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锡盟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时间是

    A. 1970年

    B. 1967年

    C. 1964年

    D. 1956年

  • 2、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把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集合在反法西斯的旗帜下,为最终战胜法西斯奠定坚实基础的是( )

    A.《凡尔赛和约》

    B.《九国公约》

    C.《联合国家宣言》

    D.《慕尼黑协定》

  • 3、1984年联想、青岛电冰箱总厂、深圳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即后来的万科)等公司纷纷成立。财经作家吴晓波称这一年为“中国公司元年”。出现这一现象主要得益于(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启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启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 4、新中国建立后,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改变了少数民族地区的落后面貌,促进了少数民族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A.土地改革的进行 B.“一国两制”的实践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D.对外开放的实行

  • 5、2017年2月8日,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梁振英出席香港中华总商会的年会时强调: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全面拓展,香港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一定要持续保持繁荣稳定。香港经济能够保持繁荣稳定主要得益于

    A.“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B.经济特区的设立

    C.“九二共识”的达成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

  • 6、为了彻底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人民政府颁布了()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7、历史兴趣小组举办了一期主题为“友好民族关系”图片展,小明为下图写了这样的注解:“1951年,毛泽东与班禅、阿沛·阿旺晋美等在北京举行的宴会上亲切交谈。这一历史场景标志着西藏和平解放,祖国获得完全统一。”其中与历史不符的是:( 

    A.中央政府代表 B.西藏地方政府代表

    C.时间、地点 D.影响

  • 8、2018年3月17日,全票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习近平进行了庄严的宪法宣誓。这是中国领导人首次进行宪法宣誓,意义深远。我国第一部宪法的产生是在

    A.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B.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D.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9、下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外交成就示意图,其中“突破”阶段的外交成就不包括(       

    A.参加万隆会议

    B.中日建交

    C.尼克松访华

    D.中美建交

  • 10、新中国成立初期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A. 民族耻辱抗争探索

    B. 十年内战国共对峙

    C. 打倒美蒋人民解放

    D. 恢复经济巩固政权

  • 11、国家机构的改革反映了时代的变迁。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成立“国家计划委员会”,1998年更名为“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再到如今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这种变化反映出

    A.机构精简,提高行政效率

    B.不断改名字容易让人记住

    C.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

    D.中国经济的发展已不需要计划

  • 12、“在一国两制”基础上香港、澳门回归后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A. 社会制度

    B. 主权归属

    C. 经济制度

    D. 社会生活

  • 13、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已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下列史实和此表述不相符的是

    A.制瓷业发达,景德镇成为著名的瓷都

    B.南宋中期,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C.南宋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D.临安城内大街小巷店铺林立

  • 14、胡兆森回忆:“1954年……举手表决通过了《宪法》,这是我最难忘的大事之一,场上每个人都非常激动·…··”胡兆森所回忆的史实发生于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期间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

    C.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

    D.“文化大革命”期间

  • 15、有史以来第一次由亚非国家自己举行的国际会议是

    A. 1954年日内瓦会议

    B. 1955年万隆会议

    C. 1919年巴黎和会

    D. 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

  • 16、时代特点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留下烙印,人们所取的名字也能折射出不同时期的历史情况。按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名字所反映的新中国的历史进程,正确的是(     

    ①马文革②刘援朝③张跃进④季开放⑤李回归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①④⑤

    C.③④⑤①②

    D.⑤④③②①

  • 17、“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为结束海峡两岸的分离状况,我们提出的基本方针是(  )

    A.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 求同存异 C. 改革开放 D. 和平共处

  • 18、1975年1月,周恩来总理在会见日本客人时高度评价1972年9月访华的田中角荣首相,他说:“田中先生……是了不起的,值得称赞,他比尼克松勇敢。”日本的田中首相“比尼克松勇敢”是指

    A. 在西方国家中率先与新中国建交

    B. 在尼克松之前访问新中国

    C. 早于美国与新中国联合抗苏

    D. 早于美国与新中国建交

  • 19、根据所学知识,找出下列搭配错误的一项

    A. “最可爱的人”——董存瑞

    B. “铁人”﹣﹣王进喜

    C. “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D. “两弹元勋”﹣﹣邓稼先

  • 20、截至2017年6月底,十二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法律20件,修改法律101件次,通过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决定36件,作出法律解释9件;国务院制定修订行政法规43部,以“一揽子”方式修订行政法规125部。这体现的发展战略是

    A.发展经济,建成小康社会

    B.加强立法,全面依法治国

    C.体制创新,全面深化改革

    D.反腐倡廉,全面从严治党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1)背景:新中国成立后,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_______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2)开始时间和法律依据、内容: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_》。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________。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

    (3)完成: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____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 22、我国对外开放是从沿海的经济特区开始的,目前我国拥有经济特区最多的省份是________省;在中共十九大上.________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 23、_________年,中国首次成功地举办了亚运会;__________年,中国将举办奥运会。

  • 24、科技成就:

    1967年6月我国成功的爆炸了第一颗_______

    1970年4月成功发射了_______

    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_______

  • 25、1924年,_____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孙中山又创办了_____为革命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

  • 26、填空题:(共6小题,10分)

    1_________说:我们都是中国人。三十六计,和为上计。

    2)改革开放以后,在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_________的对台基本方针。

    3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_________》,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

    41992年,_________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这就是“”_________

    5201511月,国家主席_________同台湾方面领导人__________________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6_________年,两岸同时举行三通启动仪式,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

  • 27、根据本单元所学知识判断历史事件。

    (1)标志祖国大陆领土完成统一的是___________

    (2)提高新中国国际威望的是___________

    (3)为新中国工业化建设准备条件的是___________

  • 28、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2)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历史事件是:

    (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4)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是:

    (5)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 29、在上甘岭战役中,________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口,以自己的牺牲掩护部队完成了收复高地的任务;为了不暴露目标,忍受烈火烧灼的剧痛而壮烈牺牲的是________

     

  • 30、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铁人“________”其艰苦创业精神被称为“铁人”精神,“县委书记的榜样”是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内容、作用分别是什么?

  • 32、根据内容写出相应的人物。

    (1)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用胸膛堵住敌人枪口的是:

    (2)被誉为“党的好干部”的是:

    (3)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

  • 33、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怎样的?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从对比中感悟历史】李明同学收集了几段史实,整理如下。请你参与探究

    事例

    “白毛女”的故事

    凤阳花鼓唱词的变化

    河北农民杨百劳租种地主黄世仁的土地,因交不起租被迫把女儿喜儿抵债。喜儿逃亡山洞,头发变白,人称“白毛女”。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凤阳地多不产粮,碾子一注就逃荒。

    喜儿被找回,分到土地、房屋、家具,过上安定生活。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土地到了户,烧陈草,吃陈粮。明年还要盖粮仓。

    (1)喜儿变成白毛女的根源在于什么土地制度?什么事件使喜儿过上安定的生活?

    (2)凤阳花鼓提到的“土地分到户”最早发生在哪个村?后来规范称为什么制度?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