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国两制”的确切含义是
A. 一个国家,两个政党执政
B. 一个政权,两个国家联盟
C. 一个国家,两个中央政府
D. 一个国家,两种社会制度
2、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说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A.可以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实现共同发展
B.建立了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
C.阻碍了全球经济的发展
D.违背了各国人民共同意愿
3、“马嘶人叫角号吹,万面红旗天际挥。赤水金沙辗转渡,雪山草地等闲飞。”诗歌描绘的历史事件是( )
A.北伐战争
B.红军长征
C.百团大战
D.淮海战役
4、“五年计划”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下列成就是在“一五”计划中取得的是
A.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B. 大庆油田建成投产
C. 首次完成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D. 青藏铁路建成通车
5、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不断推进,如图是我国现行的军队组织架构示意图(部分),其中新增的军种是
A.空军
B.海军
C.火箭军
D.战略支援部队
6、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A. 党的十九大 B. 党的十八大 C. 党的十六大 D. 党的十七大
7、《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写道:“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引起了‘政治形势的根本变化’。”下列对“政治形势的根本变化”的解读正确的是
A.中国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
B.人民真正实现了当家做主
C.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D.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8、“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开放之初,中国打开大门,吸引全球资金与技术到中国去;现在,中国打开大门,带着资金和自主技术向世界走来。”下列选项中能体现中国带着自主技术“向世界走来”的是
A. 歼-5型歼击机
B. 籼型杂交水稻
C. 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D. 第一批解放牌汽车
9、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国民经济虽然遭到了巨大损失,但仍取得了一些科技成就。下列不属于这一时期科技成果的是
A.大庆油田建成
B.第一颗氢弹成功爆炸
C.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
D.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10、1984年邓小平指出:“我们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开放政策”,“除现在特区之外,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点,增加几个港口城市”。同年,中央作出了开放14个沿海城市的决定。“这14个城市”中属于山东省的是
①青岛
②威海
③烟台
④日照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
11、新中国成立后,为促进民族团结,党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
12、应迪拜邀请,2018年5月中国著名“杂交水稻之父”率团队在沙漠海水中成功培植水稻,最高亩产超过500公斤,在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和改善沙漠地区生态环境方面再添“中国贡献”。这里的“杂交水稻之父”是指
A. 屠呦呦
B. 杨利伟
C. 邓稼先
D. 袁隆平
13、1971年美国从中国进口额为490万美元,出口则是微乎其微;而1972年美国从中国进口额达3230万元,对华出口额为6020万元。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美两国关系开始得到了改善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美两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14、1954年9月,我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一致通过( )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15、下图英雄人物参加的战争是
A.抗美援朝战争 B.越南战争 C.解放战争 D.抗日战争
16、下列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表述与评价,正确的是
①是中共长期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②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与发展
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7、中美关系开始走上正常化的标志是
A. 中日建交 B. 中美建交 C. 尼克松访华 D. 乒乓外交
18、不要纠缠于“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讨论,“改革开放的判断标准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以上著名论断的提出是在(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十四大
D.邓小平南方谈话
19、下图为建国后某一时期“主要工业生产指标”图,导致这些指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政企分开,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B.一五计划顺利实施
C.工业生产“以钢为纲”
D.手工业合作化的实现
20、下表是我国主要工业产品统计表(单位:万吨),其数据变化的原因是
A.国企改革的全面展开 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兴起
C.中共八大路线的贯彻 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21、2001年12月,中国加入_________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22、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____________》,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______________》,是共和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
23、我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的获得者是_____________。从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得灵感,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研究发现了青蒿素的科学家是_____________。
24、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会议名称。
(1)制定《共同纲领》的会议是__________
(2)探索建设社会主义良好开端的会议是_______
(3)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是_______
(4)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是_______
25、 航海家哥伦布在世界航海史上有其独特的贡献和历史地位。
1. 观察上图(说明:图中数字分别为四次航行的年份),哥伦布率领船队,_______年(填图中的数字)航海的路线是:从_____(国名)的巴罗斯港向西出发,横穿_____,最先到达的是美洲的巴哈马群岛等地。
2. 在下列材料中,能够作为研究哥伦布的原始史料是____、______、_______。(填写字母)
3. 上述四则史料中,能够证明哥伦布到达美洲的关键证据有哪些____?请说明理由____。
26、下图人物是________,他为祖国统一提出了_______伟大构想。
27、
(1)图一中的人物是____________,作出____________伟大决策。
(3)图二人物是_________,提出了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_______________基本准则,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__________方针。
(3)图三的人物是__________,主要贡献是__________,获得了______________称号。
(4)图四反映____________事件,司令员是________,胜利的标志性事件是______________
28、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_______”交接入列;2015年,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___________。
29、在上甘岭战役中,________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口,以自己的牺牲掩护部队完成了收复高地的任务;为了不暴露目标,忍受烈火烧灼的剧痛而壮烈牺牲的是________。
30、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时间、地点:1949年9月,_______。
2.中心议题:讨论_________的问题。
3.内容:
(1)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_________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属于_________。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将来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__________的作用。
(3)会议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_______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4)会议决定改北平为_________,作为新中国的__________,以________为国旗,以_________为代国歌,采用公元纪年。
(5)会议还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________________纪念碑。
4.作用: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______制度。
31、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所有制改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取这种和平方式,是历史上的第一次,全国工商业兴高采烈地接受这种改变,是史无前例的。这种“和平方式”具体指的是什么?这场运动的完成对中国有何影响?
(2)在20世纪的最后20多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煥发了蓬勃的创造力,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这场“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是以什么历史事件为开端的?在这场社会变革后,指导中国人民“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中形成的创新理论是什么?
(3)习近平主席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指出:“科技兴则民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新中国科技工作者在艰苦的环境下努力奋进,不断创新,在多个领域取得的一系列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创新成果…
请你分别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农业领域和载人航天技术领域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
(4)综上所述请你谈谈坚持创新对国家发展有何作用?
3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设立了哪四个经济特区?
33、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什么?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分别是在哪年?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意义是什么?
34、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召开的一系列重要会议,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在政治、经济、民主法制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为筹备新中国的成立,中国共产党在何时召开了什么会议?会议通过的哪一文献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2)我国建国初期进行的农村土地改革运动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3)建国后哪一次会议召开颁布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4)中国共产党的哪一次会议实际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什么重要意义。
(5)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哪一次会议通过的?
(6)中共十五大确立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7)从以上会议的召开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