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太阳和月亮有着同一个母亲,他的名字叫光明;汉族和藏族拥有同一个母亲,她的名字叫中国。” 这段歌词体现的道理是( )。
①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②汉族和藏族有着浓厚的情谊
③我国各族人民都能够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④我国全体公民都能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在文化大革命中,党的历史上最大冤案的受害者是
A.邓小平
B.周恩来
C.袁隆平
D.刘少奇
3、“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唱着这首战歌,奔赴朝鲜前线。当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是因为
A.朝鲜爆内战
B.朝鲜政府请求中国政府出兵援助
C.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安全
D.美国出兵侵略朝鲜
4、他是一位新贵族,在议会的授权下,组建了一支以自耕农骑兵为主体的“新模范军”,为打败国王的军队立下了汗马功劳。此人是( )
A.罗伯斯庇尔
B.拿破仑
C.克伦威尔
D.华盛顿
5、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了使国防建设更好的发展,中共确立了什么战略
A. 科技强军
B. 为人民服务
C. 可持续发展
D. 科学发展观
6、下列关于1950-1952年土地改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改革完成后,由土地私有制变为了土地公有制
B.《中国土地法大纲》是这次土改的指导文件
C.改革完成后,农民获得了对土地的所有权
D.到1952年底,土地改革全部完成
7、通过数据图可以直观了解国民经济的发展变化。对下图数据变化的原因,解读正确的是
A.“大跃进”导致国民经济滑坡 B.全国掀起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C.“文化大革命”破坏经济发展 D.严重自然灾害造成经济损失
8、“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事关中国共产党和国家长远发展的总战略。“四个全面”战略是指
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②全面深化改革
③全面依法治国
④全面对外开放
⑤全面从严治党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③④⑤
9、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认为,只有把生产资料私有制改变为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才能提高生产力,为此,要使“资本主义绝种,小生产业绝种”,与此思想相应的措施是( )
A.合理调整工商业 B.土地改革
C.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D.开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10、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进行抗美援朝的原因是( )
①朝鲜内战爆发 ② 美国出兵侵略朝鲜
③ 美国侵略军严重威胁中国安全 ④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③④
1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在全国全面展开,以下有关表述不准确的是
A. 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到1982年初基本结束
B. 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到1982年底基本结束
C. 平反后的广大干部和知识分子重新走上工作岗位
D. 刘少奇恢复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12、1953年下半年,重庆市广播电台、报社、出版社和剧团纷纷通过新闻、宣传画、连环画、海报、说唱等形式,大力宣传民主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等内容。这是为了
A. 给社会主义改造制造舆论氛围
B. 动员选民参与人大代表的选举
C. 庆祝朝鲜战争胜利
D. 大力宣传一五计划的重大成就
13、按照国有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的原则,改变了国有企业过去的经营方式。到1987年,全国80%的国有企业实行了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在企业内部,也进行了以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这主要反映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实行
A.按劳分配
B.股份制改革
C.政企分开
D.多种所有制并存
14、中国古代妇女择偶一般“悔作商人妇”,而到明清之际,江南等地出现了“宁肯嫁与商人”的现象。这一变化说明
A.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与发展
B.商品经济发展,传统观念发生变化
C.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传统社会结构解体
D.西学东渐,中国受到了西方文明的冲击
15、美国汉学家费正清在谈到中国清朝时期某一政策时说:“归根到底,它是倾向倒退,眼光向里,防守和排外的。”他评论的是
A.重农抑商
B.大兴“文字狱”
C.闭关锁国
D.八股取士
16、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下列措施最能体现创新精神的是
A.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B.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制定发展国民经济的五年计划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
17、2015年5月,某旅游公司设计了多条“走进台湾”系列产品线路,包括美食之旅——“吃”遍宝岛;花博之旅——“花”现宝岛;婚纱蜜月之旅——钟爱一生宝岛演艺等。对此理解不准确的是( )
A.它为两岸交流提供了新的渠道
B.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开始被打破
C.海峡两岸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D.合作共赢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18、港珠澳大桥2018年0日94日上午9点正式开通,大桥连接香港、澳门、珠海,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被称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香港、澳门、珠海成为我国特别行政区或经济特区的先后顺序是( )
A.香港、珠海、澳门
B.珠海、香港、澳门
C.珠海、澳门、香港
D.澳门、香港、珠海
19、从1972年中日两国正式建交至今已经有48周年,但是两国关系并非一帆风顺。从建交以来,影响中日关系的最主要因素是
A.美国态度 B.经贸关系 C.历史问题 D.台湾问题
20、下图的部队是随着中国核工业和导弹事业的发展而诞生的,被周恩来命名为“第二炮兵”,这支部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
A. 战略导弹部队
B. 水面舰艇部队
C. 海军
D. 空军
21、“两弹一星”即核弹(原子弹和氢弹)、______________和人造地球卫星。
22、习近平指出,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________成立100年时,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________成立100年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3、_______年,日本首相 ___________ 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4、在三大改造的过程中,国家对农业的改造主要是引导个体农民参加_______。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__政策。
25、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的创新促进社会的进步。
(1)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建立 ______________ 体制并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2002年,在中共十六大上,______________ 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3)2017年,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____________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6、我国对外开放是从沿海的经济特区开始的,目前我国拥有经济特区最多的省份是________省;在中共十九大上.________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7、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__________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的道路,自己英勇牺牲。__________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严守潜伏纪律,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
28、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奉行______________的和平外交政策;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______________”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29、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加快以____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2)内容:城市改革全面展开,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对________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以_______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3)中心环节:城市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_________。
(4)意义:大大调动了____、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我国城乡出现了经济大发展的崭新局面。
30、中国近代史上,社会各阶级颁布了法律文献来巩固自己的政权。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文献。
(1)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________,想建立“大同”的理想社会;
(2)孙中山颁布的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献。
(3)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________,在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
31、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决策篇】
(1)哪次会议作出实行改革开放历史性决策?写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2)1980年我国设立了四个经济特区,写出福建设立的特区名称。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成就篇】
(3)写出2012年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中取得的重大成就一例。
【外交篇】
(4)写出本世纪初,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的历史事件。
【感悟篇】
(5)通过资料搜集与整理,你对这个主题有哪些认识?
32、照片、地图、示意图是了解历史的好途径。看下面四幅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站在中间拿着文稿正讲话的是谁?
(2)图二,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司令员是谁?
(3)看图三找出一五计划期间,我们辽宁省取得的成就。
(4)看图四举出我国在这一时期取得的“两弹一星”科技成就。
33、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逐步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成为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结合所学回答:
(1)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什么时间召开的?确立的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2)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什么?20世纪90年代,我国逐步形成了一个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3)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又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
34、八年级(2)班同学以“新中国外交”为主题设计了几个栏目进行探究性学习,请你一起完成相关任务。
任务一(梳理大事年表——倾听中国声音洗刷外交之耻)
1953年,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5年,周恩来率代表团出席万隆会议 1971年,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1999年12月20日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
(1)从表中可知哪些事件洗刷了中国近代以来的百年耻辱?20世纪50年代外交领域的中国声音指的什么?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是哪一事件?
任务二(阅读图片——通过大国博弈感受中国外交之兴)
(2)上图是20世纪70年代的三幅图片,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的发展历程。
任务三(拓宽视野—积极融入世界体验中国外交之盛)
(3)阅读下面新闻背景资料,根据材料说出当今中国融入世界有哪些表现?并谈谈中国建设“一带一路”的重大意义。
材料:如今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与170多个国家建交。中国举办了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特别是“一带一路”既传承以团结互助、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为核心的古丝绸之路精神,又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21世纪时代潮流,将“中国梦”与“世界梦”有机地衔接,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全球性影响力。 |
(4)根据下面内容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和当前全球新冠疫情的防控,以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题从外交角度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
2015年9月,习近平出席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发表了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讲话,强调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要建立平等相等、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要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要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要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 |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