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观察下图,图示标识的城市中,属于新时期对外开放最早的经济特区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1984年刚上任青岛电冰箱厂厂长的张瑞敏说:“欢迎我的是53份请假报告,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出现这一情景的原因是
①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缺乏自主权
②“文化大革命”停工闹革命
③分配中平均主义现象严重,工人缺乏劳动积极性
④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喜玛拉雅山再高也有顶,雅鲁藏布江再长也有源,藏族人民再苦也有边,共产党来了苦变甜…”(歌词),至今为止,西藏人民“苦变甜”的生活已有
A. 65年
B. 70年
C. 56年
D. 68年
4、回顾中美建交的历程,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开启了中美关系的新时代。其中的“新时代”是指
A.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B.“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C.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日内瓦会议召开
5、下图是1954年河北唐山启新水泥厂工人庆祝公私合营的照片。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
B.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
C.国家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6、每年的9月18日,我国各地都拉响防空警报,告示人们“警钟长鸣、勿忘国耻”,以此纪念
A.西安事变 B.七七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华北事变
7、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流行语,比如当前流行,“freestyle”“微信”“4G”等。通过流行语的变化,我们可以感受到时代的变迁。下列流行语符合“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有( )
①“红卫兵”
②“打倒一切”
③“全面夺权”
④“知青”
A. ②③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8、如图是某兴趣小组在自主学习时整理的提纲,据此判断,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A.人民空军的建立与发展 B.新中国的国防建设成就
C.导弹部队的发展与进步 D.人民海军的建立与发展
9、“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这是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词句。他描写的情景是( )
A.北宋抗辽
B.北宋抗西夏
C.南宋抗金
D.南宋抗元
10、“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材料出自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1、毛泽在1945年的一次谈话:“这一次我们去得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我们去了,可是他们毫无准备,一切提案都要由我们提出。”通过这段话,你认为毛泽东谈论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国共产党“七大”
B.重庆谈判
C.日本投降
D.三大战役
12、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随着国家的发展,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是
A.鲁迅
B.矛盾
C.贾平凹
D.莫言
13、2017年4月26日,中国首艘国产航母下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部队成立于( )
A.洋务运动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
C.维新变法时期
D.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14、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主要是因为
A. 恢复了邓小平的职务 B. 提出了与时俱进
C. 做出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的战略决策 D. 决定平反冤假错案
15、40年前的1980年,湖北沙市被确立为第一个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试点。此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增强企业活力
B.改革国有企业
C.建立私营企业
D.政企职能分开
16、“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优先发展( )
A.农业 B.手工业 C.轻工业 D.重工业
17、某历史学习小组围绕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抗美援朝进行研究性学习,该小组研究的主题应是
A. 彻底实现国家独立
B. 巩固新生政权
C. 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 探索社会主义道路
18、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下图中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9、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的相同点是( )
A.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深化了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
C.确立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
D.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0、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邓小平意在强调( )
A.启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解放思想,大力发展生产力
C.加快推动浦东新区建设
D.加快实现国家工作中心转移
21、结束:1976年10月,粉碎________反革命集团。
22、请根据提示信息列举出相对应的人物
(1)党的好干部,领导兰考人民治沙的县委书记——
(2)解放军好战士,全国人民学习的楷模——
(3)大庆石油工人“铁人”——
(4)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23、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成果:_____________被确立为中共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4、武昌起义爆发于________年。
25、填空题
(1)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______)。1997年,在中国共产党第(______)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把他的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2)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要建立(______)。
(3)(______)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并且在中共(______)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4)资本主义工商业是新中国初期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三大改造过程中,国家对其实行(______)政策,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26、(1)1950年10月,根据中央决定,以________为司令员的________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
(2)中共八大以后,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________;1976年10月,中央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长达十年之久的(“________”)。
(3)1977年,________的恢复,是教育工作的重大拨乱反正;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开始了________的讨论。
(4)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________自治区;________(填时间)我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5)2012年,中国作家________获得诺贝尔文学奖;2015年,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________。
27、___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8、青蒿素:
(1)概况:____在20世纪70年代初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治疗______的新方法。
(2)荣誉: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_______或_______奖。
(3)意义:开创了治疗________的新方法。青蒿素类药物对疟疾的治愈率很高,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和大力推使全球数亿人受益。
29、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时期,被称为“党的好干部”的_____任兰考县委书记期间,带领人民治理灾害,身患癌症仍坚持工作,直到生命最后一息;十年动乱中,我国的民主法制受到践踏,国家主席_____被迫害致死,成为“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
30、1947年,《________》的颁布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和物力保障;1954年颁布的《________》,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31、周恩来在年少求学时即提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理想,经过新中国七十的艰苦奋斗,到今天“中华之崛起”已经不再是一个预测性的话题,而是一个被热议的现象。
假如你参与以下几个分话题的讨论,请写出你最想说的话:
(1)话题一:中国崛起了吗?(写出你的判断并写明理由)
(2)话题二:中国模式的示范意义
中国的快速发展和已经取得的伟大成就,成为世界上不少国家研究和借鉴的对象。请你总结中国模式能够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或者经验是什么?
(3)话题三:中国崛起的挑战你认为,在中国当前和未来的发展中还面临哪些挑战?
32、结合课本简述新中国以来我国人民解放军有哪些重要的巨大发展和变化。
33、一部人类文明史,是一部建设有效的国家治理体系,增强国家治理能力的探索史。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政治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核心。1949年9月,为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中国共产党领导民主党派等各界人士召开了什么会议?这次会议初步建立了哪一政治制度?
34、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三次伟大飞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28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一九四九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中共十九大报告
材料二:以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标志,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第二次伟大飞跃。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据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有何重大历史意义?(国内和国际意义各谈一点。)
(2)材料二中“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指的是什么?我国从此进入了哪一历史阶段?
(3)材料三中的“伟大觉醒”开始于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哪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确定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是什么?
(4)从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中你有何感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