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社会主义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政治协商制度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2、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伟大意义在于( )
A.实现了我党历史性的伟大转折
B.形成广泛而深刻的思想解放潮流
C.彻底纠正了“左”的错误路线
D.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3、1972年,中国致函联合国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指出“香港是被英国当局占领的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解决香港问题完全是属于中国主权范围内的问题,根本不属于通常所谓‘殖民地范畴’”联合国采纳了中国的立场。中国政府这一举措
A.奠定了独立自主外交的基础
B.掌握了解决香港问题的主动
C.体现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D.得到了联合国授权收回香港
4、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某一部法律时,前后历经一年零九个月。三次大规模群众性讨论时先后有1.35亿人参加,提出13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这最能说明( )
A.这部法律充分体现人民的意志
B.这是新中国的第一部法律
C.中国赢得了民族独立
D.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国家
5、小文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集了“政企分开”“经营责任制”“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他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A.土地改革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民主与法制建设 D.国有企业改革
6、福建省最早最外开放经济特区是
A. 厦门
B. 汕头
C. 深圳
D. 珠海
7、下列有关近代前夜的中国社会的认识,正确的有
①皇权进一步加强
②中国人与外国人通商非常方便
③经济结构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④要与外国人做生意只能到广州去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8、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
A.实现中美多年来建交夙愿 B.表明中国重返联合国
C.开启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 D.标志中日正式建交
9、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很多政治经济措施的实施都以社会政治运动的形式落实。因此社会政治运动经常展开,这在当时人们的取名中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例如:土改、红卫、建国、跃进等。一般而言,以上这些人中年龄最小的应该是
A. 土改
B. 红卫
C. 建国
D. 跃进
10、世界贸易组织是全球性的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被称为“经济联合国”,拥有158个成员。中国成为其成员是在( )
A. 1995年 B. 1997年
C. 2000年 D. 2001年
11、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其重要意义在于( )
①标志着我国已步入军事强国的行列 ②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
③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 ④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2、新中国成立后,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同胞在艺术殿堂中获得认可。下表是部分著名少数民族歌手代表简表。这反映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歌手 | 民族 | 歌手 | 民族 |
阿里郎组合 | 朝鲜族 | 布仁巴雅尔 | 蒙古族 |
乌兰图雅 | 蒙古族 | 阿朵 | 土家族 |
土降央卓玛 | 藏族 | 彝人制造 | 彝族 |
A.保障了少数民族的高度自治
B.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潮
C.促进了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
D.推动了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
13、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改革的分水岭。“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提出(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D.实行科教兴国的战略
14、新中国成立以来,面对纷繁变幻的国际形势,我国政府处理对外关系始终坚持的基本立场是
A.互不侵犯
B.求同存异
C.独立自主
D.维护主权
15、大型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记录了“蛟龙”下海、“嫦娥”升空等一个个生动的中国故事,凝聚了中国力量,弘扬了中国精神。我国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同时也是我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获得者是
A. 屠呦呦
B. 邓稼先
C. 钱学森
D. 袁隆平
16、20世纪50年代,我国发生的下列事件中,未改变生产私有制的是
A.农业合作化运动
B.没收官僚资本企业
C.土地改革运动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17、对下面年代尺解读最准确的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过程
B.改革开放以来对外开放进程
C.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历程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与完善过程
18、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是邓小平,二是袁隆平。”袁隆平的突出贡献是
A. 参与两弹一星的研制
B. 提出863计划
C. 培育籼型杂交水稻成功
D. 参与神舟系列飞船的研制
19、为了实现中国梦,在习近平主席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确立了哪一奋斗目标?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C.两个一百年
D.建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
20、时下人们爱用“最美”一词赞美在危难关头舍己救人的英雄人物,如“最美教师”、“最美乡村医生”……在20世纪50年代人民用“最可爱的人”来赞美抗美援朝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的英雄人物有
A. 邓小平
B. 焦裕禄
C. 雷锋
D. 黄继光
21、(1)新中国成立后,《_______》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_______》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982年新宪法成为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和_______建设事业的根本大法。
(2)下图中的农业科学家_______成功培育出了我国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改革开放后,为了振兴科技和发展教育,我国先后实施了“_______计划”和_______战略。
22、导弹部队地位:是中国战略威慑的_____________力量。
23、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实现了和平过渡的创举是______。
24、第一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的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共同纲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概况:2012年在北京召开。在十八届一中全会上,___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26、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是___________。
27、改革首先从 _______开始,_____________ 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随后,在中央的指导下,农村逐步实行以 _______________ 制。
28、方针:“百花齐放”“______”。
29、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党和政府历来重视三农问题。建国以来党的农村政策发生了较大变化,请你参与政策回顾
(1)1950 年, 中央政府颁布了《_________》, 大规模的 运动在全国开展。
(2)1953 年,党中央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决定对农业实行 。
(3)1958 年,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随后在全国开展了“大跃进”和 运动。
(4)1978 年 12 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首先从农村掀起,其主要内容是在农村实行 。
30、外交政策:新中国建立以后,奉行_______的和平外交政策。
31、毛泽东指出:“国家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在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回答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祖国大陆实现统一的标志是什么?建国初期,为了巩固人民民主政权,我国在军事上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
(2)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什么构想使我国成功收回香港和哪个地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3)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行什么政治制度以保障少数民族自己当家做主的政治权利?
32、请列举出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事业取得的成就?
33、列举建国后三项重大科技成就?
34、目前世界上196年主权国家中已有170多个国家与我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英国《卫报》说,中国的全球影响力正在“升腾”。请同学们对近现代中国的外交做一番探究,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一条约是在哪次侵略战争结束后签订的?该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有什么影响?
(2)1954年中印双方一致同意以什么作为指导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3)图二反映的是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的哪一重大成就?同时期,我国还取得了什么重大外交成就?
(4)2001年和2014年,APEC会议均在中国成功举行。想一想,主要原因是什么?
(5)通过以上探索,你得到什么启示?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