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以上材料出自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共同纲领》
C.《土地改革法》
D.《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毛泽东的这首七律里面的“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是
A.淮海战役
B.辽沈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3、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后,全国人民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在20世纪60年代,有一位领导干部他面对严重自然灾害,以强烈的责任心鞠躬尽瘁,全心全意为兰考人民服务,被誉为“县委书记的榜样”,他是
A.邓稼先 B.王进喜 C.焦裕禄 D.孔繁森
4、“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国民经济虽然遭到巨大损失,但仍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以下不属于这一时期的成就是
A.第一颗氢弹发射成功 B.大庆油田.胜利油田
C.首次培育籼型杂交水稻 D.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5、下列关于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关叙述,其中属于观点的是( )
A.发展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B.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
C.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D.调动企业、职工积极性,增强企业活力
6、李克强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大对民族地区发展支持力度。少数民族的发展基于我国实行的哪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庋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社会保障制度
7、根据下表一能够得出最恰当的结论是( )
时间 | 事件 |
1858年4月 | 英、法、俄、美四国公使率舰至白河口 |
1858年5月 | 英法联车攻陷大沽炮台 |
1858年5月 | 俄罗斯东西伯利亚总督率兵到达瑷珲,与中国签订《中俄瑷珲条约》 |
1858年8月 | 陈玉成、李秀成统领各路大军协同作战,一举攻破浦口,歼敌万余,再次击溃清政府的江北大营 |
A.太平天国运动已经失败
B.外国的侵略已经深入内地
C.清政府面临外忧内患局面
D.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8、小明想做一张手抄报纪念澳门回归20周年,在“一国两制”字样下方要画一张人物头像,那么最合适的人选是
A. 毛泽东
B. 邓小平
C. 周恩来
D. 江泽民
9、经过全国人民的奋斗,许多梦想成为现实。“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中的一桥指的是( )
A.南京长江大桥
B.武汉长江大桥
C.钱塘江大桥
D.郑州黄河大桥
10、从下列图片可以看出,我国国防工业制造领域发生的变化是
①从仿制到注重自主研制 ②科技水平不断提高
③飞机制造业水平领先世界 ④空军的现代化建设有了新的飞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这一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这里提到的“理论”是什么( )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2、下边的文献出自( )
A.遵义会议
B.七届二中全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3、某地在短短的几年内,从只有“一条街道、一盏红绿灯、一个小公园”的小镇,迅速崛起成为一座现代化大都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这座城市是
A.深圳 B.珠海 C.汕头 D.厦门
14、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里的中国道路是指
A.和平发展的道路 B.土地革命的道路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15、石油工人王进喜,县委书记焦裕禄,两弹元勋邓稼先共同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艰苦创业,服务人民
C.保家卫国,革命英雄 D.解放全国,彻底革命
16、1956年是我国文学艺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同年4月,毛主席提出促进文学艺术发展的“双百方针”,文化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以下成就的取得与此无关的是( )
A. 《红岩》 B. 《茶馆》 C. 《东方红》 D. 《黄河大合唱》
17、成语“风声鹤唳”“投鞭断流”与下列哪次战役有关:
A. 牧野之战 B. 淝水之战 C. 官渡之战 D. 赤壁之战
18、毛泽东说:“事情总是发展的,一九一一年到今年不过四十五年,中国的面目完全变了。”以下能支持这一论断的是
①人民成为国家主人
②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主导地位
③工业落后面貌开始改变
④我国基本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9、某学者在国际学术报告会上说:“我们把他称为杂交水稻之父,是因为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福音”。此处重点评述了“把他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
A.目的 B.过程 C.结果 D.理由
20、学习历史的意义之一在于从历史事实中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形成历史观点。下列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B.1982年,邓小平明确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C.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D.2013年,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国家主席
21、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___________。
22、在下面经济特区示意图中填出:A.珠海B.汕头
23、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影响: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________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24、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奉行______________的和平外交政策;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______________”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25、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会议名称。
(1)制定《共同纲领》的会议是__________
(2)探索建设社会主义良好开端的会议是_______
(3)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是_______
(4)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是_______
26、模范人物:大庆石油工人“铁人”________、党的好干部________、解放军好战士雷锋。
27、城市的发展见证着历史的进步。
(1)20世纪50年代生产出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的城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城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世纪80年代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窗口”的城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8、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1)扩大:(1)1984年,进一步开放________个沿海城市。
(2)1985年,又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________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3)1988年,_____________经济特区建立。
(4)1990年,上海________开发区也建立起来。
(5)1992年,对外开放的地域向________推进,相继开放了一些沿江城市、陆地边境城市、________和________等内地省会自治区首府。
(6)结果:中国形成“经济特区—________—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____________的对外开放格局。
29、新时代强军之路格局:形成_____________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30、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概况:___年10月在北京召开
31、根据提示信息写出相对应的伟大人物。
(1)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2)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司令员——
(3)大庆石油工人的“铁人”——
(4)2005年访问中国大陆的中国国民党主席——
32、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取得胜利,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出的伟大决策是什么?
(2)中共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那么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3)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不断得到发展,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也在不断地完善。请指出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中共十八大、中共十九大上分别将哪些理论写进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3、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在这一探索过程中,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两次重要的会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八大到十一届三中全会20多年间,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经历了哪些曲折?这一曲折过程可以使你得到哪些认识?
(2)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34、 一个人的名字往往记载着一页历史,一个人的名字往往蕴涵着一种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深刻的时代背景。观察下列信息并回答问题:
(1)甲人物所说的电影《上甘岭》源于历史上哪一次战争?中国参战的目的是什么?请你写出其中一位战斗英雄,并介绍一下他的英雄事迹?
(2)乙人物所说的“那段不堪回首的动乱岁月”与哪一事件有关?
(3)在丙人物所说的那个急于求成的年代,我国的经济建设仍然取得显著成就,你能说出在这一时期涌现出的一位模范人物并且说说人民是如何称颂他的?
(4)丁人物所说的“那历史性的一刻”指哪一事件?
(5)按年龄大小给甲、乙、丙、丁四个人物排列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
A.甲>乙>丙>丁 B.丁>丙>乙>甲 C.丁>甲>丙>乙 D.乙>丁>丙>甲
(6)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今昔对比,乙、丙两个人物一定有颇多的感触和认识,请你替他们分别谈一谈。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