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苏联总理雷日科夫在评价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时说:“中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中国正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稳步前进”。这条正确的道路是( )
A.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C.照搬斯大林模式的道路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道路
2、小芳同学在笔记中写道:“粉碎了帝国主义分裂中国的阴谋,标志着祖国大陆基本统一,实现了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据此判断,她学习的内容是
A. 抗美援朝
B. 港澳回归
C. 统一台湾
D. 西藏和平解放
3、下图是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提案通过后,多国代表欢呼庆 祝的场景。如果让你为这张图片所涉及的事件背景作说明,你选择的是 ( )
A.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提高
B.中日两国正式建交
C.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D.中苏关系的友好和苏联的大力支持
4、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
A. 西藏自治区
B. 内蒙古自治区
C.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 广西壮族自治区
5、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一五计划的完成 D.三大改造的完成
6、1978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仅为206亿美元,位居世界第29位。2017年,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4.1万亿美元,年均增长14.5% ,居世界第一位。 这表明我国( )
A.经济结构实现重大变革 B.由封闭走向了开放
C.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D.对外开放成绩斐然
7、以下哪项属于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意义
A.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国家安全
B.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C.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赢得稳定的发展环境
D.保障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8、下面漫画所体现的思想,最早是在哪次会议上被提出来的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C. 中共十四大
D.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9、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工业以钢为纲”,号召一切部门都要为钢铁生产“停车让路”,支援大炼钢铁,这一现象反映的是( )
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10、习近平反复强调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体现了新发展理念中的
A. 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B. 改善生态环境 C. 形成平衡发展结构 D. 实现合作共赢
11、如下图:下列关于该图反映的历史事件,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A.逐步废除国有企业的自主经营权 B.推进按劳分配的单一的分配制度
C.“大锅饭”与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D.实行政企分开,扩大国企自主权
12、在中国人民革命过程中,以下四地
①南京
②北平
③西藏
④上海,以和平方式解放的地方有
A. ①②③④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③④
13、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主要是由于
A. 发生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
B. 背离了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造成了重大损失
C. 使我国的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D. 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
14、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50年10月上半月多次召开会议,毛泽东指出:“采取上述积极政策,对中国、对朝鲜、对东方、对世界都极为有利。”“上述积极政策”是指
A. 土地改革
B. “一五”计划
C. 抗美援朝
D.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15、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1952 年,让农民产生“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原因是( )
A.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B.农民走上了集体化道路
C.农村实行了人民公社
D.农村实行了“大包干”
16、下列口号与下图所示宣传画的主旨一致的是( )
A.公共食堂好,吃饭不花钱
B.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C.自愿又互利,发展合作社
D.联产承包制,走上富裕路
17、2012年和2015年分别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的是
A.茅盾、屠呦呦
B.鲁迅、屠呦呦
C.贾平凹、袁隆平
D.莫言、屠呦呦
18、小历同学搜集了“政企分开”“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等资料,由此判断他研究的主题是
A.国有企业改革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民主与法制建设 D.土地改革
19、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建设新生政权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做出了一系列努力,下列事件①西藏和平解放,②三大改造,③抗美援朝,④土地改革,按结束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④③② B.④①②③ C.③④①② D.④③②①
20、“三个代表”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会议是中国共产党
A.1982年十二大
B.1987年十三大
C.1992年十四大
D.2002年十六大
21、根据下列提示的信息,写出相关的会议名称。
(1)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2)颁布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3)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4)制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2、填空题
(1)图一中的人物是在_____战争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之一,他的名字是_____。
(2)图二中的情景反映的历史事件是______,这一事件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________,消灭了地主阶级,_______成为土地的主人。
23、开国大典
(1)时间、意义:1949年10月1日,举行开国大典,标志着____成立。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____、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____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____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24、科学发展观内容:
胡锦涛提出了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坚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观。
25、外交环境:
(1)新中国在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就同_______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了一个好的外部环境。
(2)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__________政策,对中国实行_______和________。
26、观察下图,将下列地理事物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卷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1997年中国收回的固有领土:香港
B.1999年中国收回的固有领土:澳门
27、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新中国国旗一一
(2)新中国采取的纪年方法一一
(3)1954年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的制度一-
(4)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一一
28、三、拨乱反正
典型: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革”中强加给________的罪名,恢复他的名誉,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29、中共十六大将“________”重要思想写入党章;中共________大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30、方针:“百花齐放”“______”。
31、抗美援朝胜利的条件有哪些?
32、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内容
(1)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________、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2)果断停止使用“________”的口号;
(3)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________上来,实行________的历史性决策。
3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设立了哪四个经济特区?
34、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三农”问题。就解决“三农”问题,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拐点:新中国成立后】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占农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富农,占有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他们凭借占有的土地,残酷剥削和压迫农民。这种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1)材料一中的“这种制度”指什么?为了废除“这种制度”巩固国家政权,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哪一法律文件作为改革的法律保障?
(2)土地改革完成后,农民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材料二:到1956年底,全国87.8%的个体农户参加了高级农业合作社。
(3)1953到1956年,党和国家为发展农村经济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艰难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材料三:1958年8月,报纸上提出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出现了“早稻亩产三万六千多斤”“花生亩产一万零五百多斤”1958年夏秋之际,各地成立人民公社,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公社还大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鼓足干劲生产,放开肚皮吃饭”是当时流行的口号。
(4)1958年我国农村建设出现了怎样的失误?它带来怎样的危害?
【伟大的历史转折:改革开放】
材料四“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转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富,集体富。国家还要盖仓库。
(5)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对农村问题做的最大调整是什么?
【感悟历史】
(6)党和政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断调整农村政策,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