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尊重台湾现有社会制度和台湾同胞生活方式,愿意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两岸一家亲”的政治基础是( )
A.三民主义
B.调整“三不”政策
C.实现“三通”
D.“九二共识”
2、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 )
A.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一国两制”政策 D.改革开放政策
3、如果说农业文明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黑色文明”,那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一个新高度的是( )
A.“一带一路”倡议 B.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C.中国梦的宏伟蓝图 D.新发展理念
4、影响下表中1963~1965年农业资金比重上升的主要因素是( )
1953~1965年我国资金流动情况表
| 1953~1957 | 1958~1962 | 1963~1965 |
流入重工业的资金(%) | 38.7 | 54.9 | 48 |
流入农业的资金(%) | 7.6 | 11.4 | 18.4 |
流入其他部门的资金(%) | 53.7 | 33.7 | 33.6 |
A.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总路线的提出
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
C.赎买政策的提出
D.改革开放的提出
5、我国在“一五”期间各个部门的投资比例是:工业占58.2%,农林水利占7.6%,运输、邮电占19.2%,文化教育和卫生占7.2%,其他占7.8%。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是1:7.9,由此可见,我国当时( )
A. 优先发展重工业 B. 优先发展运输、邮电业
C. 优先发展文化教育和卫生事业 D. 农、轻、重工业比例均衡发展
6、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斯德哥尔摩的演讲中说:“我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唯一的一把热水壶去公共食堂打开水。因为饥饿无力,失手将热水瓶打碎,我吓得要命,钻进草垛,一天没敢出来。”与这里的“公共食堂”有关的事件是
A.三大改造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
7、中国的导弹部队被西方视作“神秘之师”,这支部队正式组建于( )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6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8、新中国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人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9、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兹伯曾说:“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危在旦夕的战斗。”这里描述的事件是
A.北伐战争 B.红军长征 C.抗日战争 D.人民解放战争
10、“跳槽”、“人才招聘会”、“自主创业”等流行语的出现突出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
A.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B.综合国力的提升
C.医保制度的建立
D.就业制度的变化
11、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这反映了我国
A.开始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C.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
D.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2、历史老师为了引导同学们从历史的角度关注“三农问题”,请大家思考: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和1978年以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共同之处是( )
①实行土地公有制 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③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④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3、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其目的是
A. 消灭军阀,统一全国
B.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C. 把朝鲜变成中国的殖民地
D. 颠覆朝鲜政权,维护中国的安全
14、我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法律文献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15、1861年,法国文豪雨果在给巴雷特大尉的一封信中写道:“在您看来,维多利亚女皇和拿破仑皇帝的联合舰队所进行的这次远征真是无上的荣耀,而且还是法兰西和英吉利共同分享的一次荣光……”以下对材料中“这次远征”的评述,正确的是( )
A.“远征” 使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
B.“远征” 使中国政府完全受控于洋人
C.“远征” 使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危机
D.“远征” 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16、下图是张伟同学做的历史笔记,依据笔记内容判断该笔记记录的是哪次会议的内容?
时间:1945年4月 内容: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意义: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7、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开创了新局面。下列属于这一时期外交成就的是( )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D.开展全方位外交
18、下表是我国对外贸易和引进外资的增长统计表(单位:亿美元),该局面的出现主要利益于
年份 | 1980年 | 1990年 | 2000年 |
对外贸易(进出口) | 381.4 | 1154.4 | 4722.9 |
引进外资(已利用外资) | / | 1028.9 | 5935.6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B.对外开放逐步扩大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D.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19、《横空出世》讲述了我国制造第一颗原子弹的奋斗历程,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时间是
A. 1957年
B. 1961年
C. 1964年
D. 1971年
20、电影《芳华》改编自严歌苓的同名小说,在上映后引起了不小反响。电影里的女主人公何小萍,因其生父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批斗、被劳改,悲剧的命运从此展开。对于“文化大革命”,以下认识有误的是
A.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以后最严重的挫折
B.民主和法制遭到践踏,社会和生产秩序陷于混乱
C.当时我们党对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没有完全搞清楚,从而在探索中走了弯路
D.为克服困难局面,中共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2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影响:有利于实现经济的____和稳定髙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22、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__________的开端,在农村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改革首先从 _______开始,_____________ 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随后,在中央的指导下,农村逐步实行以 _______________ 制。
24、1938年3月,______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1953年7月,______获得胜利,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2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________》。这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_____。
(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________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决定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3)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________制度的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________建设奠定了基础。
26、2013年,习近平主席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强调中国梦就是要实现________、民族振兴、________。
27、三、拨乱反正
典型: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革”中强加给________的罪名,恢复他的名誉,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28、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1)A.我国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城市
B.我国在长江建立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的城市
(2)仔细观图,说说一五计划中的重点是什么?
29、为了抗美援朝、_____________,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
30、强军保障:强调军队_____________要为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31、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中国北京举行,再一次显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改变了旧中国屈辱的外交形象,挺直了民族的脊梁,以独立自主的姿态,展开了和平外交事业。某校八年级(2)班准备举办一次主题为“新中国外交成就”的小论坛。
(1)活动准备:如果你是该班的一员,你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取相关资料?(至少说出两种)
(2)历史溯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采取哪些手段企图扼杀新中国?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新中国实行怎样的外交政策?
(3)外交硕果: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开创了新局面,请列举3件外交上的大事?2001年我国又取得了一项外交成就指的是?
(4)总结反思:通过探究新中国外交发展的风雨历程,谈一谈你的认识。
32、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或相对应的事件。
(1)新中国成立之初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
(2)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3)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标志是:
(4)中国政府为解决民族问题而采取的一项基本政策是:
(5)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6)邓小平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会议是:
(7)党和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制定的基本方针是:
(8)促使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事件是:
(9)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的会议是:
(10)探索时期被称为“党的好干部”的是:
3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1)十一届三中全会何时召开的?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对外开放也开始起步。写出我国最早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
(3)谁被誉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关于祖国统一的理论是什么?
34、歌曲是流动的历史,反映出人民的心声和时代的风貌。阅读下列歌词,回答问题。
歌曲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
(1)2020年是新中国成立多少周年?新中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其国内意义是什么?
歌曲二《社会主义好》
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反动派被打倒,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全国人民大团结,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建设高潮!
(2)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新中国的哪项政治制度反映出“人民地位高”?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火热年代,被誉为“铁人“的是谁?
歌曲三《走进新时代》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3)“改革开放富起来”,1984年哪一项对外开放措施让家乡南通成为海岸线上耀眼的明珠?走进新时代,我们都是迫梦人,综合以上歌曲,请谈谈你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何认识?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