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学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整理了下列史实:抗美援朝、土地改革、西藏和平解放。概括这些史实,最合适的主题是
A. 新中国的统一
B. 巩固新生政权
C. 社会主义改造
D. 向社会主义过渡
2、“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忆昔》中描绘的情景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C.唐玄宗实行一系列改革
D.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3、原苏联总理雷日科夫在评价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时说:“中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中国正在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稳步前进。”这条正确的道路在十八大后形成的理论指导是
A. 邓小平理论
B.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 科学发展观
D.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4、2019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在青岛举行的庆祝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海上阅兵活动。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成立于
A. 20世纪40年代
B. 20世纪50年代
C. 20世纪60年代
D. 20世纪70年代
5、现在我国商品丰富,价格放开,各种商品在市场上都能购买到。我国首先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
A.1978年 B.1984年 C.1992年 D.2001年
6、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公布 ② 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农业生产合作化 ④包产到户,包干到户
A. ①②③④ B. ③①②④ C. ①④②③ D. ①③②④
7、与其他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开放区相比,深圳等经济特区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其“独特”之处在于( )
A.推进了对外开放的进程
B.在对外开放中发挥了示范和引领作用
C.促进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D.推动了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
8、邓小平在大会的开幕词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崭新命题是在
A. 中共十二大
B. 中共十二届二中全会
C. 中共十二届二中全会
D. 中共十三大
9、2018年3月28日,中韩两国在仁川国际机场举行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仪式。中国迎回20位“最可爱的人”。他们曾经的战友是
A.焦裕禄 B.雷锋 C.黄继光 D.邓小平
10、下列关于海峡两岸交往的史实,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正确的是( )
①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 ②胡锦涛会见连战
③两岸举行“三通”启动仪式 ④习近平同马英九会面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
11、对外开放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2001年12月,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的历史事件是
A.形成对外开放格局 B.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1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伟大的转折,在这次会议上形成了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这个领导集体的核心是( )
A.叶剑英
B.邓小平
C.江泽民
D.华国锋
13、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的是( )
A. 珠海 B. 汕头 C. 深圳 D. 厦门
14、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它们的共同点主要有( )
①思想核心是实事求是 ②是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③照搬了苏联的经验 ④是对马列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5、下图是某市举办新中国成立以来工业建设成就中的一张图片,它反映的历史阶段应是( )
A.土地改革前夕 B.文化大革命期间
C.“一五”计划期间 D.改革开放以后
16、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中,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
A. 实行两种制度
B. 双方领导人互访
C. 发展经济
D.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17、如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精装封面。该宪法是
A.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我国第一部民法通则
C.新民主主义性质的宪法
D.资本主义性质的宪法
18、加入WTO给我国带来的影响主要有( )
①进一步推进我国经济全方位的对外开放
②加强与世界各国经济的交流
③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④易出现贸易争端,给中国带来了严峻挑战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③④ D. ①②③④
19、下表是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农村的人口结构和土地占有状况。为改变这种状况,中央人民政府于1950年6月颁布了( )
身份 | 占乡村人口比例 | 乡村土地的占有比例 |
地主与富农 | 不到10% | 70﹣80% |
贫农、雇农与中农 | 90% | 20﹣30% |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20、位美国记者在评价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请问周恩来以什么“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立场
B.求同存异的方针
C.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强大的综合国力
21、_____年,党中央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总路线。紧接着,党中央又发动了 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 运动。教训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地图中的历史:
阅读下列地图,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位于福建省的经济特区是图中的
(2)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是图中的
(3)紧邻香港的经济特区是图中的
23、三、拨乱反正
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进行全面________。伴随着思想解放的巨大潮流,________的工作在全国全面展开
24、1967年,我国第一颗________爆炸成功;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
25、中国梦内容: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国家_____、民族振兴、人民_____;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_____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26、“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状况的愿望。但急于求成,忽视了______________。
27、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的第一座长江大桥是______;中国在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创举是______。
28、《共同纲领》内容:①确定新中国的名称为 ________________ ;②新中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 ________________ 领导的,以 ________________ 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________________ 是国家的主人。
29、国家对农业进行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_____,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30、“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1)内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并形成全面________、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_____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2)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完善和发展___________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对各项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
(3)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_____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4)2014年12月,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强调,_______是全党的共同任务,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
(5)新发展理念: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重要部署,提出要牢固树立创新、____、绿色、____、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6)2020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出战略决策。“_________”战略布局的内涵演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31、抗美援朝胜利的条件有哪些?
32、“六十余载磨一砺,瑕疵岂能掩美瑜:摸石过河登彼岸,扬帆入海导新航。”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成立以来,风风雨雨走过了60多年。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崭新的篇章。请问:新中国的成立,对世界产生什么重要影响?
(2)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又一次历史性巨变。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3)20世纪60、70年代,我国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建设中出现了什么重大失误?
(4)哪一历史事件解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5)香港的回归是,中华民族百年的盛事,也是哪一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
33、下面一组图片反映了我国取得的成就,请你写一段文字加以概括地介绍。
介绍:________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国家繁荣富强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
材料一 西藏真正步入现代文明始于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经和平解放、民主改革、自治区成立、改革开放等重要发展阶段,西藏不仅建立起全新的社会制度,而且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015年《西藏发展道路的历史选择》白皮书
材料二 如下图
材料三 新华网北京 5月4日电(记者陈斌华)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 4日上午在北京会见了朱立伦主席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习近平强调,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概括地说,就是要坚持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政治基础,坚持开展两岸协商谈判、推进各领域交流合作,坚持为两岸民众谋福祉。
——2015年05月04日新华网
(1)结合材料一,西藏何时获得“和平解放”?西藏步入现代文明的历程,得益于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什么基本政治制度?
(2)材料二中的图一图二是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旗,这两个特别行政区是在哪一伟大构想的指导下顺利回归祖国的?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有何历史意义?
(3)当前我国政府的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材料三中所提“九二共识”最核心的内容是什么?
(4)对当今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你有怎样的建议?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