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提出“人民来制定宪法”的思想:劳动人民参与立宪,把他们认为应该如何管理国家的意见集中起来,上升为国家意志。实践毛泽东这一思想的会议是( )
A.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中共七大
C. 中共一大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以下是小明同学整理的读书笔记,该记录反映的重要会议是( )
A.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六大
3、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起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
C.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1949年9月22日的《人民日报》中的一篇文章的标题是《中国人民政协开幕,毛泽东主席宣布会议任务》。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 )
A.调节国共两党冲突
B.开展军事斗争
C.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
D.进行工业化建设
5、2018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将每年9月30日定为烈士纪念日,并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举行纪念仪式,缅怀英烈。以下英雄人物牺牲于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是
①杨靖宇
②黄继光
③邱少云
④宋教仁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6、2017年五一,一个外国旅游团到我国广东省旅游观光,要求参观在该省设置的中国最早的经济特区。假如你是这个团的导游,你不应带他们去下列哪个城市( )
A. 深圳市 B. 珠海市 C. 汕头市 D. 厦门市
7、下哪些属于土地改革的意义( )
A.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B.建立了土地的公有制
C.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是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D.农民翻了身,成了土地的主人
8、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我党同党外民主人士长期合作的政策,必须在全党思想上和工作上确定下来。我们必须把党外大多数民主人士看成和自己的干部一样,同他们诚恳地坦白地商量和解决那些必须商量和解决的问题。”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A.民主集中制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9、作家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描述到:“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田福堂的“痛苦”是因为( )
A.打土豪、分田地
B.三大改造的开展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D.大伙儿对他的背叛
10、按照“一国两制”方针,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可以比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拥有更大的自治权,你认为这个权利应该是
A. 保持现有社会制度不变
B. 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C. 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
D. 现行的法律基本不变
11、五四运动让我们铭记的时代精神是( )
A.自由
B.和平
C.平等
D.爱国
12、1923年,陈独秀说:“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遂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潮,由空想而实际运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是指
A.武装革命
B.无产阶级革命
C.民族革命
D.国民革命
13、中英两国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是在( )
A. 1982年 B. 1984年 C. 1985年 D. 1987年
1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为实现这一目标,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提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三个代表思想”
B.落实科学发展观
C.继续落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优先发展重工业
15、某同学在自主学习时搜集到了以下图片,据此判断他学习的内容主题是
A.新中国的国防建设成就
B.导弹部队的发展与进步
C.空军现代化建设成就
D.海军现代化建设成就
16、为中国人民规划中国梦宏伟蓝图的是
A.毛泽东 B.邓小平 C.胡锦涛 D.习近平
17、观察下列新中国城市化进程发展曲线,其中出现阶段“Ⅲ”的主要原因是( )
A.改革开放的需要
B.国民经济调整
C.环境保护的需要
D.农村改革展开
18、下列历史事件不是发生在1950年的是
A.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发颁布》
C.志愿军入朝作战
D.朝鲜内战爆发
19、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一国两制”
C.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0、在农村改革的影响下,城市开始积极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中央决定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步伐,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增强企业活力 B.政企分开 C.招商引资 D.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
21、材料: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关键词:①红卫兵;②大练钢铁;③特区。
将材料中的关键词的序号,填入下列时间轴对应的历史时期。
A:______;B:______;C:______。
22、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写出相对应的事件名称。
(1)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2)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3)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
(4)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的重大举措——
23、根据下列提示,写出上对应的内容
(1)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3)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
(4)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
24、拨乱反正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平反________的工作在全国全面展开。“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得到平反,受到打击、诬陷或迫害的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等也恢复了名誉。1980年撤销“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_____的种种罪名,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2)1981年,中共__________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25、“文化大革命”时期形成了两个反革命集团,他们的核心人物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
26、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加快以____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2)内容:城市改革全面展开,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对________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以_______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3)中心环节:城市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_________。
(4)意义:大大调动了____、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我国城乡出现了经济大发展的崭新局面。
27、导弹部队的发展
(1)____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导弹部队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主要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遂行____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由核导弹部队、常规导弹部队作战保障部队等组成,装备了东风系列弹道导弹和长剑巡航导弹等。
(2)2015年,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____。
28、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制定于________年,________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9、新中国成立之初,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献是《____________》,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____________》。
30、中美、中日建交
(1)中美建交
①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____新中国,对新中国实行_______、包围威胁的政策。双方敌对的状态长达20多年。
②中美关系出现转机原因:随着中国_________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初,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中美关系出现了转机。
③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_______秘密访问中国,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1972 年,__________访华。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④中美正式建交:_______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_____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2)中日建交
1972年,日本首相_____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接着,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高潮。
3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设立了哪四个经济特区?
32、(大国外交)
(1)请列举两例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中美关系敌对的例子。
(2)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国取得了哪些外交成就?(两例即可)
(3)中国在当今世界国际事务中起什么作用?
33、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开放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依据所学回答问题:
(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指出国家迈出对外开放步伐的重大举措。并回答这一举措的重要作用。
(2)20世纪80、90年代,随着对外开放地区不断向纵深推进,请列举两例史实加以说明
(3)1980-2019年,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为了更好的参与经济全球化,新世纪初我国开放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34、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跟着中国共产党走,人民才能得幸福,国家才会更富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党的“八大”在这样的历史关口召开了。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即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此后,中国开始了全面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
(1)根据材料一分析,“八大”召开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八大”取得的重要成果是什么?
材料二 全会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批评“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必须完整、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
(2)材料二中的全会是指什么会议?全会作出的历史性决策是什么?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断的伟大实践,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3)材料三中的“伟大飞跃”指的是什么?从这一“飞跃”中,你会得出什么结论?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