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周口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理清发展线索,提炼关键词,是学习掌握历史知识的有效方法之一。与如图方框④对应的关键词是

    A.社会主义 B.当家作主 C.开天辟地 D.井冈烽火

  • 2、1976年是我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中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有

    ①周恩来总理病逝   ②毛泽东主席逝世

    ③粉碎林彪集团   ④粉碎“四人帮”集团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 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了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一主要矛盾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

    A.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B.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C.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D. 走共同富裕道路

  • 4、“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国民经济虽然遭到了巨大损失,但仍然取得了一些科技成就。1970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了(     

    A.第一颗原子弹

    B.第一颗氢弹

    C.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D.第一颗导弹

  • 5、下列属于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决定的是(   )

    A. 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B. 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C. 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D. 通过了《共同纲领》

  • 6、2017 年 3 月 5 日,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 工作报告中指出,要贯彻全面准确落实“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 治的方针。其中,“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提出者是(   )

    A. 胡锦涛 B. 邓小平 C. 江泽民 D. 毛泽东

  • 7、以下是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事件,按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粉碎国民党全力进攻中原解放区  ②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③渡江战役占领南京  ④平津战役和平解放北平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③②④ D.①②④③

  • 8、1956年,毛泽东在《水调歌头·游泳》一词中说:“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词中的“桥”是指

    A.南京长江大桥 B.武汉长江大桥 C.沙市长江大桥 D.重庆长江大桥

  • 9、今年(2012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34周年,以下选项对中日关系的判断有误的是

    A. 这表明,今年是中日正式建交34周年

    B. 中国反对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表明中日双方在某些问题上的认识依然存在分歧

    C. 现在,发展中日友好合作关系,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

    D. 中日关系中还有一些有待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应该慎重处理,不使这些问题影响两国关系发展大局

  • 10、1956年2月,《人民日报》接连发表了《不要轻易改变原有的生产和经营制度》、《慎重地改造城市小商店》、《慎重地从经济上逐步改组公私合营》等社论。这些社论旨在

    A.否定和抵制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果

    B.强调平稳地推进工商业改造

    C.重申“一五计划”的意义

    D.宣传国民经济恢复的成就

  • 11、“健儿巧渡金沙江……铁索桥上显威风……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对歌词解读错误的是

    A.描绘了红军长征的壮美画卷 B.赞美了毛泽东高超的指挥艺术

    C.再现了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场景 D.讴歌了红军将士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

  • 12、2009年10月31日,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逝世,他对中国航天军事科技最主要的贡献就是“两弹一星”, “两弹一星”研制成功,对当时中国最主要的现实意义是 (   )

    A. 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B. 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实力

    C. 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D. 中国科技水平世界领先

  • 13、下列历史事件,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②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③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完成

    ④西藏和平解放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⑥我国第一颗氢弹成功爆炸

    A.④⑤①③②⑥

    B.①④⑤③②⑥

    C.④①⑤②③⑥

    D.①④⑤②③⑥

  • 14、“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歌词中盛赞的这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的是

    A. 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B. 南方讲话使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

    C. 建立经济特区

    D. 实施改革开放

  • 15、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实现了和平过渡的创举是(     

    A.实行赎买政策

    B.成立生产合作社

    C.建立人民公社

    D.实行公私合营

  • 16、“精准扶贫”是近年的热词之一。国家将通过“精准扶贫”,确保到2020年让所有贫困地区贫因人口实现脱贫。“精准扶贫体现五大新发展理念中的

    A. 创新 B. 绿色 C. 开放 D. 共享

  • 17、寻找图片的联系,发现他们的异同点,归纳图片反映的主题,是历史学习必备的素养。下列三幅图片,我们可以归纳他们的主题是

    A.服饰的变化 B.通信事业的发展

    C.居民收入的增加 D.出行方式的变化

  • 18、歌曲《春天的故事》里有一句歌词:“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你认为“当家做主站起来”的标志是

    A.五四运动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 19、如图,是某位同学整理归纳的知识要点笔记。据此可判断出他学习的主题是(     

    1.邓小平理论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科学发展观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A.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历代领导人的思想成果

  • 20、1982年,我国颁布了第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

    B.

    C.

    D.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背景:新中国积极发展与________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亚非国家之间的团结与合作。

  • 22、___________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此,中国历史进入____________建设的新时期。

  • 23、_______ 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________”政策,海峡两岸同胞近 ________ 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 24、1980年中央兴办了4个经济特区,其中被称为对外开放 “窗口”的城市是________;1990年_______开发区也建立起来。

  • 25、1964年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___________________,迈人了核大国行列。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___________”顺利进入太空轨道,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 26、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____________》,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______________》,是共和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

  • 27、“走近创业年代的英雄”。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创业的年代,写出下列英雄的名字:

    (1)被誉为“铁人”的石油工人是___________

    (2)“两弹元勋”是___________

    (3)“人民的好干部”是___________

    (4)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战士是___________

  • 28、1952年底________的完成,实现了“耕者有其田”;1956年底,“________”基本完成,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29、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新中国成立以后,奉行________外交政策。

    (2)新中国在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就同____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一个好的外部环境。

    (3)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____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

    (4)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_________,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

    (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现在表述为_________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__________

    (6)1954年,_______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7)__________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 30、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领导中国共产党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把_____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步一步推向前进。

    (2)中共十二大:_____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邓小平明确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_____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_____的社会主义”。

    (3)中共十三大:_____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_____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_____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4)邓小平南方谈话:

    ①时间:_____年初,邓小平南方视察,多次发表谈话。

    ②谈话内容: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计划和市场都是_____;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_____才是硬道理。

    ③意义:进一步_____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____产生了深远影响。

    (5)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_____。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开创了_____。邓小平理论阐明了在中国建设_____、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6)中共十四大:____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_____理论武装全党。

    (7)中共十五大:____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江泽民作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大会把_____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在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豪迈地说:“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1)抗美援朝开始于哪年哪月?

    (2)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是谁

    (3)写出在战争中涌现出的典型的两个英雄人物是谁?

    (4)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获得了什么称号?

    (5)请你结合中国近现代历史和对材料的理解,分析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 32、时间轴能形象直观地表示某一个阶段的历史事实。如图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1987年中共十三大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请你说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2)请你写出上图中A处会议召开的时间。在这次会议上为了让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进行了怎样的创新?

    (3)上图中的哪次会议上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八大上确立的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4)中共十九大上提出的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是什么?

  • 33、第一届政协会议决定的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历史证明,制度和机制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新中国发展历程时,搜集到以下材料。请你参与这次探究活动,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  1950—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比重变化表

    (1)观察上表,我国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导致这一改变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2)上述图片反映的是同一重大历史事件,请你写出这一事件的名称。

    材料三  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3)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什么?此后,农村开始的“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是什么?

    材料四  澳门回归十多年来,GDP以年均近l5%的增幅快速增长,人均GDP已达3.9万美元,成为全球最活跃的微型经济体。

    (4)材料四证明了哪一伟大构想的正确性?这一伟大构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5)综观上述材料,你从中获得了哪些认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