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能够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城乡人民生活发生巨变的有
①凭粮票、肉票等票证购物
②自驾游成为人们休闲的一种方式
③“低碳”和“原生态”生活成为时尚
④轻松惬意地网上淘宝、购物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位美国记者在评价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请问周恩来以什么“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立场
B.求同存异的方针
C.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强大的综合国力
3、两宋时期,关于我国的经济格局说法正确的是( )
A.经济重心出现南移的趋势
B.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C.北方商业繁荣、海外贸易兴盛,经济重心在北方
D.经济重心从长江流域转移到黄河流域
4、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决定创办的学校是:
A. 京师同文馆
B. 京师大学堂
C. 南洋公学
D. 北洋西学堂
5、《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上甘岭》、《谁是最可爱的人》等作品反映的是
A. 解放战争 B. 土地改革 C. 抗美援朝 D.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6、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的政策是
A.自愿互利
B.全部没收
C.赎买
D.劳资两利
7、改革开放以后,形成对台基本方针是( )
A. 一个中国原则 B.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 和平解放 D. 加强两岸经济交流
8、毛泽东有句诗云:“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这里形容的是哪次战役:
A. 淮海战役
B. 巧渡金沙江
C. 强渡大渡河
D. 渡江战役
9、1999年,标志着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推动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道路上迈开重要一步的历史事件是
A. 新中国的成立
B. 台湾回归祖国
C. 香港回归祖国
D. 澳门回归祖国
10、中央电视台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分六集反映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下列是其前四集的名称,其中“新中国的成立、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可能集中在( )
A. 《千年巨变》 B. 《峥嵘岁月》
C. 《中国新生和巩固》 D. 《伟大转折》
11、某中学举办以“学习十九大,争创新业绩”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晓琳在演讲稿中写道:“改革开放前,我家五代居陋室,收入只够解决温饱。而今,住进宽敞房,冰箱,电脑样样全,我们家勤劳致富,科技致富。”下列最适合他演讲的标题是
A.改革开放强国路,党的恩情永不忘
B.综合国力大提高,基本实现现代化
C.经济建设为中心,共同富裕已实现
D.多种经济齐发展,合理分配促和谐
12、恒源祥创办于1927年,是上海老字号品牌。20世纪50年代中期,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恒源祥适应历史潮流,实行
A. 股份制
B. 中外合资
C. 生产合作社
D. 公私合营
13、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海军三大舰队指的是
①东海舰队
②南海舰队
③北海舰队
④北洋舰队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14、下列关于中共八大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
A.都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B.都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路线、方针
C.都为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
D.两次会议的路线、方针、郑策都在实践中得到长期坚持
15、2020年是《反分裂国家法》实施15周年,该法规定:“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这段内容表明了对台湾的基本方针是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民族区域自治
C.中央集权制
D.政治协商制度
16、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是由于
A. 中共中央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B. 中共中央人民政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
C. 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
D. 中共提出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政策
17、 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如图这一劫难发生的历史时期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8、被誉为“画中兰亭”的《富春山居图》,因故一分为二,分别存于大陆和台湾。2011年6月,两部分画作在台湾同时展出,实现了山水合璧。“山水合璧”反映了( )
A. 两岸政治经济交流形成常态 B. 海协会与海基会首次实现对话
C. 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D. 两岸分离阻碍了文化艺术交流
19、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指导思想是
A.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0、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是我国消灭封建制度的深刻的社会变革,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下列表述中,不属于其历史意义的是
A.彻底摧毁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B.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C.建立了土地的公有制
D.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
21、空军:
(1)人民空军建立早期,飞机主要从国外购买,后来逐步走上_____________道路。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行研制和引进了一批新型飞机,空军的现代化建设有了新的飞跃,成为保卫祖国领空的______________。
22、________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23、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中,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是________(会议);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________(会议)。
24、填空题
(1)河南兰考县县委书记________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一座精神丰碑。
(2)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___政策。
(3)在中朝人民军队的顽强抗击下,《________》终于在板门店签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
(4)成为党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良好开端的标志。
(5)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被毛泽东誉为“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是________。
2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________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八大上确立_______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6、“走近创业年代的英雄”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创业的年代,写出下列英雄的名字:
(1)被誉为“铁人”的石油工人是______________。
(2)发现青蒿素的药学家是______________。
(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战士是______________。
27、到_______年,任务基本完成,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28、下列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中不属于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是( )
A京九铁路 B青藏铁路 C高铁 D青藏公路
29、影响: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________,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30、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1)_____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____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2)____在会上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______和_____之间的矛盾。
(3)在中共十九大上,______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3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内容回答问题。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他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地现实基础。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中国梦分别是谁提出来的?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3)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什么奋斗目标?
(4)实现中国梦为什么必须走中国道路?
(5)“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容是什么?
(6)中共十五大和中共十九大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分别是什么?
32、综合探究题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奋进中的中国人遭遇猝不及防的灾难大考。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全力战“疫”,展现了中华儿女风雨共担的情怀。复课后,某校开展了“重温历史,汲取力量,与祖国同行,做时代骄子”的主题教育活动,以下是活动设置的几个栏目及相关历史材料,请根据要求完成对应问题。
栏目一(英雄武汉——一桥飞架变通途)
材料一: 它是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大桥。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建设工程之一。1955年9月正式开工修建,1957年10月15日通车。它的建成通车,沟通了我国南北交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摘自四川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栏目二(追忆英雄——最美逆行者)
材料二: “那是一个现在看来久远的年代。有一天,战火烧到鸭绿江边。年轻的人们拿起枪奔赴战场,只为能有宁静的生活,无情的战火让他们倒下,但没有人退缩,哪怕是伟人的儿子。平静的生活又回到了身边,……今天我们重忆历史,只为了纪念那群可爱的年轻人。”
——百度网
▲
(2)材料二中“那群可爱的年轻人”是谁?
栏目三(民族脊梁——时代先锋)
(3)请你根据以下图文信息,把与栏目主题相符合的内容补充完整。
栏目四 (硬核科技——感动中国)
(4)请你写出下表中颁奖词的人物。
栏目五(说句心里话——我的中国心)
材料三: 中方行动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展现出中国速度、中国规模、中国效率,我们对此表示高度赞赏。这是中国制度的优势,有关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借鉴。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对中国的疫情防控工作高度评价
(5)根据上述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我国能“展现出中国速度、中国规模、中国效率”的原因有哪些?
▲
33、1978年以来,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3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现代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节点。某校八年级(2)班最近进行题为“改革开放的前后”的探究。请你一起参与。
任务一:[倾听历史声音,真理标准问题讨论]
材料一: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终于动摇了“文化大革命”“左”倾错误路线,使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得以重新确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为人民所接受和肯定。这场大讨论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了理论准备。
——摘编自孙海涛《中国改革开放战略决策的历史考察》
(1)结合材料说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性质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
任务二:[见证历史转折]
材料:“我们怀着十分兴 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2)材料中“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因何而起?会议是哪年召开的?“战略转变”前后,党的工作中心分别是什么?
任务三:[见证改革开放]
材料二:40年前的冬天,在安徽凤阳县小岗村,一双双手突破命运的禁锢。当时的生产队队长严俊昌联合同村农民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18枚红手印,最终成为惠及亿万农民的改革浪潮。
——摘自纪录片《我们一起走过》
材料三: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80年代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后,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新阶段是改革的攻坚阶段,是以建立新体制为主要使命的阶段。
——宁可主编《中国经济发展史》
(3)材料二中小岗村的村民们做了惊天动地的大事,揭开了改革的序幕,在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4)材料三中的“新体制”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
材料四:4月23日上午,袁庚塑像在蛇口海上世界揭幕。袁庚领导招商局蛇口工业的建设,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尝试,缔造了中国经济特区雏形,是中国改革开放具有标志性的先行者和探索者之一。
——摘编自《深圳晚报》2017年4月24日报道
(5)材料四中“袁庚被誉为改革开放具有标志性的先行者和探索者”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设立经济特区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个经济特区。
(6)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谈谈改革开放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