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齐齐哈尔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为了解决错综复杂的国际矛盾与分歧,加强团结与合作,在20世纪五十年代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该方针是

    A.平等互利 B.互不侵犯 C.和平共处 D.“求同存异”

  • 2、“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战略思想的重要内容,闪耀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光辉,饱含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从性质定位看,“四个全面”是( )

    ①治国理政的总方略   ②优化中国的产业结构 ③民族复兴的理论指导 ④民族复兴的行动指南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 3、1894年,外国资本在中国经营的近代工业的投资总额约2800万元。到1914年,外国在华工业投资总额约为11060美元,较1894年前工业投资涨了近8倍。各国纷纷扩大在华资本的所谓“法律”依据是                                                                                       (        )

    A.《马关条约》

    B.《二十一条》

    C.《辛丑条约》

    D.《南京条约》

  • 4、它是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总方略,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它指

    A.“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B.“五大发展理念”

    C.“三严三实”

    D.“两学一做”

  • 5、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时间是

    A.1971年 B.1949年 C.1972年 D.1979年

  • 6、20世纪50年代初,分到土地的农民们欢天喜地地说,“过去头顶地主的天,脚踏地主的地,现在都成为我们的了”,“分了地,出了气,翻了身,见了天”。材料表明土地改革(     

    ①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             ②得到了农民的拥护

    ③废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④使农民获得了解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7、从1979年到1987年,我国粮食产量年均增加1084万吨,棉花平均每年增产17万吨,油料、水果、牲畜等农牧产品的产量1986年比1978年翻了一番。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 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大跃进”运动的推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 8、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新中国主要“新”在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已取得胜利  ②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结束

    ③中国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  ④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 9、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中写道:“1971年,我们第一批记者随亨利·基辛格进入毛的中国。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会见毛泽东和周恩来,迎来了令人振奋的新时期。”这里的“新时期”指的是( 

    A.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C.中美两国确立战略伙伴关系 D.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 10、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际上形成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谁为中心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习近平

  • 11、广深港高铁正式开通、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C919大型客机投入使用……这一系列的发展使我国的现代化事业更上一个台阶。这些发展反映出

    A.改善交通是国家发展的中心 B.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强的国家

    C.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D.人们的思想观念影响交通的发展

  • 12、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双方认为应该继续坚持“九二共识”,巩固共同政治基础。两岸的共同政治基础是(   )

    A.一个中国原则 B.一国两制

    C.四项基本原则 D.发展全球伙伴关系

  • 1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决议不包括(   )

    A. 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B. 通过《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 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D. 决定接受《共同纲领》为政府施政方针

  • 14、20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国家先后投资建设内蒙古包头钢铁基地、宁夏青铜峡水电站以及“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重大工程。说明我国(       

    A.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B.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结构单一

    C.少数民族地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D.对外开放格局不断扩大

  • 15、1954年9月,制定颁布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会议是:

    A.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 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 16、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是(  )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依法治国

    C. 民族区域自治   D. 人民代表大会

  • 17、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指导方针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C.“两个凡是”的方针

    D.平反冤案、拨乱反正

  • 18、十九大的中题是:不忘初心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

    A.继续前进

    B.牢记使命

    C.方得始终

    D.砥砺前行

  • 19、新中国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的历史事件是( 

    A. 中共八大召开 B. 土地改革 C. 开国大典 D. 三大改造完成

  • 20、西藏自治区的领导干部中,近八成是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在自治区、自治县、自治乡人大代表中分别约占88.4%、92.6%和99%。这体现了我国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社会主义制度

    C.少数民族享受比汉族更多的权利

    D.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政策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重大历史事件对社会历史进程产生重要影响。根据提示,请将下列事件补充完整。

    (1)________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2)________的召开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________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4)________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 22、根据下列内容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2)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4)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

  • 23、根据所学,完成下表

     

    时间

    成就

    杰出人物

    1964年10月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6年11月

    1970年4月

    1972年

    青蒿素提取成功

    1973年

    籼型杂交水稻

     

     

     

  • 24、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________________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 25、回顾历史,中美两国之间的关系既紧张又缓和,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的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1900年,清政府统治时期,美国直接参与侵略中国的________战争。

    (2)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国民政府时期,美国与中国并肩作战,取得________战争的胜利。

    (3)新中国建立后,中美出现激烈对抗,1950年到1953年爆发了________战争。

    (4)七十年代,中美关系出现缓和,标志性事件是1972年________

  • 26、新中国成立的前夕,我国建立第一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是 _________________

  • 27、1978年,中共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8、(1)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2)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         

    (3)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的奋斗目标是         

    (4)中共十六大上,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5)中共十八大上,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6)中共十九大被确立为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         

  • 29、2012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_______规定》,要求下大决心改进作风,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 30、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党和政府历来重视三农问题。建国以来党的农村政策发生了较大变化,请你参与政策回顾

    (1)1950 年, 中央政府颁布了《_________》, 大规模的   运动在全国开展。

    (2)1953 年,党中央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决定对农业实行  

    (3)1958 年,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随后在全国开展了“大跃进”和     运动。

    (4)1978 年 12 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首先从农村掀起,其主要内容是在农村实行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央政府历来重视“三农”问题。为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对农业政策不断进行调整。请回答以下问题:

    (1)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改变农民遭受封建剥削的贫穷面貌,采取了什么措施?1953——1956年,为解决农民分散经营,缺乏生产工具、资金等困难,采取了什么措施?

    (2)20世纪80年代,我国首先在农村进行改革。这次改革最早是在哪一地区开始的?根据下图指出,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在农村建立什么制度?

    (3)除了对农业政策的调整,我国还十分重视农业科技的进步。20世纪70年代,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的农业科学家是谁?

    (4)综合以上内容,请总结我国发展农业的成功经验。

  • 32、中共十四大确定的中国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 33、哪次会议做出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这次会议是1978年还是1979年召开的?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旧中国“屈辱外交"的历史。从此,我国以崭新的外交形象活跃在世界舞台。某校同学拟举办一次“中国外交风云”图片展,下面是其中选出的四幅图片和图片展解说词,请你将解说词填写完整。

    图一:①________年,中国总理应邀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同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②________,作为指导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

    图二:1955年,中国代表团团长③参加万隆会议,提出④________方针,促使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图三:1971年,第⑤________大会,投票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中国在联合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恢复了⑥________

    图四:1972年,美国总统⑦________访问中国,双方在上海签署⑧________,中美两国结束二十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正常化。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