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用身躯堵抢眼,为部队开辟前进道路的战斗英雄是:( )
A.黄继光
B.邱少云
C.毛岸英
D.董存瑞
2、图片是历史的见证。如图见证了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八大 C.新中国成立 D.香港回归
3、春节以来,很多城市用一场洋溢着青春和热情的快闪,演绎了一曲《我和我的祖国》,让无数人为之动容。我们伟大的祖国诞生的标志是( )
A.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 开国大典
4、准确表述历史史实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以下表述不准确的是
A. 20世纪50年代,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用赎买方式,实现了和平过渡
B. 2013年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强调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C. 1955年,周恩来在亚非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D. 20世纪70年代邓稼先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为解决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
5、1950-1952年进行的土地改革,使中国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1)在这次土地改革中,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 )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平均地权”
(2)下列表述中不属于土地改革意义的是( )
A.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B.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C.消灭了地主阶级
D.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6、冯雪峰(1903~1976),浙江义乌人,参加并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下列属于他生活时期发生的事件有( )
①中共一大召开 ②新中国成立
③文化大革命爆发 ④改革开放政策实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促进文化繁荣的举措包括
①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②设立茅盾文学奖
③实施“五个一工程” ④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8、“‘两个一百年’目标的提出推动了全面改革的深化,坚定了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材料主要表述了“两个一百年”目标的
A.背景
B.内容
C.意义
D.结果
9、1964年10月17日,法新社发布消息:“在24小时内爆炸了两颗影响世界平衡的炸弹;一颗是15日赫鲁晓夫下台的炸弹:另一颗是16日正式宣布中国第一次爆炸的炸弹。”这里所说的“另一颗”炸弹指的是
A. 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B. 第一枚近程导弹发射成功
C.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D. 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10、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且持续了长达十年之久的事件是
A. “大跃进”运动
B. 人民公社化运动
C. “文化大革命”
D. 农业合作化运动
11、“自从包产到户后,家家生活大变样。”全国农村率先搞“包产到户”的典型是
A. 四川成都
B. 贵州遵义
C. 河北沧州
D. 安徽凤阳
12、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表反映了英、法、德、美四国实力的对比变化。导致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870—1913年英、法、德、美实力变化表
A.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B.殖民扩张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第三次科技革命
13、分析下表,从中得到的信息有( )
军兵种 | 人民海军 | 人民空军 | 战略导弹部队 | 火箭军 |
建立时间 | 1949年4月 | 1949年11月 | 1966年7月 | 2015年12月 |
①我国国防力量不断强大
②我国对外开放取得巨大成果
③我军逐步走上科技强军之路
④祖国统一大业取得历史性进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4、拥有临海的便利交通、靠近港澳的区位优势,依靠国家优惠的政策,引进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经验,使深圳等地成为一个伟大的支点。铸造“伟大的支点”指的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设立经济特区
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D.实施“一五”计划
15、下图为中国人民银行1999年12月10日发行的纪念币,内芯正面主景图案为五星荷花图案,外环上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字样,下方为年号“1999”字样。该纪念币体现的内涵是
A.澳门回归,洗雪国耻
B.人民民主,社会主义
C.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D.睦邻友好,平等互利
16、“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提出这一重要论述的会议是
A.中共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共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7、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成就巨大。目前我国已建成的五大军种不包括
A. 空天军
B. 火箭军
C. 战略支援部队
D. 人民海军
18、新中国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的历史事件是( )
A. 中共八大召开 B. 土地改革 C. 开国大典 D. 三大改造完成
19、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 )
A. 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 超额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D.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比较能力是历史学习中应当培养的基本能力。据此完成15—17题。
20、加入WTO给我国带来的影响主要有( )
①进一步推进我国经济全方位的对外开放
②加强与世界各国经济的交流
③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④给中国带来了严峻挑战,不利于中国走向世界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21、1964年,我国第一颗_______________爆炸成功;1966年,我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_______________的试验,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
22、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1)_____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____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2)____在会上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______和_____之间的矛盾。
(3)在中共十九大上,______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23、地图中的历史:
阅读下列地图,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位于福建省的经济特区是图中的
(2)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是图中的
(3)紧邻香港的经济特区是图中的
24、1938年3月,______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1953年7月,______获得胜利,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25、“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意义: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_____,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26、1992年,党的_______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_________经济体制以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
27、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时间:________年9月13日地点:蒙古人民共和国温都尔汗经过:________等人慌忙外逃,在蒙古人民共和国温都尔汗机毁人亡。标志:________
28、1951年, ______ 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2001年12月,中国成功加入 ______ ,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29、中日建交:1972年,日本首相________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交。
30、漫步太空:
(1)1999年11月,______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
(2)2003年10月,航天员______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3)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_________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31、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了哪些成就。
3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互相尊重领土和主权的完整
(2)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
(4)平等互利
(5)____________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8年,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经济改革的大幕。1978年,安徽凤阳等地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做法得到中央的肯定,逐步在全国推广。这一改革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
材料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先“杀出一条血路”。 1980年,国家首先设立深圳等4个经济特区。随着对外开放的逐步扩大,现在我国已经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
(1)请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动手设计一个表格对上述改革开放的探索进行分类总结。
(2)综上所述,你能从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中汲取什么智慧?
34、观察如图:
(1)图中方框处四我国首批经济特区所在地址。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
A.深圳
B.厦门
(2)观察图中我国首批经济特区位置,指出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在地理分布上的特点。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