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商丘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不同地方的人们之间的通信主要靠信件传递。那时一封信要走几天甚至几个星期才能到达。21世纪的中国,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和互联网与千里之外的亲友联系,方便快捷。”材料描述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

    A. 信件传递方式的变化

    B. 通信方式的变迁

    C. 手机和互联网的使用

    D. 交通方式的变迁

  • 2、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 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改变这一局面是在( )

    A.新中国成立后

    B.“一五”计划完成后

    C.土地改革完成后

    D.三大改造完成后

  • 3、2010年世博会在中国上海举办。中国馆的展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展馆从当代切入,回顾中国三十多年来城市化的进程。“三十多年”指的是

    A.尼克松访华之后

    B.改革开放以来

    C.“文化大革命”之后

    D.中国重返联合国以后

  • 4、反映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战斗片《英雄儿女》的歌词为:“烽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侧耳听。青天响雷敲金鼓,大海扬波作和声,人民战士驱虎豹,舍生忘死保和平。”歌词中对应的“人民战士”和“虎豹”分别指的是(  )

    A.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民党军

    B. 中国八路军、日本侵略军

    C. 中国工农红军、“联合国军”

    D. 中国人民志愿军、“联合国军”

  • 5、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定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在( )

    A.中共十五大 B.中共十六大 C.中共十七大 D.中共十九大

  • 6、下表为不同角度对黄海海战的战役记述。根据“孤证不立”(只有一个例子不能证明某件事情成立)的史学研究方法,能够被认定的共同历史事实是( )

    记述

    出处

    致远弹药尽,向吉野冲突。吉野即驶避,而致远|中其鱼雷,机器锅炉迸裂,船遂左倾,顷刻沉没……

    (清)姚锡光《东方兵事纪略》

    致远忽出阵冲突吉野,于是吉野炮击之,密如雨下,三点三十分遂沉没。

    浅野正恭《日清海成史》

    日舰第一游击队见致远舰奋然挺进,连连轰击。有数颗榴弹同时命中致远水线,致使其舷旁鱼雷发射管内一枚鱼雷爆炸,右舷随即倾斜,最终舰首先行下沉。

    1895年出版《普拉茨塞海军年签》

    A.致远舰被日舰鱼雷击沉

    B.致远舰欲与吉野同归于尽

    C.吉野号发炮击沉致远舰

    D.致远舰直冲日舰被击而沉

  • 7、“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1957年生产钢535万吨,原煤1.3亿吨,粮食1.95亿吨。社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1. 3%,工农业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1. 1%,农业为4.5%,工业为18%。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49 年的30%上升到1957年的56.7%。”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A.“一五”计划的实施

    B.公私合营的完成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经济特区的建立

  • 8、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前,曾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这充分说明

    A. 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 它体现了人民的意志

    C. 它体现了民主原则和法制原则

    D. 它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

  • 9、“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段话深刻阐述了

    A. 拨乱反正的重要性

    B. 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C. 党的建设的重要性

    D. 破除迷信的重要性

  • 10、马小跳的姥姥在1969年也上初中二年级,她跟马小跳说当年他们

    A. 推行素质教育

    B. 学校停课“闹革命”

    C. 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D.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 11、1995年4月29口江泽民总书记亲笔题词“向孔繁森同志学习”。孔繁森是一个

    A. 舍身救人的英雄人物

    B. 乐于助人的当代雷锋

    C. 刻苦钻研取得丰硕成果的科技人员

    D. 支援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的好干部

  • 12、1968年10月17日《人民日报》第1版《全国革命人民热烈欢呼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伟大胜利,决心按照毛主席的最新指示,吐故纳新,搞好整党建党工作,革命已经把中国赫鲁晓夫这个叛徒、内奸、工贼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被报纸诬蔑为“中国赫鲁晓夫”的人是 ( )

    A. 邓小平 B. 林彪 C. 江青 D. 刘少奇

  • 13、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以下组合正确的一项是(     

    A.焦裕禄、邱少云

    B.邱少云、黄继光

    C.黄继光、雷锋

    D.王进喜、焦裕禄

  • 14、1980年,我国建立的经济特区有(  )

    ①深圳②珠海③汕头④厦门⑤海南

    A.①②③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

  • 15、“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政府关注的民生问题,建国以来我国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多次调整,下列选项中与农村生产关系调整无关的是

    A.土地改革 B.农业生产合作社

    C.一五计划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16、为了彻底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人民政府颁布了()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17、图三是我国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组建的一只导弹部队,2015年,它改名为“火箭军”。此部队担任的主要任务是(        

    图三

    A.反对霸权主义

    B.战略核反击

    C.维护社会治安

    D.打击恐怖势力

  • 18、它是最早成为中国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无产阶级在这里首先登上政治舞台,中国共产党也是从这里开始踏上革命征程。今天,它已经成为长江流域经济腾飞的龙头。它是(  )

    A.重庆 B.上海 C.南京 D.珠江

  • 19、新中国成立之初,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20、如图①中最恰当的是

    A.祖国统一 B.保家卫国 C.巩固政权 D.解放生产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________开始,主要内容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22、_______________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 23、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_________”的总路线。

  • 24、中美建交

    (1)原因:随着中国________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

    (2)过程:

    ①1971年7月,________秘密访问中国;

    ②1972年,________访华,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________

    ________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 25、第一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的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共同纲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6、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2012年,中国共产党_____在北京举行。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_____而奋斗。

    (2)在中共十八大上,_____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八大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_____的目标,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全面部署,对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

    (3)2012年在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____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 27、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土地改革的完成,为国家的_______建设准备了条件。2001年,我国加入_______中文全称,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 28、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联合国成立于______年,是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中国是创始会员国之一,也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当时由______代表中国。

    (2)1971年10月,第_____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台湾国民党当局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3)_________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 29、_____年,党中央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总路线。紧接着,党中央又发动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动。教训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0、 _______的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八年级某班准备开展以“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同学们搜集了相关资料。请你参与,根据要求解决问题。

    会议篇

    (1)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是哪次会议?

    人物篇

    (2)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涌现出许多感动中国的英雄楷模。请你写出其中的典型

    代表党的好干部和解放军好战士分别是谁?

    (3)他们身上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成就篇

    (4)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1953—1957年,我国在经济建设上采取的重大决策是什么?举出一项实施这一决策时取得的成就。

  • 32、写出下列描述对应人物:

    (1)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药学家是:

    (2)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 33、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了哪些成就。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特殊的本领,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当然,香港问题能够解决好,还是由于“……”的根本方针或战略搞对了,也是中英双方努力的结果。

    ——邓小平《在中央顾问文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二  1983年,邓小平在一次谈话时说:“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同大陆不同的制度;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只是不能构成对大陆的威胁;大陆不派人驻台,不仅军队不去,行政人员也不去;台湾的党、政、军系统,都由台湾自己来管”等等。

    ——摘自部编《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香港问题”最终何时得到解决的?材料中的“……”指什么方针?

    (2)1999年,在同一方针的指导下,中国又收回了哪一地区?这一地区回归前被哪个国家控制?

    (3)结合材料二回答,我国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

    (4)随着海峡两岸交流日趋密切,1990年、1991年台湾和大陆各自成立了民间团体,名称分别叫什么?

    (5)结合上述材料,说说你的感受或愿望。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