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信阳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下列流行语言符合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有(    ) 

    ①“经济特区”

    ②“公私合营”

    ③“包产到户”

    ④“股份制”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 2、在中英就香港问题展开谈判时,撒切尔夫人说:“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同一个不愿妥协和实力上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这段话主要是指( )

    A. 中国处理国际关系不妥协

    B. 中国享有崇高的国际地位和声誉

    C. 一个国家的综合因力越强,在国际关系中主动权就越大

    D. 英国霸权地位丧失

  • 3、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是(     

    A.经济特区——内地

    B.内地——经济特区

    C.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

  • 4、每周一的学校升旗仪式上,同学们都会高唱国歌。那么,谱写国歌的曲作者是谁?(       

    A.聂耳

    B.冼星海

    C.田汉

    D.徐悲鸿

  • 5、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图中①点到②点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开展了“一五计划” B. 开展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 土地改革 D. 调整国民经济

  • 6、下表为l950年、l952年中国农村不同阶级人口及土地占有比例。从表中数据的变化中得出的结论应该是( )

     

    1950年

    1952年

    人口比例

    土地占有比例

    人口比例

    土地占有比例

    贫农、中农

    85.5%

    45.2%

    92.1%

    91.4%

    地主、富农

    14.5%

    54.8%

    7.9%

    8.6%

     

     

    A. 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B. 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实施

    C. 农业合作化掀起高潮   D. 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规模开展

     

  • 7、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准确理解是(  )

    A.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发展、完善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

    C.从中国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发展社会主义

    D.不受马克思主义束缚的社会主义

  • 8、有一首歌唱到:“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回了一个圈........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歌词中的两个“春天”分别喻指( )

    A.“三步走”战略部署的第一步和第二步

    B.改革开放和邓小平南方谈话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D.改革开放和国有企业改革

  • 9、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我国取得了重大成就。下列诗句讲的是1957年建成的连接了长江南北交通的桥的是

    A. 一去仙桥道,还望锦城遥

    B. 泉声喧后涧,虹影照前桥

    C. 一桥飞驾南北,天堑变通途

    D. 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 10、某校历史兴趣小组搜集到以下珍贵照片,请身为组长的你为其拟一个历史研究主题。( )

    A.新中国对政权的巩固 B.国家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C.改革开放 D.社会主义改造

  • 11、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该桥建于

    A.建国初期 B.“一五计划”期间 C.文革时期 D.改革开放新时期

  • 12、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

    A.解放战争的胜利

    B.西藏和平解放

    C.土地改革结束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些内容最早出现在下列哪个文件中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 14、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成效后,党和国家又着手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至于城市改革怎么改?党中央回答:“农村改革是权利下放,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要权利下放,下放给企业,下放给基层。“由此可知,国有企业改革的突破口是

    A. 扩大企业自主权   B. 所有制结构改革   C. 发展承包经营   D. 实行“按劳分配”

  • 15、学者彼得·诺兰认为,任由经济发展,不采取任何调控措施是不合理的,“我一直深信中国在五十年代早期……选择了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中国当时的选择是(   )

    A.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B. 实行计划经济、制定经济计划的发展道路

    C.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道路 D. 对外开放的道路

  • 16、下图所示为朱宣咸创作的一幅名为《阻击“美帝国主义”》的漫画,反映了“美帝国主义”妄想通过朝鲜侵略中国大陆,遭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队的奋起反抗。作者表达的是(     

    A.抗美援朝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B.抗美援朝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C.美军装备落后导致战争的失败

    D.朝鲜军民英勇阻击美国侵略者

  • 17、原定于2020年3月份召开的全国两会因为新冠疫情的影响不得不推迟到5月下旬举行。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通过的重要文献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18、2012年11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这届领导集体以谁为第五代领导核心(     

    A.习近平

    B.李克强

    C.胡锦涛

    D.江泽民

  • 19、习近平同志说:“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下列关于改革开放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②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的广阔天地展开

    ③深圳等经济特区的设立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窗口

    ④邓小平理论成为指导我国改革开放的光辉旗帜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20、2003年明太祖的陵墓——明孝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下列史实与明太祖有关的是

    ①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设立六部  ②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

    ③设立锦衣卫特务机构  ④大兴文字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___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 22、1929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县________召开,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________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 23、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铁人“________”其艰苦创业精神被称为“铁人”精神,“县委书记的榜样”是________

     

  • 24、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会议名称。

    (1)制定《共同纲领》的会议是__________

    (2)探索建设社会主义良好开端的会议是_______

    (3)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是_______

    (4)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是_______

  • 25、“兰考治沙,党的好干部”——他是“______”;“培育良种,杂交水稻之父”—— 他是“______”。

  • 26、2012年,习近平提出:“实现中华民族_________,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 27、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是________;“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________

     

  • 28、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是___________

  • 29、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实行_____政策。改革从农村开始,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概况:1978年,________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____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3)影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随着农业生产向______、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______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 30、观察《1966-1976年社会主义建设主要成就》示意图,将下列所述事件的英文字母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1967年,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所在地

    B.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通车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上来,实行的历史性决策,形成了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请根据历史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这次全会是指哪次会议?召开的时间是哪年?

    (2)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是指什么?实行的历史性决策是什么?

    (3)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谁?

    (4)这次会议召开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

  • 32、新中国成后,我国的外交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外交政策是什么?

    (2)在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的外交又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有人用“梅开三度”来形容这一时期的外交成就,请你根据学习的史实,回答都取得了哪三项成就?

    (3)改革开放后我国又取得怎样的外交成就?(举三个例子)这些成就取得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33、下面是我国不同时期的三位领导人,他们都是谁?

    从左至右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根本不同,在中美两国政府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分歧。但是,这种分歧不应当妨碍中美两国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正常的国家关系,更不应该导致战争。我们希望,通过双方坦率地交换意见,弄清楚彼此之间的分歧,努力寻找共同点,使我们两国的关系能够有一个新的开始。

    材料二:中日两国的社会制度不同,但这不应该成为我们两国平等友好相处的障碍。恢复中日邦交,在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友好睦邻关系,将为进一步发展我们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扩大两国经济和文化交流,开辟广阔的前景。中日友好不是排他的,它将为缓和亚洲紧张的局势和维护世界和平做出贡献。

    请回答:

    (1)今年(2019年)是中美两国建交多少周年?中日何时建立外交关系?)

    (2)根据材料说明发展“中国与日美两国”正常的国家关系应遵循怎样的原则?请阐释其具体内容?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愿意改善中美、中日关系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