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在这次航天过程中成功完成出舱任务的航天员是( )
A.景海鹏 B.杨利伟 C.翟志刚 D.刘洋
2、中国人起名往往追逐时代潮流,带有时代的烙印。比如“文革”时期许多人起名叫“卫红”“卫东”。莫言在小说《生死疲劳》中有这样一段描写:“住在东厢房里的另一户人家,在这段时间里的一个狂风暴雨日,生了一对双胞胎女婴。这两个女孩,长名互助,幼名合作。”小说中给孩子取名反映的历史背景是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十年浩劫 D.改革开放
3、学习历史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以下史实与推论的对应关系搭配准确的是
选项 | 史实 | 推论 |
A | 开国大典 | 是中国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标志 |
B |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 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
C | 朝鲜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 | 是中国军队赴朝参战的根本原因 |
D |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 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事件 |
A.A
B.B
C.C
D.D
4、1956年对中国人民来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在这一年,新中国取得的主要成就有( )
①“大跃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发动起来
②基本完成三大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③中共八大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取得了重要成果
④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5、作为洋务派的代表,受命于危难之际,率军收复新疆。清政府采纳他的建议,于1884年设行省。他是( )
A.左宗棠 B.李鸿章 C.曾国藩 D.张之洞
6、国务院批准营口市设立鲅鱼圈区开发区,营口走向全面开放。我国形成的对外开放的格局是( )
A.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
7、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我国开始了历史发展的伟大转折,其主要依据是( )
A. 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B. 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C. 作出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D. 形成了邓小平理论
8、1900年帝国主义国家组织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直接原因是
A.镇压义和团运动
B.维护清王朝统治
C.维护和扩大在华权益
D.接受慈禧的宣战
9、下图为1959﹣1994年某市百货零售网点数量统计示意图。其中1987﹣1994年百货零售网点数量急剧增加主要源于( )
A.对外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
B.经济改革激发市场活力
C.世贸组织对华贸易的促进
D.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10、海尔企业在国内发展壮大之后,不满足只做“小池塘里的大鱼”,想要走向国际化,2001年中国的一件大事给其提供了机遇,这件大事是( )
A.建立经济特区
B.加入WTO
C.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立
D.提出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
11、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执行及完成的时间是( )
A.1952-1956年
B.1953-1957年
C.1954-1958年
D.1958-1962年
12、我国在“一五计划”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表
部门 | 工业 | 农林水利 | 交通运输 | 文化教育卫生 | 其他 |
投资比例 | 58.2% | 7.6% | 19.2% | 7.2% | 7.8% |
注: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约为1∶7.9,由此可见我国
A. 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
B. 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
C. 优先发展重工业
D. 已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3、苏州雷允上诵芬堂药店于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开业,至今已有300多年,是著名的中药名牌老店。20世纪50年代中期,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雷允上诵芬堂顺应历史潮流,实行
A.公私合营
B.中外合资
C.承包经营
D.国企改革
14、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这一潮流促成了
A. “九二共识”
B. “汪辜会谈”
C. 两岸隔绝状态的打破
D. “一国两制”的提出
15、学术界有观点认为,无论从破还是从立的角度看,武昌起义都可谓首创性义举,故史称“辛亥首义”。这里所说的“首义”主要是指武昌起义( )
A.是革命党人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B.推翻了清王朝并导致中华民国的建立
C.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
D.建立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16、下列科技成就中,属于我国科技工作者在“文革”期间排除错误路线干扰,坚持科学探索而取得的是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
③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④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A. ①②④
B. ①③
C. ②③④
D. ③④
17、下列各项中,那些属于土地改革的意义?
①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②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③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④解放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8、2017年4月26日,中国首艘国产航母下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部队成立于( )
A.洋务运动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
C.维新变法时期
D.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19、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事件是
A. 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
B. 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 1945年抗日战争的胜利
D. 1949年开国大典的举行
20、1956年,我国通过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三大改造是指对下列哪三个方面的改造
①农业 ②手工业 ③交通业 ④资本主义工商业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1、___________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__________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2、_______年,_______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基本解放。
23、三、拨乱反正
表现:“________”中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陆续得到________,受到打击、诬陷或迫害的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等也恢复了名誉
24、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一次关于世界三大宗教的图片展览活动。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一组图片,请你帮助他们完成对应的图片解说。
25、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________”的方针,促成了会议的圆满成功。近年来,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________。
26、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______政策。改革先从______开始。
27、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2)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
(3)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奉行的外交理念——
28、空军:
(1)人民空军建立早期,飞机主要从国外购买,后来逐步走上_____________道路。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行研制和引进了一批新型飞机,空军的现代化建设有了新的飞跃,成为保卫祖国领空的______________。
29、重大历史事件对社会历史进程产生重要影响。根据提示,请将下列事件补充完整。
(1)________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2)________的召开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________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4)________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30、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________业,手工业以及________业的社会主义改造,________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3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依据国情创新制度。请回答: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确立的新中国的什么制度?
(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一切制度创新的源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哪一年在哪次会议颁布的?
(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实施这一制度的前提是什么?
(4)20世纪末,吞港、澳门回归祖国,得益于哪一制度的创新?
3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是什么?该原则的提出有何重要意义?
33、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重视民主法制建设,让我们回顾民主法制建设的曲折历程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制定的第一部宪法的性质是什么?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是什么时期?请举出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的典型事件?
(4)谈谈你对民主法制建设的认识?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材料二 中共八大以后,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人们的建设热情空前高涨,但1959年至1961年,国民经济却发生严重困难。
材料三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请回答:
(1)材料一出自建国初期的哪部历史文献?
(2)简要分析材料二中我国经济出现严重困难的原因。
(3)材料三中“大包干”指什么?最先开始在中国的哪个村?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