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绍兴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人民日报》曾刊载文章写道:“中国,中国人,将不再是屈辱的殖民地奴隶的代名词,而要永远地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民主的人民的尊敬了。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有了真正能够保护自己、代表自己的政府。”该文章评价的是

    A.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 B.中国大陆获得统一

    C.国民党反动统治被推翻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2、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们中的代表有

    ①黄继光

    ②邱少云

    ③王进喜

    ④焦裕禄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

    D. ①②③④

  • 3、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从“绿蓝灰到五彩缤纷”,从“破烂平房到漂亮楼房”,从“自行车到私家车进平常百姓家”的主要原因是

    A.人们不再发扬艰苦奋斗的传统 B.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C.人们努力生活得更好 D.人们衣食住行发生了变化

  • 4、“凝聚共识谱写时代华章,共商国是同绘复兴宏图。”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2019年3月3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下列不属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内容的是

    A. 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B. 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 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D. 决定采用中华民国纪年

  • 5、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占乡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占有70~80%的土地;而占乡村人口90%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约20%~30%的土地,他们终年劳作,仍不得温饱。上述材料反映的是(  

    A.土地改革的背景

    B.土地改革的内容

    C.土地改革的性质

    D.土地改革的影响

  • 6、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有人赞誉他是“东风第一枝”。这是因为这篇文章是针对当时哪一错误倾向而撰写的?

    A.“浮夸风”现象

    B.“共产风”现象

    C.阶级斗争为纲

    D.“两个凡是”的方针

  • 7、1959-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许多地方城乡居民由于生活物资极度缺乏出现了浮肿病,历史上习惯把这段时间称为“三年困难时期”,造成这一困难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严重失误

    B.“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C.国际反华势力的封锁和破坏

    D.空前严重的自然灾害

  • 8、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的标志是(  )

    A. 人民政协第一届会议的召开 B. 中共七大的召开

    C. 中共八大的召开 D.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 9、“它(某场战争)发端于广东一隅而最终进入华北,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夷夏之大防因之而完全崩溃。”这场战争(  )

    A.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B.使中国失去了北方大片领土

    C.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 10、大陆熊猫团团”“圆圆已在台湾适应了台湾生活,成为台湾民众的开心果。新时期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 )

    A.建立爱国统一战线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D.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

  • 11、目前,“一带一路”沿线涉及65个国家和地区,不包括

    A.美国

    B.越南

    C.印度

    D.伊朗

  • 12、2012年11月,习近平提出: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是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

    D.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 13、下列城市不是经济特区的是(  )

    A.广州 B.深圳 C.珠海 D.厦门

  • 14、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我国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A. 本世纪初

    B. 本世纪中叶

    C. 本世纪末

    D. 22世纪中叶

  • 15、王石的万科公司、柳传志的联想公司、张瑞敏的海尔公司,它们都诞生在 1984 年前后。这一年想在制造业和科技界有所作为的人还有大学刚毕业的李东生(TCL 集团)、段永平、史玉柱等一干人。这种历史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一五计划”、三大改造的顺利完成

    B.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C.经济体制改革激发了人民的创新精神

    D.邓小平南方讲话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 16、1950---1952年新中国进行了土地改革,其实质是(   )

    A. 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B. 封建土地制度阻碍农村经济发展

    C. 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 D. 农民真正获得解放,

  • 17、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中实行赎买政策,走公私合营的是( )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B.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C.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D.重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 18、1927年8月,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开始于(  )

    A.中共一大

    B.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C.北伐战争

    D.南昌起义

  • 19、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式上,毛泽东说: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我们的工作”的内容不包括

    A. 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 B. 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 定五星红旗为国旗 D. 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 20、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有人赞誉它是“东风第一枝”。这篇文章是针对当时哪一错误倾向而撰写的(  

    A.“浮夸风”现象 B.“共产风”现象

    C.“两个凡是”的方针 D.阶级斗争为纲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________》。这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_____

    (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________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决定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3)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________制度的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________建设奠定了基础。

  • 22、城市的发展见证着历史的进步。

    (1)20世纪50年代生产出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的城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城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世纪80年代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窗口”的城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23、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____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_______

  • 24、______年12月,______全会在北京召开。

  • 25、(1)1950年10月,根据中央决定,以________为司令员的________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

    (2)中共八大以后,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________;1976年10月,中央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长达十年之久的(“________”)。

    (3)1977年,________的恢复,是教育工作的重大拨乱反正;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开始了________的讨论。

    (4)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________自治区;________(填时间)我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5)2012年,中国作家________获得诺贝尔文学奖;2015年,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________

  • 26、________年秋,在________的主持下,“文化大革命”中废弃的高考制度被重新恢复,中国的高等教育走上了正轨。

  • 27、下列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中不属于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是( )

    A京九铁路  B青藏铁路  C高铁  D青藏公路

  • 28、中美建交

    (1)原因:随着中国________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

    (2)过程:

    ①1971年7月,________秘密访问中国;

    ②1972年,________访华,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________

    ________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 29、读图学史:

    (1)图一人物是在__________战争中涌现出的中华英雄儿女,他们发扬高度的_________、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被誉为“_________”。

    (2)图二人物是___________,他被称为“中国的航天之父”。他对祖国航天军事科技最主要的贡献是研制“_________”。

     

  • 30、习近平强调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______、人民幸福。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第二个目标是:到______ 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

    1)上图中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有何意义?

    2)西藏自治区是哪年成立的?请你说出我国另四个省级自治区的名称。

    3)你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西藏自治区经济建设中最伟大的工程是什么?

  • 32、国家安全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人民福祉的根本保障。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1950年,美国悍然发动侵朝战争,严重威胁中国安全。为了保家卫国,我国开展了哪一重大运动?运动的胜利对即将展开的国内经济建设有何积极意义?

    (2)强大的国防和人民军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倚靠。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重大进展。1964年,我国哪一重大科技成就的取得,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国防力量?1966年,我国正式组建战略导弹部队——第二炮兵,其担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3)下侧组图直观反映了2019年“修例风波”以来香港局势发展及国家的应对措施。请据图回答,全国人大为什么要审议通过香港国安立法?强调建立健全香港国安法有何重大现实意义?

  • 33、毛泽东指出:“国家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在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回答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祖国大陆实现统一的标志是什么?建国初期,为了巩固人民民主政权,我国在军事上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

    (2)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什么构想使我国成功收回香港和哪个地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3)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行什么政治制度以保障少数民族自己当家做主的政治权利?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推进对外开放的过程中,设立经济特区是一个重大的突破。1980年,国家首先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这四个经济特区毗邻香港、澳门,与台湾隔海相望,历史上有出海谋生的传统,在海外拥有众多的华侨、华裔,便于发展外向型经济。1984年4月,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和北海14个港口城市。1985年起,又相继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

    材料二  1978—1992年广东与全国经济增长对比示意图

    材料三  2017年4月1日,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自贸区实施范围19.7平方千米,涵盖郑州片区、开封片区、洛阳片区。其发展目标是:经过三至五年改革探索,形成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创新体系,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努力将河南自贸区建设成为投资贸易便利、高端产业集聚、交通物流通达、监管高效便捷、辐射带动作用突出的高水平高标准自由贸易园区,引领内陆经济转型发展,推动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将四个经济特区设立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l978—1992年广东经济发展有什么特点?结合材料说说具有这一特点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说我国达到怎样的开放格局。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