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新乡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为了纪念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01年10月26日发行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纪念币(如下图),该币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对和平解放西藏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实现统一

    B.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

    C.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D.巩固了新中国的政权

  • 2、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下列有关“新中国成立”的意义错误的是

    A.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B.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C.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的力量 D.旧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 3、面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中国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这表明

    ①中国是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②我国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③我国在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理念④这种做法只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 4、“喜看稻菽千重浪,要数风流是此翁”,人们称赞的这位农业科学家是(     

    A.邓稼先

    B.袁隆平

    C.屠呦呦

    D.莫言

  • 5、改革开放后,我国增加传统节日为法定节假日,并出现了小长假,法定节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包括

    ①政府重视民生  

    ②脱贫任务完成  

    ③休闲需求增加  

    ④法制体系逐步健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 6、1957年,周恩来曾指出“在我国,汉族人口多,占的地方少,少数民族人口少,占的地方大,悬殊很大,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所以我们不采取这种办法,而要实行新的政策”,这一“新的政策”是

    A.“一国两制” 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7、下列两幅图片所见证的历史事件是

    A.19501952土地改革       B.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大跃进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8、20世纪80年代的农民曾形象的说:“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农民干劲十足,农业连年丰收,这得益于(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9、王爷爷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他参与表决了会议通过的所有文件和决议。下列属于这些文件和决议的是

    ①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③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④第一部《中华任命共和国宪法》;

    ⑤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④⑤

  • 10、1992年,邓小平再次登上了美国《时代》周刊封面。媒体评价:“1月份邓小平国引发自由市场经济改革的新浪潮”。这说明

    A.美国开始学习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B.我国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C.邓小平为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指明了方向 D.我国已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 11、如图反映的是1958—1965年全中国的粮食产量(万吨)。引起1960年后粮食产量回升的主要原因是

    ①人民公社化运动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②党中央开始纠正“左”倾错误

    ③“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

    ④完成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A.②③ B.②④ C.②④ D.②③④

  • 12、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对外开放步伐不断扩大。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①深圳是对外开放的“窗口”

    ②巴中被列为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

    ③海南1988年被设为自贸区

    ④全国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 13、辫子的留与去反映社会的变迁。与剪辫子形成社会风潮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太平天国运动 D.辛亥革命

  • 14、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面临的各种问题,制定科学的奋斗目标,选择正确的发展道路,并带领人民群众不断为之奋斗,这是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永葆蓬勃生机的根本保证。在中共十八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A. 科学发展观

    B. 社会和谐观

    C. 邓小平理论

    D. 毛泽东思想

  • 15、归纳和整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下列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共十二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中共十三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C.中共十六大——首次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D.中共十七大——科学发展观

  • 16、在20世纪50年代的土地改革中,我国农民最直接受益的是(     

    A.分得了属于自己的土地

    B.承包到了土地

    C.走上了共同富裕道路

    D.增强了生产能力

  • 17、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优先发展是

    A.发展旅游业

    B.发展农牧业

    C.发展轻工业

    D.发展重工业

  • 18、20世纪80年代,习近平曾在厦门领导当地人民,拓荒、建设,推动这座城市的发展,当时厦门已经成为

    A. 经济特区

    B. 海防小城

    C. 国际化大城市

    D. 军事重镇

  • 19、在中共十八大上被选举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是

    A.李克强 B.习近平 C.胡锦涛 D.江泽民

  • 20、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海峡两岸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       

    A.和平民主、平等协商

    B.台湾同胞自主选择社会制度

    C.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两岸同胞齐心协力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1950年10月,毛泽东派遣以____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在上甘岭战役中,战斗英雄____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道路,自己英勇牺牲。

  • 22、请根据提示信息列举出相对应的人物

    (1)党的好干部,领导兰考人民治沙的县委书记——

    (2)解放军好战士,全国人民学习的楷模——

    (3)大庆石油工人“铁人”——

    (4)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 23、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______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______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问题,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所以说,他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______

  • 24、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_____ (制度)。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_____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 25、_____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 26、1992年,党的_______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_________经济体制以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

  • 27、_________年,中国首次成功地举办了亚运会;__________年,中国将举办奥运会。

  • 28、______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_____年,我国用 __________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_____

  • 29、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______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 3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____年,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内容回答问题。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

    (1)歌词中“跨过鸭绿江”的军队是什么? 司令员是什么?

    (2)抗美援朝的胜利有什么重大意义?

  • 32、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了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得追求。八年二班同学就海峡两岸的交往整理笔记时,提出了如下问题

    (1)台湾问题一直牵动着中华儿女的心,台湾问题是如何形成的?

    (2)请你列举出海峡两岸交往的史实两例

    (3)“九二共识”的核心是什么?

    (4)我们党和国家确立的对台方针是什么?

    (5)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可以通过那些途径来促进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进程?

    (6)通过上述探究,谈一谈你对祖国统一的正确认识。

  • 33、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标志是什么?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示意图:

    (1)我国对外开放的第一个“窗口”是  

    (2)请写出四个经济特区        

    (3)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   —沿海开放城市—   —内地

    (4)请你谈谈对外开放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