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表达了一位抗倭将领维护祖国海防安全的决心。他率军捍卫了东南沿海的安全,这位民族英雄是
A.郑和 B.戚继光 C.郑成功 D.康熙帝
2、“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写下诗篇”喻指
A. 建立特区
B. 南方谈话
C. 沿海开放城市
D. 沿海经济开放区
3、“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我国最早设置的经济特区是( )
①深圳 ②珠海 ③上海 ④汕头 ⑤厦门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⑤
4、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交接入列,该艘战舰是
A.“蛟龙号” B.“辽宁号” C.“山东号” D.“长征号”
5、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无数的战斗英雄,其中“严守纪律,被大火吞噬而壮烈牺牲”的是( )
A. 黄继光 B. 邱少云 C. 雷锋 D. 王进喜
6、1955年,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在会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为会议圆满成功奠定了基础。该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APEC会议
7、2017年6月,我国完全自主研制的新型万吨级驱逐舰下水,显示了我国国防建设取得重大进步。下列我国的国防建设成就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战略导弹部队的建立
②海军陆战队的建立
③歼5型歼击机的仿制成功
④华东军区海军的建立
A. ①④②③ B. ①③④② C. ④③①② D. ④②①③
8、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很多医护人员齐心协力,共同抗“疫”,被称为“最可爱的人”。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也有一群舍生忘死、保家卫国的“最可爱的人”,他们是
A.中国工农红军
B.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C.中国人民解放军
D.中国人民志愿军
9、“ ”这一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
A.三个代表
B.四个全面
C.两个一百年
D.社会主义荣辱观
10、1956年中共召开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并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该会议是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中共九大
D.中共十大
11、小明是军事迷,他按我军军种成立的先后顺序搜集邮票,顺序应是
A. 陆军、火箭军、海军、空军、战略支援部队
B. 空军、海军、战略支援部队、陆军、火箭军
C. 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
D. 海军、陆军、战略支援部队、空军、火箭军
12、下列事件属于20世纪50年代的有( )
①包干到户 ②三大改造 ③“一五”计划 ④国企改革
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③④
13、小明收集如图图片,准备开展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
A.交通运输
B.庆典活动
C.钢铁长城
D.领导风采
14、小历同学搜集了“政企分开”“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等资料,由此判断他研究的主题是
A.国有企业改革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民主与法制建设 D.土地改革
15、魏巍的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最可爱的人”指的是( )
A. 八路军和新四军 B. 中国人民解放军
C. 中国人民志愿军 D. 研制“两弹一星”的科研人员
16、下表说明,到1956年年底,我国社会的经济成分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这标志着
年份 | 个体和私营经济 | 公私合营经济 | 集体所有制经济 | 国营经济 |
1952 | 78.7% | 0.7% | 1.5% | 19.1% |
1956 | 7.1% | 7.3% | 53.4% | 32.2% |
A.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确立
B. 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建立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D.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7、农历腊月二十八帖春联是中国很多地方都有的春节习俗。春联的内容不仅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往往还是社会历史变迁的写照。下列春联可能在1949年的农历腊月二十八出现的
A.新四军拼命抗日,老百姓安心过年
B.万里山河归农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C.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改革开放添异彩,经济建设展宏图
1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 )开始。
A. 经济特区
B. 农村
C. 城市
D. 军队
19、宋朝在主要港口设立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
A.勾栏
B.十三行
C.瓦子
D.市舶司
20、历史课上老师展示了以下几幅图片,请推断本节课的主题是( )
A. 科技创新见成效 B. 改革开放展新颜
C. 民族团结促繁荣 D. 社会生活现巨变
21、①年,在中国共产党的第②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③。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④,对建设有⑤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
22、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对台基本方针是“________”。
23、 航海家哥伦布在世界航海史上有其独特的贡献和历史地位。
1. 观察上图(说明:图中数字分别为四次航行的年份),哥伦布率领船队,_______年(填图中的数字)航海的路线是:从_____(国名)的巴罗斯港向西出发,横穿_____,最先到达的是美洲的巴哈马群岛等地。
2. 在下列材料中,能够作为研究哥伦布的原始史料是____、______、_______。(填写字母)
3. 上述四则史料中,能够证明哥伦布到达美洲的关键证据有哪些____?请说明理由____。
24、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_______________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指导方针是解放思想、开动脑筋、_______________、团结一致向前看。
25、_____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26、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_____ (制度)。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_____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27、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_____海军成立。
28、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在朝鲜战场上,他用最后的力气扑向堡垒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口。他是 。
(2)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忘我地工作,“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这位党的好干部是 。
(3)“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与法律受到践踏。他是“文化大革命”中最大冤案的受害者,他是 。
29、全方位外交:背景:改革开放后,中国继续奉行________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________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30、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标志是_______
3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的地点在哪里?会议选举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是谁?《共同纲领》的颁布实施有何意义?
32、在我国历史发展长河中,民族团结是地区发展、国家繁荣的重要保证。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实施的政治前提是什么?
(2)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港澳回归是中华民族百年历史的盛事,分析促成港澳顺利回归的主要原因。
(3)为结束两岸分离状态,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党和政府确立的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的“九二共识”,其核心内容是什么?
33、请写出“四人帮”的成员。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样,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摘自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等
(1)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土地改革后确立的土地制度。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述条理清楚)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