定于
A.辛亥革命时期 B.北伐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1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起的制度是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带一路”发展战略
20、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加快发展创造巨大历史机遇的举措是( )
A. 西部大开发 B. 民族团结 C. 民族平等 D. 民族融合
21、________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________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22、史料是我们研究历史的重要载体,直观地描绘了历史的发展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三
材料四 要推动教育合作,扩大互派留学生规模,提升合作办学水平。要发挥智库作用,建设好智库联盟和合作网络。在文化、体育、卫生领域,要创新合作模式,推动务实项目。要用好历史文化遗产,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旅游产品和遗迹保护。
——习近平“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
材料五 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017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了解我国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应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
(2)了解我国20世纪50年代外交成就应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
(3)了解我国民族政策应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
(4)了解我国对外开放应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
(5)了解新时期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应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
(6)以上所有材料中不属于第一手资料的是:________。
23、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的国际经济组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与之相关的内容。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________。
(2)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________。
(3)为发展我国的石油工业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铁人”的是________。
(4)________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5)________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5、重要的历史人物,发挥着重要的历史作用。
(1)为改变我国“贫油”的面貌,艰苦创业,被誉为“铁人”的石油人工人是________。
(2)党的好干部、县委书记的好榜样是________。
(3)为了报效祖国振兴中华,依然弃美回国研究核弹和导弹的科学家是________和________。
26、_____年,党中央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总路线。紧接着,党中央又发动了 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 运动。教训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时间:________年9月13日地点:蒙古人民共和国温都尔汗经过:________等人慌忙外逃,在蒙古人民共和国温都尔汗机毁人亡。标志:________
28、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时间:我国于____________年12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意义:为我国参与经济______________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29、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和福建的 ______ 建立四个经济特区。1984年,中央决定开放_____个沿海城市。后来,增设_______经济特区,设立 _______ 开发区。现在,我国的对外开放已从 _______ 地区向 _______ 发展,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一个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的对外开放格局。
30、“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过程:
(1)中共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_____。
(2)2013年,_____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3)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_____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4)_____年12月,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强调,从严治党是全党的共同任务,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
31、有人说,中国农民吃饭靠“两平”:一是邓小平,二是袁隆平。
(1)邓小平和袁隆平为解决农民“吃饭”问题分别作出了什么贡献?
(2)两位解决“吃饭”问题所采取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3)除解决农民“吃饭”问题外,两个人的上述贡献还有什么共同作用?他们能做出上述贡献,说明他们所具备的共同精神特质是什么?
32、(1)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请你谈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请你说说“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具体内容。
33、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此次会议提出了我国进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后,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在这次会议上,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中共十九大召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哪些组成部分?
34、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每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梦想。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富强之梦)
材料一 三十余年来,从“民以食为天”的温饱阶段,到“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再到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实体,一条创富之路拾级而上。……于当前的中国人而言,富足之梦,是由温饱向富裕的转变,更是由“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向全民共富的质跃,称之为当代中国人最为现实的中国梦,实为客观之论。
——2014年李克强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
(1)李克强总理提到的“一条创富之路”指的是什么道路?为了实现创富之路,1980年我国实施的重大举措是什么?
材料二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中国向世界全方位开放的态度是鲜明的。中国利用外资的政策不会变,对外商投资企业合法权益的保护不会变,为各国企业在华投资兴业提供更好服务的方向不会变。
——2017年10月18日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内容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在新形势下积扳推进对外开放,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的决心。在21世纪初,中国采取的什么重大举措(事件)体现了这一态度,请举两例说明。
(民族关系)
材料三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一首经典歌曲《爱我中华》反映了各族人民热爱祖国,和平相处的和谐中华。
(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新时期我国建立了怎样的新型民族关系?
(祖国统一)
材料四 如图
(4)根据材料四可以得到怎样的信息?联系现实,请你谈谈在台湾统一问题上存在哪些有利因素?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