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图片可以反映历史。如果以下图片进行展示你会给它找符合主题的名称是( )
A.土地改革 B.“一五”计划 C.三大改造 D.改革开放
2、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产生于( )
A. 1951年
B. 1952年
C. 1953年
D. 1954年
3、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这次会议的议题( )
A.组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B.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
C.讨论开国大典的有关事宜
D.制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4、下图是《游子身上衣》的新闻漫画,游子身披五星红旗,喜笑颜开,欢欣鼓舞地扑向祖国母亲怀抱。该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 香港回归
C. 澳门回归
D. 西藏和平解放
5、下图铁路提速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缩影,它折射出
主要城市间铁路提速前后列车运行时间
A.我国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
B.居民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C.人们出行方式的多样化
D.居民收入的大幅度增长
6、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我国对外开放的突破口是(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建立沿海开放城市
C.设立经济特区
D.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7、
为改变下表中我国工业落后状况,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力量发展项目_____ | 中 国 (1950年产量) | 印 度 (1950年产量) | 美 国 (1950年产量) |
钢产量(人均) | 2.37千克 | 4千克 | 638.3千克 |
发电量(人均) | 2.76千瓦时 | 10.9千瓦时 | 2949千瓦时 |
A. 农业 B. 重工业 C. 轻工业 D. 商业
8、习近平主席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2018年4月27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用身躯堵枪眼,为部队开辟通路”的特级英雄是
A.黄继光
B.邓稼先
C.王进喜
D.邱少云
9、每年的七月七日,在全民族抗战爆发的地方,都会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这里还修建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这个地方是( )
A.卢沟桥
B.西安
C.武汉
D.台儿庄
10、新加坡《联合早报》指出:“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第二个阶段还是对外开放,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个阶段依然是对外开放,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的标志性事件是
A.经济特区的建立
B.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C.市场经济的确立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1、从70年代手表、自行车、收音机到80年代的洗衣机、冰箱、彩电到90年代的空调、电脑、手机再到21世纪的私家车、地铁这些变化反映了( )
A.城市交通堵塞问题
B.人们生活方式变化
C.社会保障体系完善
D.就业渠道拓宽
12、下表反映了我国20世纪50年代我国经济成分变化表(%),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 国营经济 | 合作社经济 | 公私合营经济 | 个体经济 | 资本主义经济 |
1952年 | 19.1 | 1.5 | 0.7 | 71.8 | 5.9 |
1956年 | 32.2 | 53.4 | 7.3 | 7.1 | 0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人民公社化的开展 D.改革开放
13、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这次会议
A. 正确分析了当前国内的主要矛盾 B. 制定了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宪法
C. 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D. 宣布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14、八年级(2)班3组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集了“政企分开”、“经营自主权”“承包责任制”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本组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是( )
A.土地改革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国有企业改革 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15、20世纪60年代,松辽大地展开的石油大会战中,他以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以震撼民族的英雄壮举,使我国甩掉“贫油落后”的帽子,成为英雄的铁人。“他”是( )
A.邓稼先
B.王进喜
C.焦裕禄
D.雷锋
16、从下图中可以获得的信息是
A. 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立 B. 中国完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C. 建成了多条通向西藏的铁路 D. 重工业建设集中在东北地区
17、每当国歌响起,我们不禁会忆起中华民族曾遭受的凌辱。我国的国歌是
A. 《黄河大合唱》
B. 《义勇军进行曲》
C. 《我的中国心》
D. 《祖国颂》
18、国家主席习近平勉励大家:“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回首往昔,中华民族摆脱屈辱,终于站起来了,不断追梦始于( )
A. 中华民国的成立 B. 抗日战争的胜利 C. 渡江战役的胜利 D. 新中国的成立
19、全国政协是中国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真正体现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大联合。政协制度体现了共产党领导下的政治协商制度和( )
A.两党竞争执政制度
B.多党轮流执政制度
C.多党竞争执政制度
D.多党合作制度
20、观察下列新中国城市化进程发展曲线,其中出现阶段“Ⅲ”的主要原因是( )
A.改革开放的需要
B.国民经济调整
C.环境保护的需要
D.农村改革展开
21、下图的名称是___________,(谁)___________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件事发生在____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日,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22、1951年,______的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1956年,______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3、图一反映的事件是____________战争。以_________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主义精神,被誉为“___________”。
24、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________;2001年,中国加入________,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途径。
25、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________开始,主要内容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6、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体现了国家充分________________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_____________________奠定了基础。
27、对台基本方针是“ _________,_________”。
28、_____年7月1日,中国正式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____年12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9、_______年,日本首相 ___________ 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0、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土地改革的完成,为国家的_______建设准备了条件。2001年,我国加入_______中文全称,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31、1992年,为了促进两岸早日统一,台湾和大陆两个组织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共识,这就是“九二共识”。
(1)指出台湾与大陆两个组织的名称。
(2)以上说法对吗?请说明理由。
32、照片、地图、示意图是了解历史的好途径。看下面四幅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站在中间拿着文稿正讲话的是谁?
(2)图二,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司令员是谁?
(3)看图三找出一五计划期间,我们辽宁省取得的成就。
(4)看图四举出我国在这一时期取得的“两弹一星”科技成就。
33、在学习完八下第二单元的内容后,小明同学总结了这样的一条线索:“工业起步——宪法保障——制度建立——良好开端——出现失误”。请你结合这条线索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起步”指的是哪个时期在工业和交通运输业上取得的成就?
(2)“宪法保障”和“良好开端”分别与这一时期哪两次重要的会议有关?与“宪法保障”有关的会议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这部宪法的名称是什么?
(3)“制度建立”指的是什么制度的建立?建立的时间是什么?
3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一种新生的制度创新,它注定是不完善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带有明显的传统小农经济与自然经济的痕迹,而这些东西对于一个有过长达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中国来说,对于现代农业生产具有根深蒂固的深远影响,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和社会化生产的要求了。
——吴江张艳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研究30年回顾》
材料二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当然,像中国这样大的国家搞建设,不靠自己不行,主要靠自己,这叫作自力更生。但是,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外开放,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材料三 30多年来,改革开放,使中国迅速成长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极大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与活力。然而,粗放的发展方式,也伴生着巨大的风险与挑战,积累了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2017年电视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解说词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不完善"之处。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必须要注重哪两个方面的问题?
(3)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改革使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什么变化?其实质是什么?
(4)综合材料一、二、三,谈谈你的认识。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