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肇庆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如下图:“相对集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充分说明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A.大杂居,小聚居 B.集中居住

    C.分散居住 D.各民族相互杂居

  • 2、“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歌词表明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旨在( )

    A.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

    B.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C.以抗美之名侵略朝鲜

    D.实行对朝鲜的统治

  • 3、为了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新中国做出了哪些举措

    ①召开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②新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

    ③1951年和平解放西藏

    ④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表后,全国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华国锋指示中央宣传部门对这场讨论“不表态”“不介入”,汪东兴也在若干场合指责这篇文章。但是,这场讨论已不可能按照他们的意愿冷却下去。这说明

    A.社会渴望思想的解放

    B.社会一致要求党中央改变政策

    C.党中央对社会舆论失去控制

    D.社会对学术真理热情空前高涨

  • 5、2021年2月21日第18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由新华社授权发布。这份文件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回首历史,新中国成立初期,党中央颁布的惠农文件是(     

    A.《中国土地法大纲》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共同纲领》

    D.《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 6、随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全面推进,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___的外交布局。横线处填写(  )

    A.大众化 B.立体化 C.全球化 D.军事化

  • 7、为强大现代海防力量,毛泽东坚定地说“一万年也要搞出来”指的是

    A. 导弹驱逐舰

    B. 核潜艇

    C. 巡洋舰

    D. 航空母舰

  • 8、吃饭时拍照片发个朋友圈,付款时二维码扫一扫。目前微信已经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成缺的一部分,这源于

    A.航天技术的进步 B.新材料技术的应用

    C.网络技术的发展 D.生物技术的突破

  • 9、建国初期,为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国家进行了土地改革。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土地改革的意义的是( )

    A.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B.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C.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D.农民翻身成了土地的主人

  • 10、2019年4月 3日10,中韩双方在韩国仁川国际机场庄严举行第六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仪式,确认这次移交给中方的10具志愿军烈士遗骸以及相关遗物。山河已无恙,英雄请回家。这些英雄是在哪一场战争中牺牲的?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抗美援朝的胜利

    C.解放战争的胜利

    D.中越自卫反击

  • 11、社会发展需要正能量。王进喜、焦裕禄、雷锋等人身上体现出的时代精神是

    A.国际主义 B.无私奉献 C.救亡图存 D.居安思危

  • 12、老师布置了一道历史作业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请你为邓小平拟一份发言提纲。小明同学所拟提纲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

    B. 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 阶级斗争要常抓不懈

    D. 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 13、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之的严金昌曾说:“过去在生产队,上工一条龙,干活大呼隆,干多干少一个样,都是10分工,……. 出勤不出力,光工分多有什么用呢?”他的 诉说,表达了

    A.土地改革后的喜悦 B.对农村改革的肯定

    C.对农业合作化的向往 D.国企改革前夕的期盼

  • 14、新中国成立前,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比较落后。如藏族还处于封建农奴制,鄂伦春族还保留着浓厚的原始公社制残余。解放后,党和政府是怎样帮助少数民族的

    ①实行民主改革 ②社会主义改造 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④全部进行土地改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 15、下图是我国某一时期公私经济成分比例图,出现这样的经济结构比例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

    A.三大改造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一五计划

  • 16、下图是1964年我国科技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它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该项成就是

    A.原子弹 B.导弹 C.氢弹 D.人造地球卫星

  • 17、1951年,某地农民领取了“土地居产所有证”,其法律依据是(  )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 《中国土地法大纲》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 18、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沿海经济开发区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发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D.内地──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经济特区

  • 19、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其中以带领中国“富起来”闻名,被誉为我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是(   )

    A. 孙中山 B. 毛泽东 C. 邓小平 D. 习近平

  • 20、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这个“新纪元”是:

    ①国家独立自主

    ②人民当家作主

    ③社会性质改变

    ④社会主义国家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①②

    D. ①③④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关于________问题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1992年初,邓小平________,进一步解放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

  • 22、外交成就

     类别

          

     原则

    1953年,周恩来首次_________

     方针

    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________”方针。

     胜利

    1971年.中国恢复在________的合法席位。

     

  • 2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_______________,全国已建立 _____ 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 24、青蒿素:

    (1)概况:____在20世纪70年代初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治疗______的新方法。

    (2)荣誉: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______________奖。

       

    (3)意义:开创了治疗________的新方法。青蒿素类药物对疟疾的治愈率很高,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和大力推使全球数亿人受益。

  • 25、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________制度。

  • 26、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1)“两弹一星”

    ①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___________爆炸成功。

    ②1966年,我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1967年我国第一颗_____爆炸成功。

    ③1970年,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_(名称),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④“两弹一星”的成功,是在党和国家领导下,以钱学森、_____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科学家自力更生,克服重重困难取得的伟大成就,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它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_____,增强了我国的_____,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2)漫步太空

    ①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1999年11月,_____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

    ②2003年10月,航天员_____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③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_____

    ④2021年6月,_____载人飞船发射升空,与天和核心舱完成交会对接,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 27、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司令员是________,严守潜伏纪律,最后被大火吞噬生命的战斗英雄是________.

     

  • 28、为克服困难局面,中共中央开始调整国民经济提出了调整、______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于1961年初开始实施。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_____业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 29、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 30、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做主,经济_______,物价稳定,人民生活发生了_____,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简答题

    从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到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再到……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每一个历史时期,每一个发展阶段,我们党都将决策的出发点立足于人民;每一个危急时刻,每一个转折关头,中国人民都将自己的力量凝聚于党……中国共产党创造的业绩之所以震古烁今,正是因为这个伟大历程并非一帆风顺,而常有危难之际的绝处逢生,挫折之后的毅然奋起,磨难面前的百折不挠。实事求是的政治勇气,不仅锻造了一个政党的自我修复能力,更成为它始终活跃在历史舞台的决定性因素。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的标志是什么?

    (2)我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是在哪一重大举措完成后?这一举措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出现了哪些严重失误?我们从中应该吸取哪些教训?

    (4)在遭遇“文化大革命”的严重挫折后,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是什么?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是什么?

  • 32、上个世纪60年代,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被誉为“铁人”的大庆石油工人

  • 33、谈一谈: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看法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重要内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在统一的祖国大家庭里,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机关,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自主地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谈谈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看法。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不停步,开放不止步”。蜀山区某校八年级历史兴趣小组同学们以此

    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改革·新农村】

    材料一:

     

     

    图1:生产队社员正在领取承包合同书

    图2:全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抽样统计曲线图”(抽样份数:18529户)

     

     

    (1)图1反映了新时期我国农村实行的经济体制是什么?请你指出图1与图2的内在联系。

    【开放·新格局】

    材料二:(1984年)邓小平视察回京后……明确指出:“我们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开放政策,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在邓小平的倡议下,是年5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进一步开放的决定,开放包括天津、上海、广州、湛江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全国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格局。

    ——卢荻《邓小平首次视察深圳珠海》

    (2)新时期我国设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是 ,经济特区的设立有何积极意义?

    (3)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怎样的?

    【思想·新高度】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习近平

    (4)依据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对改革开放重要性的认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