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改革开放后,中共中央将中共八大作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端,是因为它
A.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B.总结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
C.实现工作中心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转变
D.客观分析当时的国内形势与主要矛盾的变化
2、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的工业规模狭小,技术装备低劣,重工业基础薄弱,人民生活困苦,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有
①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 ②国内多年战争的破坏
③朝鲜战争造成的损失 ④国民政府的搜刮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我国对外开放的首先突破口是
A.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建立经济特区
C.上海浦东的开发
D.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4、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十四五”规划顺利起航的奠基之年。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起止时间是( )
A.1953年-1957年 B.1953年-1958年 C.1952年-1957年 D.1952年-1958年
5、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全党指导思想的是
A.中共十四大 B.中共十五大
C.中共十六大 D.中共十八大
6、文化大革命中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的损失,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的主要原因是
①周恩来、邓小平等的努力 ②广大人民、干部对“左”倾错误的抵制
③南京长江大桥大桥通车 ④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被称为中国“两弹元勋”的科学家是
A.杨振宁 B.屠呦呦 C.李四光 D.邓稼先
8、某一制度实行前后,农村由“政社合一,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统一分配”变为“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由此推断,这一制度是
A.股份制度 B.现代企业制度
C.土地私有制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9、下列哪一项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现代化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C.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 坚持改革开放
10、历史线索是观念化了的历史链条,它是由产生重大事件或者历史转折的年份贯穿的历史链条。下列事件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发展历程中,更具标志意义的是
A.中日甲午战争
B.国民政府成立
C.抗日战争
D.新中国成立
11、1980年,我国开始建立经济特区;1984年,开发14个沿海城市;1985年,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13年,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区。以上史实主要说明了我国( )
A. 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B. 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C. 体制改革走向深入 D. 扩大开放融入世界
12、“他的名字及英雄事迹被镌刻在上甘岭北面的五圣山石壁上。”他是
A.董存瑞
B.邱少云
C.黄继光
D.刘胡兰
13、1979年1月,中国领导人访问美国,中美两国久已关闭的窗户重新打开。这表明( )。
A. 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 中美已经正式建交
C.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 美国丧失了霸主地位
14、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出现了严重的粮食短缺,而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在全国各地的市场上却粮食供应充足。下列人物为保障我国充足的粮食供应而作出了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是
A.邓稼先
B.袁隆平
C.侯德榜
D.詹天佑
15、“一国两制”是为实行祖国统一而提出的。在解决下列问题中,不能适用的是( )
A. 西藏问题 B. 香港问题 C. 澳门问题 D. 台湾问题
16、下列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改革开放开始
②文革结束
③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
④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
A. ①③②④ B. ④①②③ C. ③②④① D. ④③②①
17、新中国成立后,在新解放区进行了土地改革。下图农民手中这份关于土地地改革的文件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B.《中国上地法大纲》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8、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的变化的事件是
A. 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采取开放措施
B. 海协会与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
C. 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
D. 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会面
19、想象土地改革后,你去农村采访,不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A.农民生产积极性很高
B.地主成为一无所有的阶级
C.原来一无所有的农民也住上了房屋
D.农民各有自己的私有土地
20、邓小平指出:“过去的成功是我们的财富,过去的错误也是我们的财富。”“文化大革命”作为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的一种财富主要是指( )
A.不要照搬别国经验 B.要尊重客观经济规律
C.要纠正“两个凡是”方针 D.要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21、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1)前提:“________”构想的提出,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
(2)谈判:(1)中英谈判:1984年12月,中英正式签署___________,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____________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中葡谈判:1987年4月,中葡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___________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3)回归:
香港回归: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中英两国政府举行香港交接仪式。江泽民主席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________正式成立。
澳门回归:1999年12月19日午夜至20日凌晨,中葡两国政府举行________交接仪式,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4)意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________,在完成________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22、开国大典
1.时间、地点:__________,天安门广场。
2.阅兵式:_________任检阅司令员,_____________任阅兵总指挥。
3.新中国成立意义:开辟了中国历史的_______,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______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23、2002年中共十六大确立“____________”重要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2007年中共十七大将__写进党章。
24、____________年,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____________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
25、三、拨乱反正
完成: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共在指导思想上的________胜利完成。拓展: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
26、在下面经济特区示意图中填出:A.珠海B.汕头
27、“文化大革命”是由________错误发动,被________、________两个反革命集团所利用和操纵,使中国陷于“________”长达十年之久,给整个民族造成了严重灾难。
28、1954年,周恩来与_______________两国总理分别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2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________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以________为国旗。
30、两宋时期,由越南传入的水稻优良品种是________。
31、
《人民日报》社论:“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不能再搞任何离开这个中心的工作,损害现代化建设的‘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了。”这反映了党和国家要工作中心的转移
(1)决定这件大事的会议是哪次会议?时间是什么?
(2)形成的领导集体的核心是什么?
(3)会议的意义是什么?
32、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取得胜利,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出的伟大决策是什么?
(2)中共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那么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3)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不断得到发展,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也在不断地完善。请指出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中共十八大、中共十九大上分别将哪些理论写进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内容回答问题。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
(1)歌词中“跨过鸭绿江”的军队是什么? 司令员是什么?
(2)抗美援朝的胜利有什么重大意义?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那些边远山区和贫困落后的地区,长期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的生产队,群众对集体丧失信心,因而要求包产到户的,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保持稳定……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几个问题的通知》(1980年)
(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农村是怎样进行改革的?
材料二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东省委书记习仲勋提出:“利用临近港、澳的有利条件,在广东搞出一个出口加工区。”邓小平当即表示赞同:“还是叫特区好!”“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2)根据材料二,指出特区指的是设立什么?称为窗口的特区是哪一个?
材料三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GDP总量世界排名呈现的总体趋势怎样的状况?GDPR增长与一位伟大的设计师有关,他是谁?
材料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为此,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4)结合材料三说说,我们怎样实现中国梦?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