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历史老师布置了一道历史作业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请你为邓小平拟一份发言提纲。下列所拟提纲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A.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
B.阶级斗争要常抓不懈
C.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D.实行改革开放
2、1956年“双百”方针提出后,文化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许多作家、艺术家采用多样化的体裁和表现手法,生动描绘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的新风貌,文学、戏剧、电影、音乐等领域都取得了累累硕果。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的成就的是
A.聂耳《义勇军进行曲》 B.鲁迅《狂人日记》
C.长篇小说《红岩》《青春之歌》 D.莫言《蛙》《红高粱》
3、2008年我国成功在北京举办了第29届夏季奥运会,2010年在上海举办了第41届世界博览会,2014年在浙江乌镇举办了世界互联网大会。这反映了我国
A. 深人实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
B. 实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C. 遵循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D. 互联网起步虽晚但发展迅速
4、日军侵华期间,在占领区设立许多制造毒气的工厂或化学武器装配厂,先后一千余次使用了糜烂性毒剂、刺激性毒剂和窒息性毒剂化学弹,杀害了许许多多中国军民。下列反映这方面历史真相的证据中,最具说服力的是( )
A.当年受害者的口述材料
B.历史专著中的描述
C.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D.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新闻照片
5、完美收官,出自围棋术语“收官”。“收官”是指比赛在行将结束前的最后阶段时对于一些局部胜负的争夺,收官的好坏与否,可以影响到全局胜负的走向,因此是个很重要的阶段。现在“完美收官”已经被广泛运用,用于形容一项工作或者某件事情,终于圆满完成。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我们正在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力争取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完美收官。请问历史上的“一五”计划的执行是开始于
A.1949年 B.1952年 C.1953年 D.1956年
6、图中为1958年《人民日报》报道的标题(部分)。据此可知( )
A.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显著
B.农业处于全国中心地位
C.浮夸风在全国各地蔓延
D.土地制度发生根本变革
7、武汉是一座光荣的城市。1957年建成的武汉长江大桥作用是连接了
A.黄河南北交通
B.长江南北交通
C.珠江南北交通
D.钱塘江南北交通
8、五四运动让我们铭记的时代精神是( )
A.自由
B.和平
C.平等
D.爱国
9、建国前夕,毛泽东、周恩来联名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庆龄: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至祁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给予指导。此信邀请宋庆龄参加的会议应该是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10、“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清晨我放飞一群白鸽/为你衔来一枚橄榄叶/鸽子在崇山峻岭飞过/我们祝福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愿你永远没有忧患/永远宁静……这是儿女们心中期望的歌。”这首歌中的“生日”是指 ( )
A.10月1日
B.10月8日
C.9月22日
D.9月24日
11、1949年,中国共产党提出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的建议;1952年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纲要》;1954年《纲要》的内容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一历程说明
A. 各少数民族地区已经基本实现了自治
B. 少数民族已完全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C. 民族区域自治成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
D.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2、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的内容包括( )
①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②发展才是硬道理 ③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④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13、下面表格中的数据最能说明( )
项目 |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 私有制经济 |
国民收入 | 92.9% | 7.1% |
工业总产值 | 100% | 0 |
商品零售额 | 95.8% | 4.2% |
A.地主阶级退出了历史舞台 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C.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D.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巨大成就
14、党的十九大确定的到本世纪中叶的奋斗目标是
A.基本解决温饱问题 B.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15、进入21世纪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
A.“一超多强”格局 B.“一带一路”国家联盟
C.人类命运共同体 D.中美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16、下列关于中国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的努力,说法错误的是
A.绝不干涉别国内政
B.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反对各种形式的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建立中国主导的“单极世界”
17、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这理论体系开始。
A. 毛泽东思想
B. 邓小平理论
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 科学发展观
18、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 )
A.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
B.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C.积极推进科技强军
D.大力发展航天技术
19、“双方同意基于(一)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二)互不侵犯,(三)互不干涉内政,(四)平等互惠……”材料中论述的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背景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
C.“求同存异”方针的背景 D.“求同存异”方针的影响
20、第58届联合国大会主席享特说:“人们都知道邓小平是一位有远见的中国领导人,他对如何带领中国人民前进有着具体和准确的思路。”以下体现邓小平推动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思路是
A.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 B.实行包产到户
C.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1、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新中国国旗一一
(2)新中国采取的纪年方法一一
(3)1954年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的制度一-
(4)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一一
22、______年12月,______全会在北京召开。
23、1955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了万隆会议,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了“_______”的方针。1972年,日本首相_______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4、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时间:________年9月13日地点:蒙古人民共和国温都尔汗经过:________等人慌忙外逃,在蒙古人民共和国温都尔汗机毁人亡。标志:________
25、______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______、珠海、______、______4个经济特区。
26、请将代表下列经济特区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中
A.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B.福建省的经济特区
27、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内容:鲜明的主题;分析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__________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8、________ 年,我国政府编制了一五计划。它的基本任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就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科学理论可以指导实践。在中共十八大上,_______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在中共_______ (会议)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30、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思想方面:确立了______、______、______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31、列举建国后三项重大科技成就?
32、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决策篇】
(1)哪次会议作出实行改革开放历史性决策?写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2)1980年我国设立了四个经济特区,写出福建设立的特区名称。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成就篇】
(3)写出2012年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中取得的重大成就一例。
【外交篇】
(4)写出本世纪初,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的历史事件。
【感悟篇】
(5)通过资料搜集与整理,你对这个主题有哪些认识?
33、邓小平曾说过:“要加强民主就要加强法制,没有广泛的民主是不行的,没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的。”请回忆新中国成立以来民主法制的曲折发展,回答以下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什么?这次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确立了什么制度?
(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是?这次会议的召开,形成了什么制度?
(3)新中国成立后民主法治遭到严重践踏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哪一次会议才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在政治、思想、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拨乱反正?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渡时期总路线
请回答:
(1)材料中的“过渡时期”到哪一年基本结束?
(2)为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我国制定了怎样的经济建设计划?这一时期取得的成就有哪些?(请举两例)
(3)材料中“三大改造”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