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提出:“在这个时期……我国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材料中的“这个时期”指的是( )
A.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
C.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中共中央发布的一则通知说:“(国民党)在内外压力下,可能在谈判后,有条件地承认我党地位,我党亦有条件地承认国民党的地位,造成两党合作(加上民主同盟等)和平发展的新阶段„„”。这则通知应该发布于
A.国民革命期间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中期
D.重庆谈判前后
3、中共的哪一次会议上,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中共的指导思想( )
A.十四大
B.十五大
C.十六大
D.十七大
4、小丽同学在笔记中写道“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据此判断她学习的内容是( )
A.中华民国的成立
B.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解放战争的胜利
D.西藏和平解放
5、决定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
A. 中共十五大 B. 中共十六大
C. 中共十七大 D. 中共十八大
6、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关于西藏和平解放的卡片,卡片中的内容提到了西藏和平解放的
A. 背景和人物
B. 人物和方式
C. 背景和方式
D. 时间和意义
7、2014年,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强调,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必然要求
A.依法治国
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深化改革
D.全面从严治党
8、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的是()
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科学发展观
C.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D.五大发展理念
9、下表是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部分农作物产量的年增长率(%)统计表,其中农作物产量出现快速增长是由于( )
| 1953-1957年 | 1958-1965年 | 1966-1978年 | 1979-1982年 |
粮食 | 3.5 | 0 | 3.5 | 3.9 |
棉花 | 4.7 | 3.1 | 0.2 | 13.9 |
油料作物 | 0 | -1.8 | 2.8 | 22.7 |
甘蔗 | 7.9 | 3.2 | 3.6 | 15.0 |
A.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B.农村“左”的错误的纠正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0、2008年北京奥运会,香港成功举办了马术比赛,分享了作为奥运城市的荣耀。这主要得益于( )
A.“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C.港珠澳大桥的建成通车
D.粤港澳“大湾区”的设立
1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率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是
A. 城镇 B. 大中城市
C. 农村 D. 沿海地区
1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改革首先开始于( )
A.农村
B.沿海地区
C.内地
D.城市
13、苏州雷允上诵芬堂药店于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开业,至今已有300多年,是著名的中药名牌老店。20世纪50年代中期,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雷允上诵芬堂顺应历史潮流,实行
A. 公私合营 B. 中外合资 C. 承包经营 D. 国企改革
14、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政治协商制度
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5、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 )
A. 内地——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
B.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 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经济特区
D.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
16、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限制企业经营的自主权 B.实行平均分配
C.增强企业活力 D.不实行经营责任制
17、2018年3月2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公然放弃世界贸易组织的共同原则,选择了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我国对此坚决反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世界贸易组织简称WHO
B.总部设在美国纽约
C.2000年中国加入该组织
D.要在WTO框架下磋商解决贸易争端
18、中国历史进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是在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B.中共八大的后
C.中共十二大后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19、1957年全国职工的平均工资比1952年增长42.8%,农民的收入比1952年增加近30%,人民平均消费水平比1952年提高34.2%,由此可见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A.人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
B.城乡差距不断缩小
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D.工业体系初步建立
20、厦门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最早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拥有“联合国人居奖”、“国际花园城市”等许多特殊荣誉。在近代史上,该地最早被开放为通商口岸是根据 (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1、一国两制”的构想
(1)背景:香港问题、_____问题和台湾问题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解决这些问题,实现_______,是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祖国大陆全体同胞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
(2)提出: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_______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3)内涵:“一国两制”就是在_____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______,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4)“和平统一、_____”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22、_____________会议)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______________上来。
23、他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____)
24、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_______隆重举行,这次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它起_______的作用。
25、①1950年开始的___________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②1951年_________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③1953年7月取得了____________的胜利,巩固了新生人民政权。
④1953年开始执行______________到1957年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
⑤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_________类型的宪法。
⑥1956年_________________基本完成,我国基本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26、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2012年,中国共产党_____在北京举行。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_____而奋斗。
(2)在中共十八大上,_____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八大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_____的目标,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全面部署,对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
(3)2012年在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____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27、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一一
(2)彻底催毁了中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一一
(3)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一一
28、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新中国国旗一一
(2)新中国采取的纪年方法一一
(3)1954年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的制度一-
(4)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一一
29、观察《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示意图,在图上填出相关的英文字母代号:
A.亚非会议地点
B.中国重返联合国合法地位的会议地点
30、_______年10月,_______、_______等代表中央一举粉碎了_______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革”。
31、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
32、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曲折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年,中国第一座大型露天煤矿—辽宁阜新海州露天煤矿建成投产;1955年,新中国第一套6000千瓦火力发电机组在上海组装成功;1956年,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在长春一汽下线;1956年,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1)材料一中成就的取得与新中国制定的哪一经济规划有关?材料一这些成就取得有何意义?
材料二 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合作社。1956年,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2)材料二中场景发生于哪一历史事件期间?该事件完成使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材料三 阅读以下两幅图片
(3)材料三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探索中出现了哪些失误?
33、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悍然侵略朝鲜,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中国的鸭绿江边,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
(1)上述内容你能得到信息点是:
信息点一: 信息点二:
信息点三: 信息点四:
(2)这场战争的结果如何?
(3)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34、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诞辰70周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下面八年级(2)班学生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展开研究性学习。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材料一:1954年9月28日,一届人大一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重大历史任务后,胜利闭幕。这次会议是我国人民民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摘编自《共和国的足迹》
(1)材料一中,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中颁布了《 》,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材料二:
(2)以上图片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的完成具有什么历史意义?
(特色社会主义开创)
材料三:“它是一个光辉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中国将在这场新的革命中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
——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3)材料三中“光辉的起点”指的是党的哪一次重大会议?在此会议上作出的什么伟大决策?“社会主义中国在这场新的革命”中开辟出一条怎样的建设道路?
(新时代中国梦描绘)
材料四:“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习近平
(4)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请答出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的奋斗目标。
(5)通过探究,谈一谈你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过程的感想和认识。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