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聊城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一书中反复强调,民主的含义就是“人民说了算”“人民是统治者”“民主意味着人民统治国家”。下列选项中能反映这一思想的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一国两制 C.依法治国 D.政治协商制度

  • 2、回顾中国三十多年来的发展进程,你认为中国综合国力得到迅速提升的主要原因是(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改革开放

    C.“文化大革命”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 3、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的标志性事件是(     

    A.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

    B.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

    C.祖国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D.“九二共识”

  • 4、下列哪一组事物和现象表明当时中国尚未进入改革开放时期?(  )

    A. 个体户、身体证、移动电话、豪华小区

    B. 银行卡、互联网、私人轿车、出国旅游

    C. 粮票、布票、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

    D. 模特、快餐、安居工程、菜篮子工程

  • 5、2014 年 3 月,437 位志愿军烈士遗骸抵达沈阳烈士陵园,“战机护回程,忠魂归故里”, 他们将与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同眠。与此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甲午战争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战争

  • 6、下列各项,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是

    A.开国大典

    B.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

    C.西藏和平解放

    D.人民解放军进驻西藏

  • 7、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的内容不包括

    A.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D.在天安门广场建以人民英雄纪念碑

  • 8、下列使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西藏和平解放

    D.抗日战争胜利

  • 9、20世纪50年代初,分到土地的农民欢天喜地地说:“过去头顶地主的天,脚踏地主的地,现在都是我们的了,”“分了地,出了气,见了天。”材料表明这次改革(     

    ①得到了农民的拥护②使农民获得了解放

    ③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④废除了土地私有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 10、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     

    A.内蒙古自治区

    B.西藏自治区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广西壮族自治区

  • 11、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

    A. 神舟五号 B. 神舟一号 C. 东方红一号 D. 神舟六号

  • 12、“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下列选项中,与完成这一历史使命无关的是

    A.“一国两制”的提出

    B.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

    D.中国综合国力的强大

  • 13、下图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会场,与此图相符的历史事件是

    A.通过《共同纲领》

    B.作出工业化决策

    C.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提出一国两制原则

  • 14、小明在网上输入“合作化”“赎买”“创举”等关键词,你认为他搜索的历史事件是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抗美援朝 D.改革开放

  • 15、归纳和整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下列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邓小平﹣﹣“中国梦”

    B.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胡锦涛﹣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 16、给下侧这组图片确定一个主题,最恰当的是

    A. “两弹一星”功臣

    B. 载人航天工程

    C. 保障粮食安全

    D. 人类健康事业

  • 17、下列史实,不属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是

    A.停课闹革命 B.粉碎“四人帮” C.中共八大 D.“九一三”事件

  • 18、对联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文学形式.以下对联反映的史实,发生在改革开放时期的是(        

    A.抗美援朝万民有责,保家卫国全户光荣

    B.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C.土地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农民翻身

    D.高歌时代进行曲,实践科学发展观

  • 19、上海在中国近现代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下列历史事件与上海有关的是(  )

    ①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   ②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③黄埔军校的创办   ④2001年10月在中国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0、以下是新中国一位普通农民的日记,其记录的相关事件发生最早的是( 

    A.家里的锅都归了公社,说是要炼钢铁

    B.回家后,看到村里一下子已大变样,成了红卫兵的世界

    C.当看到合作社成员名单中有自己时,禁不住热泪满面

    D.生产队在我家门口开会,通过表决,全体到会的都同意实行“大包干”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____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确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 22、图二是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___(卫星名称)。我国因此成为世界上第_______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 23、新中国成立之初,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献是《____________》,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____________》。

  • 24、读图学史:

    (1)图一人物是在__________战争中涌现出的中华英雄儿女,他们发扬高度的_________、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被誉为“_________”。

    (2)图二人物是___________,他被称为“中国的航天之父”。他对祖国航天军事科技最主要的贡献是研制“_________”。

     

  • 25、文化大革命

    (1)原因: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________的危险,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想通过发动“________”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2)文革开始:1966年夏

    (3)实际指挥部:陈伯达、江青、康生、张春桥等人组成的________,成为“文化大革命”的实际指挥部。

    (4)全国动乱:“文化大革命”期间,各地到处出现打、砸、抢事件,学校停课、工厂停工“________”;一些党政机关受到冲击;大批各级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批判和揪斗,________受到践踏。社会和生产秩序陷于混乱。

    (5)最大冤案:国家主席________被诬蔑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受了残酷迫害,成为“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

    (6)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1971年9月13日,________等人外逃,在蒙古机毁人亡,这就是“九一三事件”,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7)文革结束:________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中央一举粉碎________集团,结束了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

    (8)文革影响:“文化大革命”给党、________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________,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 26、“兰考治沙,党的好干部”﹣﹣他是“_____”;“培育良种,杂交水稻之父”﹣﹣他是“_____”。

  • 27、根据以下三幅图片所提供的信息完成下列表格:

    图片

    宗教

    创始人

    创始地点

    图片一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图片二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图片三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 28、军种建设:陆军、海军、空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队。

  • 29、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制定于________年,________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30、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内容:提出的奋斗目标是,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___。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____、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请认真研读新中国大事记:

    1949年9月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1949年10月1日

    开国大典

    195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1953—1956年

    三大改造完成

     

     

    请回答:

    (1)“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是在上述哪件大事中决定的?

    (2)“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它向全世界宣告了哪一政府是新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3)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是哪部?该宪法确定了实现人民民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4)三大改造完成有什么重大意义?

  • 32、中国近代史是中国人民不断探索、实现近代化的过程。

    (1)简述图一、图二所反映的经济活动,在经济方面产生了怎样作用。

    (2)说明图三、图四所示人物分别提倡怎样的政治制度。

    (3)简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 33、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请回答:

    (1)“一国两制”构想提出人是谁?

    (2)“一国两制”的前提是什么?

    (3)完成在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4)1992年海峡两岸达成什么共识,海峡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革时期,在安徽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村生产队里,队员们劳动“一窝蜂”,集体进食堂“吃大锅饭”,一度出现队里“耕牛死了无人管,犁耙坏了无人问”的景象,大家对集体生产失去信心。

    ——摘编自杨良敏《用“小岗精神”书写改革大文章》

    材料二   1980年,小岗村村民实行“大包干”的第三年,生活大为改观,部分家庭盖起了新房,有的还购买了小四轮和收割机,个个喜笑颜开,“说凤阳,道凤阳,凤阳如今大变样。政策顺心干劲足,五谷丰登粮满仓”。

    ——摘编自赵伟峰《小岗村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

    (1)根据材料一,指出小岗村生产队队员的劳动心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材料二中的“政策”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政策产生的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通过小岗村改革前后村民劳动心态的变化,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