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芜湖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A.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B.“四五运动”爆发

    C.毛泽东逝世

    D.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 2、“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长春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中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第一个制造机床的沈阳机床厂建成投产; 第一座长江大桥在武汉开始修建┅┅一大批旧中国没有的基础工业部门, 开始一个个建立起来。”这是对哪一时期建设成就的总结?

    A. 新中国建立后的经济恢复时期 B.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C. 1956-1966年的十年建设时期 D.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 3、下列选项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是

    ①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②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③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

    ④采用公元纪年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 4、作为台湾附属岛屿之一的钓鱼岛,历史上很早就属于中国管辖,这一点可见之于中日史籍图志,中国对钓鱼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近代日本是通过下列哪个不平等条约强行割占了钓鱼岛

    A.《南京条约》

    B.《辛丑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 5、“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A.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B.周恩来、邓小平扭转了经济的下滑

    C.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D.毛泽东批评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

  • 6、下列史实之间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①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 ②抗美援朝--人民政权巩固

    ③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④大跃进运动--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 7、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实行的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最大得益者是( )

    A.农民 B.工人 C.外商 D.手工业者

  • 8、1972年中日双方共同签署《联合声明》,声明指出,中日两国之间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日本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这一《声明》表明

    A. 日本支持中国实现现代化

    B. 中日结束战争状态

    C. 日本成为中国的坚固盟友

    D. 中日关系正常化

  • 9、下图所示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下列对这次会面的表述正确的是

    A.是1949年以来海峡两岸领导人首次会面

    B.是1949年以来国共两党领导人首次会面

    C.中国国民党这一访问团队称“和平之旅”

    D.这次会面中两岸领导人达成“九二共识”

  • 10、同仁堂是我国著名的中药名牌老店,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后,获得进一步发展,成为我国最著名的中药企业之一。国家在对其进行改造的过程中,实行的政策是

    A.没收

    B.赎买

    C.租赁

    D.生产合作社

  • 11、歌曲《走进新时代》里有一句歌词“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你认为“中国人民站起来”的最重要标志是(  

    A. 抗日战争胜利 B. 新中国成立

    C.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D. 五四运动

  • 12、1954年,毛泽东在《浪淘沙·北戴河》中写道:“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这里“换了人间”主要是指(   )

    A.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召开了中共八大

    C.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D.修建了武汉长江大桥

  • 13、党的十八大确定了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目标。在党的发展历程中,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会议是

    A. 中共七大

    B. 中共八大

    C. 中共十二大

    D. 中共十三大

  • 14、依据下列表格中的粮食产量变化的统计数字,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年代

    1951年比1949年

    1952年比1949年

    粮食产量

    增加了27%

    增加了40%

     

     

    A. 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B. 农业改造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 抗美援朝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

    D. “一五计划”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 15、1956年7月,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的第一批国产解放牌载货汽车出厂,这激发了中国人民的建设热情,这一成就取得的主要原因是( )

    A.重工业基础雄厚 B.中共八大方针的指导

    C.一五计划的实行 D.土地改革的实行

  • 16、不同时代的宣传画体现了不同的时代风貌。下面三幅宣传画最可能出现在

     

    A.土地改革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农业合作化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 17、某历史兴趣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收集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特区建设、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等资料。由此推断他们研究的课题是:( )

    A. 民族团结 B.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 祖国统一 D. 外交成就

  • 18、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C.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 19、中共八大后,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的十年,下列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阶段取得的成就的 表述,正确的是

    A.沈阳钢铁基地建设起来 B.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C.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 D.成功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 20、如图是清朝疆域示意图,空白处应填(       

    A.巴尔喀什湖

    B.外兴安岭和库页岛

    C.喜马拉雅山为界

    D.台湾及其附属岛屿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中日建交:1972年,日本首相________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交。

  • 2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________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习近平指出,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________”奋斗目标。

     

  • 23、全方位外交:影响: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________、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 24、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_______”交接入列;2015年,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___________

  • 25、空军:

    (1)人民空军建立早期,飞机主要从国外购买,后来逐步走上_____________道路。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行研制和引进了一批新型飞机,空军的现代化建设有了新的飞跃,成为保卫祖国领空的______________

  • 26、影响: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________,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 27、建设成就

    (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①成就:工业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大大提高,建成一大批大中型项目。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________、胜利油田和大港油田建成。1965年,我国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全部自给。新兴的电子工业、________、航天工业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交通方面修建了兰新、兰青、包兰等铁路。我国首先完成了人工合成________,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国防尖端技术取得巨大进展。我国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________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②模范人物: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出现的模范人物有大庆石油工人“________”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好战士________

    (2)文革时期科技成就

    ①1967年6月我国成功的爆炸了第一颗_______

    ②1970年4月成功发射了_______

    ③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_______

  • 28、1951年,______的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1956年,______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29、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是___________

  • 30、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从_____________年开始执行的。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谈一谈:对“两弹一星”的看法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谈谈对“两弹一星”的看法。

  • 32、读图回答问题。

    (1)哪次会议为图1的伟大事件做了准备?会议的成功召开有什么作用?

    (2)新中国是什么时间成立的?概括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3)图2和什么事件有关?志愿军入朝作战目的是什么?

    (4)概括新中国建立以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民英雄纪念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回答:

    (1)“三年以来”指什么时期以来?

    (2)“三十年以来”指什么事件以来?它标志着什么?

    (3)“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指什么事件?标志着什么?从那时起,中国人民的内外敌人是谁?

    (4)今天,我们青少年应当怎样纪念革命先烈?怎样继承革命事业?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党和国家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召开的。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之后,广大干部群众强烈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彻底扭转十年动乱造成的严重局势,使党和国家从危难中重新奋起。但是,这一顺应时势的愿望遇到严重阻碍,党和国家工作在前进中出现徘徊局面。与此同时,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家建设百业待兴,真理标准讨论热潮涌起。国内外大势呼唤我们党,尽快就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政方针做出政治决断和战略抉择。

    (1)根据材料一,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国内背景是什么?

    材料二: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2)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能说说为什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转折吗?(从思想、政治、组织三方面阐述)

    材料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国家统编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3)根据材料三,列举1980年我国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的经济特区两个?经济特区的建立对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有何意义?

    材料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中共十九大报告》

    (4)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在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取得哪些举世瞩目成就?(至少列举两项)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