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84年,有国际媒体评论:“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三十五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的行动。”这个“大胆行动”指的是
A. 设立汕头等四个经济特区
B. 开放14个沿海城市
C. 设立长江三角洲开放区
D. 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
2、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主要在于它( )
A.确立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B.完成了党的政治、思想、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
C.标志中国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时期
D.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3、历史学家钱穆说:中国学术思想最灿烂的时期是秦以前。其中“学术思想最灿烂”是指
A.铁器和牛耕的普遍使用 B.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C.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 D.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
4、“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一起冤案是
A. 刘少奇遭到迫害
B. “二月逆流”
C. 林彪乘飞机坠毁
D. “四五”运动
5、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政治生态的再现。党的十八大确定到2020年实现的宏伟目标是
A.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B. 全面实现小康社会
C.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6、1964年10月17日,美国的一家通讯社惊呼:“一个非白人的国家第一次打开了军事技术中的一些深奥的秘密,中国人已插足于一个过去只有西方民族才能进入的领域。”该通讯社报道的是(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
C.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D.“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7、1970年4月,我国在空间技术领域取得突破的事件是
A.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D. 第一颗导弹发射成功
8、2017年两会期间,《民法总则(草案)》提请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标志着中国民主法治进程更进一步。从依法治国和民主政治的角度 看,20世纪50年代中国社会最重大的事件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B.三大改造的实行
C.实行土地改革
D.一五计划的实施
9、下边是关于西臧解放的知识卡片,其中有误的是
时间:1951年
西藏代表:阿沛·阿旺晋美
方式:武力解放
意义: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A.时间 B.代表 C.意义 D.方式
10、下列属于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的是
A.土地改革 B.抗美援朝 C.三大改造 D.大跃进
11、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其主要依据是( )
A.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B. “一五”计划的实施
C. 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 D. “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12、1951年《时代》周刊上登载:“在统治中国大陆大部分地区将近两年以来,共产党的经济成就何在?他们最大的成功是制止了通货膨胀,至少暂时是做到了。”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当时美国敌视中国,此报道无史料价值
B.新中国恢复国民经济的工作取得了成就
C.新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D.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
13、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衣食住行用等各方面发生巨大变化,下列关于社会生活变化错误的一项是
A. 现在中国人在吃的方面特别注重“吃饱喝足”,偏重肉食。
B.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注重和享受文化、旅游、健身等休闲生活。
C. 人们的出行方式也发生很大变化,可以选择方便快捷的地铁、高铁等多种交通工具出行。
D. 中国的通信事业迅速发展,以高速率、高可靠、低时延、超大数量终端网络为特点的5G,正在走入我们的生活。
14、历史老师在评价抗美援朝战争时说:“新中国出兵是迫不得已,但出兵的结局对新中国而言却是一举两得。”这里的“两得"主要是指( )
①支援了朝鲜反侵略斗争
②保卫和巩固了新生政权
③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
④促成了农业互助组的成立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5、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这一规定体现了孙中山三民主义中的( )
A.民主 B.民族 C.民权 D.民生
16、对于下图“吃饭靠两平”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好政策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科学技术指籼型杂交水稻
C.体现出人们依然受个人崇拜思潮的影响
D.“政策”与“技术”都推动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17、名人传记《归来没有统帅》记述了某欧洲航海家环球航行的事迹,他是( )
A.迪亚士
B.哥伦布
C.达·伽马
D.麦哲伦
18、观察下表中各项数据变化,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①农村居民实行统一经营,统一支配 ②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③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 ④改革开放后农民积极性得到很大提高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9、1950年10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周恩来讲话:“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周恩来谈论的是
A.抗日战争 B.解放战争 C.朝鲜战争 D.越南战争
20、我国在1970年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它是
A. 长征一号
B. 东方红一号
C. 神舟一号
D. 神舟五号
21、1947年,《________》的颁布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和物力保障;1954年颁布的《________》,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2、下图人物是________,他为祖国统一提出了_______伟大构想。
23、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是________;“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________。
24、“________”的成功,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________的方针,文化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
25、地图中的历史:
阅读下列地图,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位于福建省的经济特区是图中的
(2)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是图中的
(3)紧邻香港的经济特区是图中的
26、开启新征程
(1)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会上,习近平宣布,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______,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2)中共二十大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_____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27、 航海家哥伦布在世界航海史上有其独特的贡献和历史地位。
1. 观察上图(说明:图中数字分别为四次航行的年份),哥伦布率领船队,_______年(填图中的数字)航海的路线是:从_____(国名)的巴罗斯港向西出发,横穿_____,最先到达的是美洲的巴哈马群岛等地。
2. 在下列材料中,能够作为研究哥伦布的原始史料是____、______、_______。(填写字母)
3. 上述四则史料中,能够证明哥伦布到达美洲的关键证据有哪些____?请说明理由____。
28、1956年初,全国范围内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出现了全行业___________的高潮。在此基础上,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______政策,从而实现了和平过渡,这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29、1955年 _________ 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团长___________提出“_________________” 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30、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______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31、探索中有失误,但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其中哪个重要油田是在这个时期建设起来的?石油工中被誉为“铁人”的是谁?
32、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结合所学内容回答:
(1)“改革开放”是谁在哪次会议明确提出并作为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请举出对外开放最早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
(3)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分别是?
33、土地改革进行的目的及影响是什么?
34、某校历史新知社准备策划一场新中国成就展,下面是他们搜集的一些图片和设计的版面,请你帮助他们加以完善。
(1)请将以上四幅图片的英文字母代号按其所属类别填入对应的位置。
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
(2)除上述四个方面以外,你认为⑤可能代表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哪一方面的成就?并举一具体事例加以说明。
(3)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能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建设作出哪些努力?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