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所示军种应承担的主要任务是
A. 实施战略核反击
B. 保护公民的权益
C. 维护国家的领空
D. 维持社会的治安
2、“红十字”是舍己救人的象征,始于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据此,你认为“红十字”标记起源于( )
A.基督教 B.道教 C.佛教 D.伊斯兰教
3、清朝前期加强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管辖的措施有
①设北庭都护府 ②册封班禅和达赖 ③设驻藏大臣 ④设伊犁将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春联内容能反映历史的变迁,下列春联能反映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A.斧头开辟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
B.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C.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一桥架长江南北畅通,三路通雪域汉藏同乐
5、无论时光怎样流逝都不能湮没人们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记忆。那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伟大转折,中国人由“站起来”走向“富起来”,会议内容不包括( )
A.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B.决定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C.实际上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D.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6、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是。
A. 四个现代化
B.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 实现共产主义
7、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978年到1984年间,农村庄稼和牲畜总产量增加了49%。上述现象得益于( )
A.“一五计划“的实施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大跃进”的开展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8、下列哪一项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改革开放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分“三步走”的战略
9、新中国成立初党中央颁布的某文件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这一历史文献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0、20世纪60、70年代,我国在国防尖端技术研究方面取得巨大成就,这不仅增强了我国的战略防御能力,而且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这项成就是
A.两弹一星研制成功 B.实施载人航天工程
C.发展航空母舰技术 D.杂交水稻培育技术
11、2018年4月27日韩朝首脑在板门店“和平之家”举行会谈并签署发表了《为促进朝鲜半岛和平、繁荣、统一的板门店宣言》。65年前,在板门店中朝与联合国军签署了
A.《慕尼黑协定》
B.《朝鲜停战协定》
C.《双十协定》
D.《共产党宣言》
12、武汉(包括武昌、汉口、汉阳)是湖北的省会城市,是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最前线的城市,武汉历来有九省通衢之称,武汉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很多重大变迁,一部武汉城市史,也是一部中国近现代史的缩影。武汉长江大桥是在以下哪个时期建成通车的?( )
A.洋务运动时期
B.民国时期
C.三大改造时期
D.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13、20世纪50年代,中缅和印度一起顺应历史潮流,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关系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中国参加万隆会议并取得成功。这些成就( )
A.消除了与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
B.反映了中美关系从对抗走向缓和
C.体现了中国外交政策的独立自主精神
D.实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
14、20世纪50年代中期,“红色资本家”荣毅仁说: “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得到的却是一个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与荣毅仁说这番话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一五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
15、某同学开展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集了“大锅饭”、“经营责任制”、“按劳分配”、“政企分开”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他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A. 土地改革
B.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C. 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6、习近平指出,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到建党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到建党100周年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C.到建国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到建国100周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
17、在英国BBC新闻网新版块“偶像(ICON)”栏目个人简介页面上,形容屠呦呦为“在艰难时刻仍然秉持科学理想”、“砥砺前行亦不忘回望过去”、“其成就跨越东西”。她的“成就”是
A. 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
B. 成功研制人造地球卫星
C. 完成了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D. 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18、2017年,中共十九大上,确立的党的指导思想是( )
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B.科学发展观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毛泽东思想
19、下列流行语中,出现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一组是( )
A.上山下乡、红卫兵、造反有理
B.解放、土改、三大改造
C.总路线、大跃进、大炼钢铁
D.希望工程、炒股、个体户
20、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被正式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在下列哪次会议上?
A.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21、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意义: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____,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我国城乡出现了经济大发展的崭新局面。
22、共同繁荣发展
(1)背景: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我国各民族发展___________,很多少数民族的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
(2)举措及成效:
政治上:进行了一系列的________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废除了剥削和压迫,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迈进了________社会。
经济上:国家采取许多________政策,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文化上:国家重视________的保护与发展,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战略上: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____________,为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历史机遇。
重要表现:2006年,________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23、新中国建立后,奉行____________________外交政策。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同________等十几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一个好的外部环境。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_______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
24、1919年的______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1929年,在福建上杭召开的 ______,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25、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技文化工作中实行“双百”方针,具体指“________”。
26、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 _________ ,_________”
27、我国虽然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有一些失误,但也取得了重大成就,涌现了许多模范人物,下图中的模范人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外交政策:新中国建立以后,奉行_______的和平外交政策。
2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时间、地点: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____隆重召开,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
(2)会议内容:
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____》。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实行____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属于人民,各级政权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共同纲领》起____的作用。
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____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
③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首都;以《____》为代国歌;以五星红旗为国旗;采用公元纪年。
④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____,以表示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缅怀。
(3)意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____和政治协商制度。
30、日常生活的变化
(1)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经济恢复,物价稳定,人民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____________以来,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2)改革开放前,人们买衣服要凭_____,不仅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也很单调。吃的方面,饮食结构比较单一,有些农村甚至没有解决最基本的_____问题。住房比较拥挤,室内设施也很简单。
(3)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_____的解放,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吃饭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人们不但能“吃饱”,而且还要“_____”,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人均住房面积扩大,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4)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消费总量不断增长,_____也不断优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_____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开始注重和享受文化、旅游、健身等多种休闲生活,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31、1978年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在农村取得成功后,改革浪潮由农村涌向城市。
(1)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有什么重要意义?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和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
32、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曲折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年,中国第一座大型露天煤矿—辽宁阜新海州露天煤矿建成投产;1955年,新中国第一套6000千瓦火力发电机组在上海组装成功;1956年,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在长春一汽下线;1956年,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1)材料一中成就的取得与新中国制定的哪一经济规划有关?材料一这些成就取得有何意义?
材料二 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合作社。1956年,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2)材料二中场景发生于哪一历史事件期间?该事件完成使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材料三 阅读以下两幅图片
(3)材料三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探索中出现了哪些失误?
33、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上来,实行的历史性决策,形成了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请根据历史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这次全会是指哪次会议?召开的时间是哪年?
(2)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是指什么?实行的历史性决策是什么?
(3)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谁?
(4)这次会议召开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
34、(“一带一路”谱开放新篇)
材料一:读以下三幅图
材料二:1979年4月,邓小平对广东省委负责人说:“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叫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杀开一条血路来。”经济特区以国家给予优惠的经济政策,吸取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
材料三:“一带一路”使中国不仅可以输出丰富多彩、价廉物美的日常用品,而且能够向世界提供更多的技术和设备。中国有实力投资海外,与急需资金的国家共同把握发展机遇。
(1)材料一中的三幅图分别反映了我国外交史上什么成就?
(2)材料二中“划出的一块地方””建立起经济特区始于哪一年?在这一特区的带动下,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什么样的对外开放的布局?
(3)从材料一到材料三我国的外交和对外开放有什么变化?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