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唐山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明朝加强封建专制统治的措施中,最具特色的是

    A.废丞相,设三司

    B.设厂卫特务机构

    C.废丞相,权分六部

    D.内阁制度的形成

  • 2、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西欧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对世界格局产生很大影响,正朝着经济政治一体化迈进,其迈进的标志是

    A. 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的签署

    B. 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

    C. 1993年欧盟成立

    D. 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签署

  • 3、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 )

    A. 美国对日投掷原子弹与苏联对日宣战

    B.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C.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

    D. 法西斯侵略战争的非正义性

     

  • 4、专制主义政治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把国家的一切权力高度集中于最高统治者之手;二是排斥任何形式的监督。下列各项中符合这两个基本特征的有

    西周的分封制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明朝废除宰相制度 清朝设立军机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 5、毛泽东说:这一事件“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这一事件”是

    A. 俄国二月革命

    B. 俄国十月革命

    C. 实施新经济政策

    D. 农业集体化运动

  • 6、“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材料说明北京人

    ①会制造石器

    ②会种植粟

    ③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

    ④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④

  • 7、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辉煌灿烂,以下对于人物及其成就的搭配,正确的是

    ①賈思勰一《农改全书》

    ②罗贯中一《三国演义》

    ③毕并一活字印刷术

    ④徐光启一《齐民要术》

    ⑤李时珍一《史记》

    ⑥宋应星一《天工开物》

    A. ①③④

    B. ②④⑥

    C. ①⑤⑥

    D. ②③⑥

  • 8、清朝前期统治者处理边疆民族关系时,主张“因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能体现该主张的是

    A. 设台湾府

    B. 妥善安置土尔扈特部

    C. 册封达赖、班禅

    D. 设伊犁将军

  • 9、五四运动促使北洋政府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这里的“对德和约”指的是(  )

    A. 《凡尔赛和约》   B. 《九国公约》

    C. 《北大西洋公约》   D. 《联合国家宣言》

     

  • 10、穿越时空隧道的小明来到明朝,他想参加科举考试,那么他必须准备复习的内容是

    A.唐诗

    B.宋词

    C.元曲

    D.四书五经

  • 11、北宋前期的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这反映出宋代( )

    A. 对外交往频   B. 民族战争不断   C. 海外贸易发达   D. 商品经济繁荣

     

  • 12、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说法错误的是( )

    A. 二者发生的根本原因相同

    B. 意大利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是战胜国

    C. 对战后世界格局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D. 德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是战败国

  • 13、俄国二月革命后出现的两个并立的政权是

    A. 沙皇政府

    B. 人民委员会

    C.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 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

  • 14、观看了下列图片展,正确的留言是

    ①抗战胜利促进祖国的统一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③抗战胜利结束了中国人民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       ④消灭法西斯维护世界和平

    A.①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 15、2019年美国挑起中美贸易战,将进口自中国商品的关税提高5%-25%。美国的所作所为与下列哪一世界性组织的宗旨相违背?

    A.联合国 B.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C.欧盟 D.世界贸易组织

  • 16、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中国哲学中另有一个特异的宗派……是以思辨作为它的特险。这派的主要概念是‘道’,这就是理性。”该“宗派”创始人的政治主张是

    A.以德治国

    B.以法治国

    C.“无为而治”

    D.“兼爱”“非攻”

  • 17、习近平在天津考察时曾指出:“民生没有终点,只有新起点。”“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是对民生问题的重要认识。19世纪60年代,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共同关注的民生问题是(   )

    A. 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B. 努力发展近代工业

    C. 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D.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 18、斯大林逝世后,在苏联开始进行改革的是。

    A. 勃列日涅夫

    B. 赫鲁晓夫

    C. 安德罗波夫

    D. 戈尔巴乔夫

  • 19、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文件的发表

    A. 《独立宣言》

    B. 《共产党宣言》

    C. 《凡尔赛条约》

    D. 《联合国家宣言》

  • 20、下面两幅图片,反映的是哪一民族遭到法西斯的迫害?

    A. 阿拉伯人

    B. 日耳曼人

    C. 巴勒斯坦人

    D. 犹太人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战国后期秦国蜀守李冰在成都附近修建了________,它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隋炀帝下令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________,它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

     

  • 22、图1会议召开于______(地点),在该会议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图2会议召开于______年,该会议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23、司马迁编著的《______》和司马光编著的《______》,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

  • 24、受历史、__________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妇女在许多方面还没有取得与男性_________平等的权利。197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_________公约》。实现妇女和男性的________平等,还需要人类社会不断努力。

  • 25、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_______________,而中国进入社会主义阶段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

     

  • 26、________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 27、随着全球范围内工业化的推进,环境恶化成为严重的问题。表现:全球气候_______、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_______破坏、淡水资源短缺、____越来越严重、生态平衡破坏。这些____不仅仅是生态问题,也是现代社会面临的重大_______和社会问题。

  • 28、《凡尔赛条约》:《凡尔赛条约》的签订:最后,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协约国及参战各国对德和约》,即《凡尔赛条约》。主要内容包括

    (1)领土:重划德国疆界,________________归还法国,________煤矿归法国开采;

    (2)军事: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________占领15年.茉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禁止德国实行________制,不许德国拥有________,规定陆军人数小得超过10万;

    (3)政治:德国承认________、波兰等国独立;

    (4)赔款:由协约国设立“________”决定德国战争陪款的总额;

    (5)殖民地: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________等国瓜分。

    (6)国际组织:还决定建立________,但战败国和苏俄被排斥在外,美国因为夺取世界领导权的野心未能实现,既不批准《凡尔赛条约》也不加入国际联盟。

  • 29、一战后,国际秩序得以重建,这一秩序通常被称为“______”。

  • 30、在印度民族大起义中导军民与英军展开激战,经常单枪匹马,身先士卒,砍杀敌人,直到壮烈牺牲的是________(章西女王牺牲时年仅23岁)。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儒家思想学派是由谁在什么时候创立的?它在其发展过程中遭到的第一个沉重打击是什么?后来又是怎样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的?

  • 32、简答题: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于3月3日下午3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请问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成立做了哪些准备?

  • 33、请写出一战,二战,冷战期间形成的具有对抗性的军事组织.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一次意义重大的会议,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毅然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错误方针,全面纠正了“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的错误。

    请回答:

    (1)材料中提到的“会议”是指什么?这次会议作出的伟大决策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文化大革命”以前的“左”倾错误主要指什么运动?

    (3)这次会议确立的思想路线是什么?

    (4)这次会议有什么历史意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