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广大人民和干部中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如王进喜、雷锋、焦裕禄等,他们分别被誉为
A.铁人、解放军好战士、党的好干部
B.党的好干部、铁人、人民公仆
C.党的好干部、解放军好战士、铁人
D.人民公仆、党的好干部、解放军好战士
2、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舍生忘死,慷慨奉献,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被誉为
A.“威武之师”
B.“钢铁长城”
C.“和平卫士”
D.“最可爱的人”
3、表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发展阶段的是
A.尼克松访华 B.基辛格访问中国
C.《中美联合公报》的签署发表 D.中美发表《建交公报》
4、经济学家华而诚曾讲到,“如果说此前中国的经济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1992年促使“光亮”出现的事件是
A.文化大革命结束
B.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C.邓小平南巡讲话
D.开发浦东
5、我国海军现在的兵种包括
A. 水面舰艇部队 B. 海军陆战队 C. 海军航空兵 D. 潜艇部队
6、习近平在3月10日考察武汉抗疫工作讲话中说“武汉不愧为英雄的城市”。下列史实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武汉是人民军队的诞生地 B.武汉是辛亥革命首义城市
C.武汉是中华民国的诞生地 D.武汉是抗日战争的起源地
7、下面两幅图片反映了18世纪时中英两国政治制度的相关情况。关于二者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图1场景显示君主专制的特征②图2场景是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体现
③两个国家君主都具有最高决策权④两国于19世纪中期有一场实力的较量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8、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在哪方面的成就最为突出( )
A. 工业 B. 农业 C. 交通运输业 D. 商业
9、从1978年到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亿元人民币增加到39.7893万亿元人民币,超过日本,达到世界第二位,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6倍以上,农村绝对贫因人口从2.5亿人减少到1479万人,这些巨大成就取得的主要原因是
A. “一五”计划的实施
B. 改革开放的实施
C. “一国两制”的制定
D. 三大改造的完成
10、梁启超认为“天下之理,不外因果”。以下历史事件因果关系对应有误的是
A.明末的腐败统治--导致了大规模农民起义的爆发
B.明朝废除了丞相--大大加强皇帝权威和中央集权
C.清派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欧国家的交流
D.清调整野蛮弊政--促使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11、2020年爆发了新冠肺炎疫情,疫情初期床位不够,于是经过10天10夜的争分夺秒,火神山医院在机械声中拔地而起,并交付使用。这速度的背后,是中国建造技术的创新,是同舟共济、坚不可摧的中国力量,更是每一位建设者“敬业奉献、精益求精”精神的深刻体现。“敬业奉献、精益求精”是什么精神的生动彰显
A.工匠精神
B.长征精神
C.航天精神
D.雷锋精神
1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以下对其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作出恢复邓小平职务的决议
B. 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
C. 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
D. 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13、2019年暑假,家在曲靖的张老师带着家人到昆明游玩。下列生活情景中,他不可能看到的是
A.用微信支付 B.进行网球运动
C.乘地铁出行 D.用粮票买米
14、我国对外开放的五个经济特区中,隶属福建省”,请问这座城市是指( )
A.上海
B.珠海
C.深圳
D.厦门
15、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西藏的和平解放是在( )。
A. 1949年 B. 1950年 C. 1951年 D. 1952年
16、20世纪80年代以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等传统的“四大件”是城乡的最高追求;80年代以后,彩电、洗衣机、录音机等新的“四大件”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如今,家用电脑、汽车、住房等成为新的消费热点。这些现象说明
A.我国的高新科技水平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B.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C.人们的消费水平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
D.追求高消费成为人们的主要消费观念
17、加入WTO给我国带来的影响主要有( )
①进一步推进我国经济全方位的对外开放
②加强与世界各国经济的交流
③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④易出现贸易争端,给中国带来了严峻挑战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③④ D. ①②③④
18、早在筹建新中国时,为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中国共产党就提出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
A.西部大开发战略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金瓶掣签制度 D.多党合作协商制度
19、中国共产党的哪一次大会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A. 十二大
B. 十三大
C. 十四大
D. 十五大
20、2018年12月,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展出了来自捷克、土耳其、法国、匈牙利、印尼、日本、波兰、韩国、西班牙等多国提供的共百余件组档案文献反映了丝路沿线国家在外交、贸易、文化、艺术等领域的交往历史,这体现了
A.丝路遗产已成为中外共有的历史文化遗产
B.丝路文明只对古代世界产生积极的影响
C.丝路精神只能在作古的文物中细细体会
D.丝路文献一直被世界各国高度关注
21、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_________体制。
22、新中国成立前:物价_______,民生凋敝。
23、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新中国成立时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______;______为彻底废除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
24、有人曾风趣地说,中国农民吃饭靠“两平”,一位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________(人名)另一位是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________(人名)。
25、杂交水稻与青蒿素
(1)杂交水稻
①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_____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这种杂交水稻能比常规稻增产20%左右。
②袁隆平和他的杂交水稻,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_____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我国将首届最高_____授予了袁隆平。同时,他也是我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的获得者。袁隆平荣获多项国际大奖,享有很高的国际声望,被称为“_____”。
(2)青蒿素
①中国药学家_____领导科研团队在20世纪70年代初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
②由于对人类_____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6、大庆石油工人王进喜被誉为________
27、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意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____和____制度。
28、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___________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___________
29、2012年,中国作家________获得诺贝尔文学奖;2015年,我国学者________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30、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时间、地点: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____隆重召开,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
(2)会议内容:
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____》。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实行____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属于人民,各级政权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共同纲领》起____的作用。
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____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
③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首都;以《____》为代国歌;以五星红旗为国旗;采用公元纪年。
④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____,以表示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缅怀。
(3)意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____和政治协商制度。
31、邓小平曾说过:“要加强民主就要加强法制,没有广泛的民主是不行的,没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的。”请回忆新中国成立以来民主法制的曲折发展,回答以下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什么?这次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确立了什么制度?
(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是?这次会议的召开,形成了什么制度?
(3)新中国成立后民主法治遭到严重践踏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哪一次会议才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在政治、思想、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拨乱反正?
32、
《新华日报》记者以素描手法,记叙了举国狂欢的那一刻:“京沪路龙头房内外的机车汽笛齐鸣,以表示庆贺与传播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消息,停泊在长江江面上的轮船也一齐唱和起来,清脆的汽笛声持续达20分钟之久。”这位记者记叙的重大历史事件。
(1)这位记者记叙的大事是什么?
(2)这件大事的意义是什么?
(3)祖国大陆统一的标志是什么?
33、民族独立、国家统一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请根据题干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使中国真正成为独立国家的事件是什么?我国哪一地区的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的统一?
(2)20世纪末,香港、澳门相继回归祖国,这是祖国统一大业的重要一步,洗雪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香港、澳门能够顺利回归祖国的原因是什么?香港回归后,中央政府设置了什么特殊行政区域对香港进行管理?
(3)如今台湾尚未回归祖国,你认为当前阻碍台湾回归祖国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992年形成的大陆与台湾进行和平谈判的政治基础是什么?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摘编自林昊《180个建交国,一个中国原则的生动映照》
材料二 中国外交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作为矢志不渝的历史责任。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构想,香港和澳门实现回归,祖国统一大业迈出重要步伐。中国外交坚决反对任何外部势力干涉中国内政、损害中国主权和安全,坚决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坚决遏制外部势力干预港澳事务,加强打击“三股势力”国际合作,全力捍卫国家安全、统一和尊严。
——摘编自刘劲松《辉煌七十年,奋进新时代,开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征程》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变化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一国两制”构想成功的实践案例,并概括中国在外交上捍卫国家主权的措施。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其反映的共同主题。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