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吉安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1982年,中国共产党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这是为了处理与哪方面的关系

    A. 人民群众

    B. 民主党派

    C. 海外华侨

    D. 建交国家

  • 2、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毛泽东说:“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我们的工作”包括

    ①通过《共同纲领》

    ②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③抗美援朝

    ④采用公元纪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③

  • 3、俄乌冲突爆发不久,时任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与英国、欧盟以及法国的相关高层通话,就俄乌冲突表达了中国立场:中方坚定主张尊重和保障各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这一立场是一贯的,在乌克兰问题上同样适用。中国政府的这一立场出自(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美联合公报》

    C.“求同存异”方针

    D.日内瓦会议

  • 4、下图拍摄于1951年,结合图片内容给它起一个符合实际的名称

    A.人民解放军攻占布达拉宫

    B.西藏和平解放的签字仪式

    C.西藏僧、民欢庆祖国统一

    D.人民解放军和平进驻拉萨

  • 5、2018年8月21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部长王毅同萨尔瓦多共和国外长卡斯塔内达在北京举行会谈并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萨尔瓦多共和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这是继5月以来多米尼加、布吉纳法索先后与台湾“断交”之后的4个月内第三个与台湾“断交”的“邦交国”。这一事实说明了

    A.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共识

    B.两岸关系得到重大发展

    C.“一国两制”是台湾回归的良策

    D.海峡两岸已经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

  • 6、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就是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实现四个现代化

    C.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D.实现共产主义

  • 7、下图为建国初期我国主要工业品产量变化柱状图。其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工商业的公私合营

    B.一五计划的实施

    C.三大改造的推行

    D.改革开放的深入

  • 8、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是(     

    A.开国大典

    B.西藏的和平解放

    C.渡江战役的胜利

    D.海南岛的解放

  • 9、 “紫荆开后白莲开,喜事翩趾接踵来”,“杂居聚居尊民意,五区人民得自治”。这两副对联赞扬了

    A. 社会主义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香港回归和民族平等制度

    C. 澳门回归和民族团结政策

    D. "—国两制”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10、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是指(  )

    A. 1966—1976年   B. 1976—1986年

    C. 1956—1966年   D. 1968—1978年

     

  • 11、下列英雄模范人物中与其他三个不属于同一历史时期的是(   )

    A. 王进喜 B. 焦裕禄 C. 孔繁森 D. 雷锋

  • 12、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后发表了重要讲话:“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后一体制指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计划经济体制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混合经济体制

  • 13、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不是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特点

    A.经营承包责任制

    B.企业经济利益与经营成果联系

    C.企业经营权集中在政府手中

    D.企业经营好,职工收入就多

  • 14、发展民主,健全法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下列选项中,和表格对应正确的是

    宪法或宪法性文件

    主要内容

    历史评价

    规定了新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和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

    具有临时宪法性质

    1954年宪法

    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根本政治制度

    规定了我国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确定了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

    推进了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

    A.①《共同纲领》②我国第一部新民主主义类型的宪法③1978年宪法

    B.①《共同纲领》②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③l982年宪法

    C.①《土地改革法》②我国第一部新民主主义类型的宪法③1978年宪法

    D.①《土地改革法》②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③1982年宪法

  • 15、宪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D.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16、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中国人民第二个梦想实现的标志是

    A.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B.《共同纲领》颁布 C.新中国成立 D.文化大革命结束

  • 17、成为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被诬蔑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受残酷迫害的是( )

    A.周恩来 B.刘少奇 C.叶剑英 D.邓小平

  • 18、我国在“一五”期间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

    A.重工业

    B.轻工业

    C.农业

    D.商业

  • 19、一位农民在给毛主席的一封信中说:“我们祖祖辈辈做梦都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该有多髙兴啊……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信中的“这个梦想实现了”是因为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农业生产合作化的推广

  • 20、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下列关于这次会议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C. 五星红旗为国旗 D. 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_____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 22、___________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 23、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概况:1971年10月,第________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________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 24、重大历史事件对社会历史进程产生重要影响。根据提示,请将下列事件补充完整。

    (1)________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2)________的召开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________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4)________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 25、外交环境:

    (1)新中国在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就同_______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了一个好的外部环境。

    (2)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__________政策,对中国实行_______________

  • 26、1976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中央政治局采取果断措施,一举粉粹________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内乱。

     

  • 27、_________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建立,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___________年中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 28、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时间:_____________年12月,中国成为_____________的成员。

    (2)影响:为我国参与________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 2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影响:有利于实现经济的____和稳定髙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 30、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的国际经济组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曲折发展过程,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

    (1)我国是什么时候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其标志是什么?

    (2)在哪次会议上我们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4)党的十四大确立了我们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 32、近年来,由于美国实施重返亚太战略,在中国的钓鱼岛和南海问题以及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上都可以看到背后美国的身影;经济上,美国不断实施的贸易保护主义也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对外贸易,中美摩擦不断。

    (1)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采取什么手段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请列举一例史实说明这种政策“对中国主权完整与国家安全威胁之严重”?

    (2)新中国成立时实行什么外交政策?后来又提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3)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方针,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同?非洲兄弟们跳起了桑巴舞,阿尔巴尼亚代表高喊:“美国人的巨大失败”;美国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战线第一次击败了美国”,该场景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4)1972年,什么事件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哪一年?中美建交的前提是什么?

    (5)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一直在积极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最终在哪一年成为WTO的一员?近来中美贸易摩擦不断,请问当前影响中美关系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认为未来中美关系会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 33、学习了《中国历史》第四册,你最敬佩的历史人物有那些?你敬佩的理由是什么?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材料1:外交,通常是指一个国家为了实现其对外政策,通过互相在对方首都设立使馆,派遣或者接受特别使团,领导人访问,参加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参加政府性国际会议,用谈判、通讯和缔结条约等方法,处理其国际关系的活动。

    材料2: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了显著成就: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以新的角色登上国际政治舞台;70年代,我国与西方许多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如美国、意大利、加拿大、联邦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

    材料3.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材料4. 20世纪60、70年代美苏争霸中出现了苏攻美守的局面,迫使美国不得不谋求对华关系的改善,联合中国对付苏联。  

    ——摘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自赫鲁晓夫1956年上台后,苏联试图迫使中国将自己的外交政策纳入苏联全球轨道。尤其是1969年3月发生的“珍宝岛事件”。这使得中苏边境形势十分紧张,两国关系几近破裂。

    ——《苏联的霸权主义》

    ⑴ 请列举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成就

    ⑵ 材料2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以新的角色登上国际政治舞台”指什么?

    ⑶ 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材料3中20世纪50年代国际舞台上的“中国声音”

    ⑷结合材料4,回顾中美、中苏关系的发展变化,你有什么感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