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东营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2022年11月30日,神舟十五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首次实现“太空会师”。近年来我国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从根本上得益于(       

    A.外交事业的迅速发展

    B.国防和军队力量增强

    C.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D.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

  • 2、1992年,党中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决策是党在下列哪次大会上提出来的(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

  • 3、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接着,受检阅部队以海军的两个排为前导,步兵师、炮兵师、战车师、骑兵师依次通过主席台,空军14架飞机在会场上空飞行受阅。与上述材料相关的史实是

    A. 开国大典

    B. 抗美援朝

    C. 一五计划

    D. 三大改造

  • 4、右图中两种所有制经济百分比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的基础完成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

  • 5、2012年5月,叙利亚爆发了大规模的人道主义危机,包括40多名儿童在内的100多名平民遭到了屠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要求制裁叙利亚,而中国则反对干涉叙利亚内政。这一事件体现中国政府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A.大国强权的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利益第一的原则

    D.“人权高于主权”的原则

  • 6、某同学同学搜集到如图三幅历史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主题应该(  )

    A.合作抗日

    B.抗美援朝

    C.解放西藏

    D.渡江作战

  • 7、下列史实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①1992年11月,大陆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达成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

    ②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③1999年12月20日,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A. 祖国统一

    B. 外交成就

    C. 军队建设

    D. 民族团结

  • 8、“遏制敌人对中国使用核武器,在敌人对中国发动核袭击时,对敌人实施有效的自卫反击,打击敌人的重要目标。”中国担任这一使命的部队名称是

    A.海军陆战队

    B.陆军特种部队

    C.火箭军

    D.武装警察部队

  • 9、下列高科技成就诞生的顺序

    ①“东方红1号”卫星顺利升空  

    ②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③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④我国“神州”七号实现了太空漫步

    A. ②③①④ B. ②①③④ C. ③②①④ D. ③②④①

  • 10、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 )

    A.内蒙古 B.新疆 C.西藏 D.广西

  • 11、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紧密结合在一起,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实现这一“重大突破”的会议是(   )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十二大

    C. 中共十四大 D. 中共十五大

  • 12、那是一个热情有余而理智不足的年代,当时的口号是“一天等于二十年”“赶英超美”“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从生活到艺术都在虚拟一个乌托邦式的极乐世界。材料中所说的那个年代指的是

    A.三大改造时期

    B.“大跃进”运动时期

    C.改革开放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 13、八年(1)班的一位同学在百度上搜集到了一幅关于中国共产党会议的图片(如图)。下列属于该会议内容的是(     

    A.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

    B.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C.做出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的决策

    D.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 14、他改变了近代中国被列强欺辱、任人宰割的历史,亲手缔造了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中国。在他的时代没有人敢碰中国,即便强大的“老美”也只能乖乖地坐在谈判桌前。这里的他指的是(  )

    A. 邓小平 B. 毛泽东 C. 蒋介石 D. 孙中山

  • 15、2020年6月某日,在喀喇昆仑加勒万河谷地区,印度边防部队悍然越线挑衅,引起冲突,4名解放军官兵在冲突中牺牲。印度边防部队非法越界违反了中印两国之间早就达成的指导两国关系的哪一基本原则?

    A.独立自主原则

    B.“求同存异”方针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互惠互利原则

  • 16、第四届海峡两岸中山论坛于2020年7月17日在广东中山开幕。中国国民党前主席通过视讯方式在论坛开幕式上致辞时,再次强调两岸共同弘扬中山精神,坚持“九二共识”。“九二共识”是指(       

    A.和平统一方针

    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加强两岸合作

    D.反对“台独”分子和国际反华势力

  • 17、美国内战中鼓舞黑人士兵踊跃参加北方联邦军队,从而扭转了战局的文件最有可能是( )

    A.《独立宣言》

    B.美国1787年宪法

    C.《人权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 18、2019年4月21日是第四个“中国航天日”,“情系航天筑梦太空”走进航天城参观研讨活动,在北京航天城隆重举行。49年前的这一天,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A. 东方红1号 B. 神舟一号 C. 神舟五号 D. 神舟六号

  • 19、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在这里曾经孕育的是(     

    A.古巴比伦文明

    B.古代埃及文明

    C.半坡文明

    D.河姆渡文明

  • 20、1978年开展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这里所说的“解放”是指( )

    A. 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

    B. 摧毁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C. 纠正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路线和政策

    D. 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回顾历史,中美两国之间的关系既紧张又缓和,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的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1900年,清政府统治时期,美国直接参与侵略中国的________战争。

    (2)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国民政府时期,美国与中国并肩作战,取得________战争的胜利。

    (3)新中国建立后,中美出现激烈对抗,1950年到1953年爆发了________战争。

    (4)七十年代,中美关系出现缓和,标志性事件是1972年________

  • 22、“文化大革命”时期形成了两个反革命集团,他们的核心人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 23、_______年,_______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基本解放。

  • 24、新中国建立后,奉行____________________外交政策。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同________等十几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一个好的外部环境。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_______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

  • 25、2003年10月,航天员____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人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____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 26、________年,中共八大后,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________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改革开放。

  • 27、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主要内容:主要是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____的经济;对国有企业实行____,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以____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 28、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加快以____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2)内容:城市改革全面展开,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对________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以_______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3)中心环节:城市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_________

    (4)意义:大大调动了____、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我国城乡出现了经济大发展的崭新局面。

  • 29、_____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 30、1956年,________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WTO的中文名称是什么?

  • 32、正确的思想决定正确的行动,先进的理论推动社会发展。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思想上确立了怎样的指导方针?

    (2)邓小平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逐渐形成了什么理论?哪次会议上这一理论被写入党章,成为党的行动指南?

    (3)在中共十六大上,什么重要思想被确立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在中共十八上,哪一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4)2012年,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深刻阐述了哪一宏伟蓝图?这一宏伟蓝图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 33、阅读并回答问题

    习近平:“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虽会经历一时的阵痛,但将换来新生”。

    (1)1980年建立四个经济特区,其中被誉为对外开放窗口的是哪座城市?除这座城市再列举一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开放哪个地区后,极大的推动了整个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

    (2)我国对外开放从沿海经济特区开始,逐渐向内地推进,形成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3)2001年中国加入哪个组织,将拥有13亿人口的巨大市场带入全球贸易体系?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发展,从中你得到了哪些认识?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遇了“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外国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和中国封建主义的昏庸统治,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要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任人欺凌、落后和贫穷的面貌,就必须进行革命,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推翻这些阻碍中国向前发展的绊脚石。

    ——摘编自《革命文化是党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材料二  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经过28年的浴血奋斗,新中国于1949年成立了。中国的社会结构和前途命运在这以后发生了根本变化。这种划时代的变化,集中起来就是: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开始为祖国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而奋斗。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 

    ——摘自《经济发展成果述评:告别温饱不足奔向全面小康》(人民日报2013年11月29日)

    (1)材料一中的“变局”指什么?并根据材料一指出阻碍中国向前发展的绊脚石。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3)材料三体现了中国哪些方面的变化?促使这些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综合上述三则材料,总结概括中国走向民族复兴的历程。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