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改革开放经历了三次思想大解放:1978年第一次思想解放冲破个人的崇拜,1992年第二次思想解放冲破计划经济的崇拜,1997年第三次思想解放冲破了所有制的崇拜。“第二次思想解放”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提出
B.重申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C.邓小平南方讲话
D.经济发展分三步走战略的提出
2、抓住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与“1956”“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等关键词相吻合的历史事件是( )
A. 新中国成立 B.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C.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D. “一五”计划完成
3、下面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A.新中国政权的成立
B.社会主义道路探索
C.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D.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4、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1956—1976年),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下列人物中,完全属于这个年代的一组是
①黄继光 ②焦裕禄 ③王进喜 ④雷锋 ⑤屠呦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5、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不相符的是
A. A
B. B
C. C
D. D
6、党的历史上召开过多次重要会议,对下列会议重要性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②中共十二大——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③中共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④中共十六大——确立科学发展观为党的指导思想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7、下列词语不属于改革开放后人们生活新时尚的是
A. 提前消费
B. 休闲生活
C. 低碳生活
D. 凭票证消费
8、在“文革”中被污蔑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受残酷迫害,成为“文革”中最大的冤案的国家领导人是
A.周恩来
B.刘少奇
C.刘伯承
D.邓小平
9、“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是正确地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要求我们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目标的确立是在(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六大
10、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胡锦涛的哪一思想被写进党章
A. 科技立国
B. 可持续发展
C. 科技强军战略
D. 科学发展观
11、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政治协商制度
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2、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兰考县考察时,回忆起曾填写的《念奴娇》词。词中“百姓谁不爱好官?……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的句子,深深表达了对下列哪位人物的崇敬之情
A.孔繁森
B.雷锋
C.王进喜
D.焦裕禄
13、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民族实现大团结的历史事件是
A.新中国的成立 B.西藏的和平解放 C.三大改造 D.改革土地
14、中国共产党成立不足百年,由于缺乏经验,在领导事业中失误是在所难免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等历史事件反映的共同问题是( )
A.右倾错误 B.“左”的错误 C.经济落后 D.思想落伍
15、1962年台湾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在诗中写道:“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是
A. 盼望祖国统一
B. 希望和家人团聚
C. 希望台湾独立
D. 祝福祖国繁荣昌盛
16、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下列属于古埃及文明成果的是
A. 金字塔
B. 传教
C. 空中花园
D. 甲骨文
17、以下哪一项不能说明《共同纲领》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 )
A. 规定新中国的国名 B. 规定新中国的国体和政体
C. 规定新中国的内政外交政策 D. 决定和平解放西藏
18、《人民日报》曾经刊载文章写道:“中国,中国人,将不再是屈辱的殖民地奴隶的代名词,而要永远地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民主的人民的尊敬了。中国人民从此有了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了真能保护自己、代表自己的政府。”该文章评价的是
A. 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
B.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 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D.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9、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开创了新局面,这些成就中不包括( )
A.中日建交 B.中国重返联合国
C.中美建交 D.中国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20、因为原子弹研究是国家机密,有这样一位专家,他一直脱离世人的视线,默默无闻地工作和奉献着,终于积劳成疾,直到逝世才被人民所熟知,他是( )
A.钱学森
B.王明健
C.邓稼先
D.王怀民
2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____年,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22、_____的推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_____,从此,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
23、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能制造桌子椅子、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都不能造。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国政府实施了( )
24、榜样人物是时代的先锋,学习的楷模。在上甘岭战役中牺牲的战斗英雄是________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带领人民艰苦奋斗,治理灾害,病故前要求“埋在沙滩上……要看着把沙丘治好”的“党的好干部”是________。
25、填空题:(共6小题,10分)
(1)_________说:“我们都是中国人。三十六计,和为上计。”
(2)改革开放以后,在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_________”的对台基本方针。
(3)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_________》,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
(4)1992年,_________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这就是“”。_________
(5)2015年11月,国家主席_________同台湾方面领导人_________在_________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6)_________年,两岸同时举行“三通”启动仪式,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
26、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___________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______运动。它使人们认识到,______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7、城市的发展见证着历史的进步。
(1)20世纪50年代生产出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的城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城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世纪80年代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窗口”的城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8、《共同纲领》内容:①确定新中国的名称为 ________________ ;②新中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 ________________ 领导的,以 ________________ 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________________ 是国家的主人。
29、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事件。
(1)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一一
(2)“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一一
(3)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一一
(4)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一一
30、________年秋,在________的主持下,“文化大革命”中废弃的高考制度被重新恢复,中国的高等教育走上了正轨。
31、观察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请将下列“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建设成就的英文字母代号填人图中对应方框内。
A.新藏公路
B.武汉长江大桥所在地
(2)据图概括,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的主要成就中重工业的地域分布特点。
32、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3、经济的发展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请回答:
(1)我国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开始于哪一措施?它的基本任务是什么?请列举该措施实施期间取得的成就。(任举一例)
(2)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哪对三个行业进行变革?分别采取了什么方式?本次变革的意义是什么?
34、饱经风霜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走过了70个春秋,回首这70年来所走过的不平凡之路,会引起我们深深的思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奋发中图强)
材料一
(1)结合材料一回答,这一时期工业化建设的重点是什么?“一五” 计划的完成,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新航程再起)
材料二 1978年的中国,是中华民族5000年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这一年,有无数的中国人的命运因中国的变化而改变;从这一年开始,中国前进的每一个脚步都将引起全世界目光的关注……
——《开辟中华民族全面持续发展繁荣新时期—解说中国改革开放30年》
(2)结合相关知识,说说你对1978年“是中华民族5000年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的理解。
材料三(1992年)十四大闭幕前后,海内外舆论给予广泛报道并高度评价,称这是20世纪末重要的历史事件。普遍认为邓小平为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指出了一条唯一正确的道路。
——2011年第9期《党史纵览》 卓爱平/文
(3)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中共十四大为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指出的“唯一正确的道路”是什么?
材料四 1978—2008年,中国用短短的30年实现了一个从颓败到中兴的划时代飞跃,迅速踏上现代化道路。30年,经历了欧洲用两个世纪才完成的同样程度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社会转型;30年,经济保持年均速度近10%的持续高速增长,成功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开辟中华民族全面持续发展繁荣新时期—解说中国改革开放30年》
(4)联系所学知识思考,中国成功实现中华民族世纪复兴的基本经验有哪些?(写出两点即可)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