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上饶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1950---1952年新中国进行了土地改革,其实质是(   )

    A. 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B. 封建土地制度阻碍农村经济发展

    C. 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 D. 农民真正获得解放,

  • 2、有人用《增广贤文》中的“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来比喻洋务运动。所谓“插柳”是指:

    A.引进了近代科学技术

    B.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培育了近代海防和教育

    D.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扩张

  • 3、某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了“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自贸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等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们研究的课题应该是(  )

    A.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现代中国的农村巨变 D.中国国企改革发展历程

  • 4、决定下图所示的《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的是

    A.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届全体会议

    D.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 5、习近平主席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的战斗英雄是

    A.赵登禹

    B.董存瑞

    C.邱少云

    D.黄继光

  • 6、回归梦、入世梦、奥运梦、飞天梦....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圆了一个又一个梦,我们能够梦想成真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教育发展 B.中国综合国力增强 C.中国科技进步 D.中国外交成果显著

  • 7、图片是历史的有效载体,不仅记录了历史的瞬间,也反映出历史的脉动。下面两幅图片反映的史实是,统一台湾(两幅图中文字为:“一定要解放台湾”“一国两制统一中国”)

    A. 进程的变化

    B. 方式的变化

    C. 决心的变化

    D. 条件的变化

  • 8、1979—1989年,中国对美国出口贸易金额变化(下图)的主要原因是

    ①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②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③中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 9、“彻底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政权。”材料所述的史实(任务)在哪一年基本完成

    A.1949年 B.1950年 C.1952年 D.1958年

  • 10、1952年人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49%,其主要原因应该是

    A. 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 B. 土地改革的进行

    C. 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兴起 D.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施

  • 11、最早确立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法律文件是

     

    A.

    B.

    C.

    D.

  • 12、下表是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农村的人口结构和土地占有状况。为改变这种状况,中央人民政府采取措施取得的成果,不符合当时结果的是

     

    身份

    占乡村人口比例

    乡村土地的占有比例

    地主与富农

    不到10%

    70﹣80%

    贫农、雇农与中农

    90%

    20﹣30%

     

     

    A. 消灭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B. 废除了土地私有制

    C.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D. 农民成为土地主人

  • 13、下图空格处的内容应是       

    A.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B.彻底摧毁封建土地制度

    C.我国全面实现了工业化

    D.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14、20世纪70年代我国思想理论界开展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场大会首先否定了(  

    A. “以阶级斗争为纲”

    B. “两个凡是”的方针

    C. 资产阶级自由化

    D. “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 15、“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对东北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引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这段话表明志愿军入朝作战的根本目的是

    A.抗美援朝

    B.保家卫国

    C.追随苏联

    D.挑战美国

  • 16、一个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周恩来之所以“改变会议航向”,促进会议成功,是他在这次会议上提出

    A.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C.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国与美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

  • 17、如下图,用身躯堵住敌人枪眼而壮烈牺牲的战斗英雄是( 

    A.刘胡兰 B.邱少云 C.黄继光 D.董存瑞

  • 18、我国的对外开放呈现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陆”多层次、全方位的格局。下列城市或地区的开放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大连   ②厦门   ③上海浦东   ④武汉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②①③④

    D.④①②③

  • 19、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形成的一系列外交新思路,其主要内容包括:提倡新安全观,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大旗等。在这些新思路的指引下,中国与美国建立“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与俄罗斯、法国、英国、德国和日本等传统大国建立各种“战略伙伴关系”,与新兴大国如印度等探索共同和平崛起的道路。这说明中国

    A.奉行了结盟的外交政策

    B.提出“三个世界”理论

    C.清除了国家间的矛盾

    D.推行全方位外交政策

  • 20、《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材料叙述的是鸦片战争的(  )

    A.背景

    B.内容

    C.目的

    D.影响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______”的方针,推动了会议的圆满召开;国家主席______被污蔑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受了残酷迫害,成为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

  • 22、_____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 23、新中国建立后,奉行____________________外交政策。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同________等十几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一个好的外部环境。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_______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

  • 24、文化大革命期间的科技成就有:1967年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_____;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_____

  • 25、请将下列地区的字母代号填在下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中国扩大开放的窗

    B.中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

  • 26、十年文革时期,林彪和___________两个反革命集团作恶多端,给国家带来深重灾难,最终没有摆脱历史的惩罚。

  • 27、杂交水稻与青蒿素

    (1)杂交水稻

    ①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_____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这种杂交水稻能比常规稻增产20%左右。

    ②袁隆平和他的杂交水稻,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_____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我国将首届最高_____授予了袁隆平。同时,他也是我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的获得者。袁隆平荣获多项国际大奖,享有很高的国际声望,被称为“_____”。

    (2)青蒿素

    ①中国药学家_____领导科研团队在20世纪70年代初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

    ②由于对人类_____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28、武昌起义爆发于________年。

  • 29、影响: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________,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 30、1964年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___________________,迈人了核大国行列。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___________”顺利进入太空轨道,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利用时间轴基本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请写出①、②、⑤对应的历史时期。

  • 32、民主与法制是社会进步、经济建设的重要保障。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历程,并经历了曲折发展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我国在建国初期保障农民翻身成为土地主人的法律文件是什么?保障少数民族真正实现当家作主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2)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我国的法制建没取得了重大成就,你知道是什么吗?

    (3)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某一段时期,我国的民主法制遭到了践踏,这一时期是指?

    (4)1986年以来,保障我们中小学生享受免费受教育机会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5)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认识。

  • 33、新中国成立的标志是什么?新中国的成立有什么意义?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民族团结、祖国统一是全体华夏儿女的共同追求。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没有民族地区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

    ——习近平《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创各民族美好未来》

    在宁夏考察期间,习总书记再次强调:“无论是全面小康、脱贫还是现代化,一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各族群众是一个大家庭,要携手并进。”

    ——2020.6.12新华社“记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脱贫攻坚奔小康”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新中国是如何实现民族大团结的?

    材料二  回归20多年来,香港屡屡受到国际评级机构的高度肯定,连续多年被名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之一。对于香港问题,要始终准确把握“一国”和“两制”的关系。任何危害国家主权安全、挑战中央权力和香港特別行政区基本法权威的行为,都是对底线的触碰,都是绝不能允许的。澳门回归以来是全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人均GDP从回归时的1.6万美元提高到了2018年的8.3万美元。全世界名列前茅,社会治安状况有了根本性好转。

    ——两则材料均摘编自《我们走在大路上·统一大业》

    (2)概括两则材料的主要内容。联系所学,分析香港、澳门取得成就的原因。

    材料三  大事记(部分)

    (3)据下列大事及所学,解读“祖国统一大业进程”是如何推进的?分析两岸经济、文化交流的基础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