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是
A.朱德 B.林彪 C.叶挺 D.彭德怀
2、美国一本陆军官方战史说:“中共一个引人注目的收获是,从去年(指1950年)冬天的战斗胜利中得到的。这些胜利提高了毛泽东政权的威望,并为之赢得了军事强国的地位。”与这场战斗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三大战役的胜利结束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抗美援朝战争
D.万隆会议外交上的空前成功
3、下面的表格反映了中国与印度、美国的钢产量和发电量的比较情况。这一情况表明当时的中国
| 中国年产量) | 印度年产量) | 美国年产量) |
钢产量(人均) | 2.37千克 | 4千克 | 538.3千克 |
发电量(人均) | 2.76千瓦时 | 10.9千瓦时 | 2949千瓦时 |
A.农业发展速度缓慢 B.工业水平很低
C.交通运输业落后 D.人民生活十分困难
4、这部伟大的宣言一经问世,成为每个觉悟工人和进步青年的必读物。这部“伟大的宣言”应是( )
A.《共产党宣言》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5、1952年院系调整前中国有高校211所,到1953年调整完毕,全国高校被肢解、重组为182所。这些高校以专科为主,专科又以工科为主,综合性院校则明显减少。新中国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A.适应土地改革
B.适应经济建设需要
C.支援抗美援朝
D.提高全民文化水平
6、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事件是
A.西藏和平解放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港澳回归
D.建立民族区域自治
7、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1954年我国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制定于哪次会议上( )
A.中共一大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8、好的歌曲,能够唱响时代的主旋律。“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唱出的时代主旋律是( )
A. 转战陕北,斗智斗勇 B. 决战平津,瓮中捉鳖
C. 渡江战役,一往无前 D.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9、我国交通飞速发展,长途旅行可选择的交通工具有
①轮船
②地铁
③火车
④飞机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0、建国后,我国在外交方面取得一系列的重要成就。下列事件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出席亚非会议
②中美正式建交
③《中美联合公报》的签署
④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①④ C. ③④②① D. ④①③②
11、“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这首歌描绘的两位领导人是( )
A.毛泽东和邓小平
B.孙中山和邓小平
C.孙中山和毛泽东
D.刘少奇和邓小平
12、1978年底,中共十届三中全会做出的历史性决策是( )。
A. 以“阶级斗争为纲” B. 实行改革开放
C. 坚持“两个凡是” D. 恢复高考制度
13、一些国外学者认为,这是对多民族国家民族政策模式的发展创新,是独特的“中国经验”。这里的“中国经验”指的是( )
A. 政教合一的制度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特别行政区制度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4、2018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土保护法》将每年9月30日定为烈土纪念日,并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举行纪念仪式,缅怀英烈。以下英雄人物牺牲于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是
①杨靖宇
②黄继光
③邱少云
④焦裕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15、从2018年5月21日开始,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和众多网络媒体共同发起了“崇尚英雄、精忠报国”的大型网络活动,随即全国中小学也开展了以此为主题的班会课。若让你选择一位为了祖国国防事业,默默奉献一生的科学家在班会课上作事迹介绍,你应该选( )
A. B.
C. D.
16、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一篇讲话中指出:“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去解决过去的遗留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这段讲话强调的是
A.冲破“左”的思想束缚
B.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实行改革开放伟大决策
17、苏联有位总理在评价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时说:“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国正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稳步前进。”这条正确的道路是( )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B.农业生产合作社
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D.人民公社化的道路
18、我国药学家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于1972年发现了青蒿素,并于2015年获得诺贝尔奖。与屠呦呦发现青蒿素同一时期,我国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还有
①神舟一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 ②袁隆平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
③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④曙光2000Ⅱ超级服务器研制成功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9、太原某校八年级王老师在讲一个知识点时说:“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你认为王老师讲的内容是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0、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各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改变这个现象是在什么完成后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一五计划
D.新中国的成立
2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内容: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_____的目标。
22、1970年,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_(名称),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23、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是________海军;中国人民解放军调整组建五大军种,即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和________。
24、______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5、请将下列地区的字母代号填在下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中国扩大开放的窗
B.中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
26、(1)大庆石油工人代表“铁人”——________
(2)“杂交水稻之父”——________
(3)“党的好干部”——________
(4)“两弹元勋”——________
(5)“解放军好战士”——________
(6)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我国科学家——________
(7)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中用身体堵住敌人机枪射口的“最可爱的人”——________
27、中国梦宏伟蓝图
(1)首次提出中国梦:2012年,习近平提出:“实现__________,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2)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和实现途径:2013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习近平当选为国家主席,他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强调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________、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途径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质是________,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3)两个“百年目标”: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__________”奋斗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_____。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O年时,建成_____,实现_____。
28、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影响: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________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29、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确立为基本政策: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中国共产党将______制度确立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2)内涵: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______,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法律文献:1949年通过的《____________》,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后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宪法。198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
(4)自治区建立:1947年,__________成立。这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自治区,为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推行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全国已经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________、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
(5)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维护_______、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________、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
30、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____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确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31、制度创新推动社会进步,技术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道路选择为社会发展指引方向。
(1)制度创新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举措。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有何重大意义?为了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请问“一国两制”提出的依据是什么?
(2)科技创新成为发展生产力的重要基础和标志。右图人物的什么成就,解决了我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道路向世人展示了完全不同于西方预判的发展路径,为人类文明探索发展道路提供了中国经验”,在此道路引领下,我国在对内经济体制改革中取得的重大成果是什么?
(4)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些伟大精神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文化。其中抗美援朝精神有哪些内涵?现阶段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是什么?
32、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多少周年纪念日————
33、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追溯了中华民族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2019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同学们回顾历史,总结成就,展望未来,对“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进行探究。
(1)回顾历史同学们认为:中华民族一百多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的历史,关键是1949年的“中国新生”和1978年的“伟大转折”,实现国家的独立和富强。请你说出开启这两个阶段的标志性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2)总结成就“20世纪的最后20 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引自《复兴之路》解说词)你知道书写“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的总设计师是谁吗?20世纪的最后20年,他领导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之路进行过哪些探索?
(3)展望未来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在新的历史时期,你肩负着怎样的历史使命?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
材料二 从“烂泥地”到“领头羊”,28年时间,浦东经济总量从60亿元增长到9651亿元;财政总收入从10亿元增长到3938亿元;更重要的,通过建设自贸试验区等,初步形成了与
国际通行规则接机的发展软环境,触碰了改革开放40年来许多难啃的硬骨头。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看来,浦东的开发开放,是上海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奇迹,也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最成功的案例。
材料三 经济全球化给世界各国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给各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威胁和挑战。对中国来讲,亦是如此。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星系中一颗耀眼的新星。各国纷纷加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当然中国也是其中的一员。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处于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的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整体联系日趋紧密。可以肯定,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建设和发展必将产生越来越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最早设置的四个经济特区分布在哪两个省份?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浦东开发开放的重要意义。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在今后的对外开放中,我们应当如何面对?请你提一些合理化建议。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