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据俄罗斯《观点报》(2019年12月25日)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对一些欧洲国家企图篡改二战历史表达强烈不满,认为欧洲议会的决议是妄图抹杀苏联为结束二战所作的贡献。下列有关二战中苏联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打击德国
B.斯大林格勒战役推动二战战局变化
C.打击意大利促使墨索里尼政府垮台
D.迫使德国放弃对英国猛烈轰炸
2、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发和利用的能源中最符合环保标准的是( )
A.煤炭
B.石油
C.电力
D.原子能
3、下边的漫画生动地反映了20世纪初德国人、日本人参加哪次会议后的心情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制宪会议 D.雅尔塔会议
4、日本防卫大臣稻田朋美在被问及南京大屠杀事件时,她表示“不认为存在‘百人斩’(杀人比赛)”。对此最有力的证据是( )
A.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B.当年受害者、幸存者的控诉材料
C.国际友人当时的记录与评价
D.屠杀现场遗迹和当时摄制的新闻照片
5、一战后,甘地领导了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凯末尔领导了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两者相同之处是( )
A.维护民族独立,坚持武装斗争
B.实现政教分离,确立共和制度
C.引进西方技术,发展民族工业
D.反对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
6、下列属于解放战争期间的战役是( )
A. 辽沈战役 B. 百团大战 C. 台儿庄战役 D. 渡江战役
7、2 0 0 9 年 3 月 2 3日,美国政府公布了帮助银行业剥离不良资产的详细计划,极大地鼓舞了投资者, 2 3日纽约股市三大股指涨幅均超过 6 . 5 % 。该内容反映出 7 0多年前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 ( )
A. 刺激工业生产 B. 缓解经济危机的影响
C. 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D. 加强联邦政府的权力
8、导致信息技术出现,并成为现代信息技术核心的是:
A. 原子能
B. 人造卫星
C. 克隆技术
D. 电子计算机
9、七七事变后,日本大举进攻,企图速战速决。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一系列战役,以下内容属于符合此说法的是
A.谢晋元——淞沪会战 B.张自忠——台儿庄战役
C.佟麟阁——平型关大捷 D.李宗仁——百团大战
10、“英国是世界上抵抗君主达到节制君主权力的唯—国家,在这个政府里,君主有无限的权力去做好事,倘使想做坏亊,那双手就被束缚了。"实现这一目标的文件是
A. 《独立宣言》 B. 1787年宪法 C. 《权利法案》 D. 《人权宣言》
11、梁启超曾在某次战争后感叹:“吾国则一经庚申圆明园之变,再经甲申马江之变,而十八行省之民,尤不知痛,未尝稍改其顽固嚣张之习。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偿款既输,而酣睡之声,乃渐惊起。”请问,促使梁启超发出这样感慨的战争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鸦片战争
12、小明学习历史善于联系和比较,他发现中苏两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的时间刚好相隔了20年,你知道苏联宣布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应该是多少年吗?
A.1936年 B.1956年 C.1978年 D.1991年
13、19世纪60年代开始,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兴办了一批近代军事企业,其中有
A.江南制造总局 B.汉阳铁厂 C.福州船政学堂 D.北洋水师
14、1894年6月,世界34个国家体育组织的代表齐聚巴黎,商讨举办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并决定首届奥运会在两年后的雅典举行。当时可以看到的现象是
①电灯照得运动员休息室通明
②政府有关人员与本国运动员用笔记本电脑进行联系
③运动员可以乘飞机去参加比赛
④欧洲大陆国家的运动员可以坐火车来雅典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5、《凡尔赛和约》的内容中最能反映巴黎和会分赃性质的是( )
①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移交给日本 ②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
③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④德国取消义务兵役制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16、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要保证。下列历史事件与西藏地区有关的是
①公元前60年,西汉王朝设置西域都护
②元朝被置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设置宣政院)
③康熙帝赐予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
④根据左宗棠的建议,清政府于1884年在此设立行省
⑤1951年10月,人民解放军胜利进抵拉萨,得以和平解放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⑤
17、“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这表明欧洲共同体建立的目的是
A. 谋求欧洲的独立安全和发展
B. 遏制共产主义
C. 同美苏对抗
D. 独霸欧洲
18、1950年11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电讯《在中国人民支援部队参加下,朝(鲜)人民军获重要胜利,十一天歼敌六千收复广大地区》。该消息报道的历史事件是
A.解放战争 B.土地改革 C.抗美援朝 D.“一五”计划
19、古代埃及人相信灵魂不死,死后还会在冥世生活。最能体现这一观念的是( )
A.编制太阳历
B.使用象形文字
C.制作木乃伊
D.修建卡尔纳克神庙
20、下列表格是“清朝前期人口变化与人均耕地情况表”,这一表格折射的历史信息准确的是
年代 | 人口数(口) | 人均耕地亩数(亩) | 年代 | 耕地面积(顷) |
顺治12年(1655年) | 14033900 | 27.63 | 顺治18年(1661年) | 5493576 |
康熙50年(1711年) | 24621321 | 28.15 | 康熙24年(1685年) | 6078430 |
乾隆31年(1734年) | 2080957936 | 3.56 | 乾隆31年(1766年) | 7414495 |
A. 人口增长速度快于耕地增长速度,人地矛盾逐渐突出
B. 种植技术的改进,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新品种的改良,缓解了人口增长的压力
C. 大官僚、大地主和大商人不择手段地兼并土地,社会贫富分化严重
D. 官场腐败,军风军纪败坏,财政虚耗严重
21、名言总能让我们从伟人那里获得力量。
(1)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它决不能使我屈服。 让我们看到虽然双耳失聪却创作出《命运交响曲》。
(2)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 用20年时间呈现给世界《物种起源》。
(3)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 用坚持和勤奋留给人类2000多项发明,被誉为“发明大王”。
22、中华“和合文化”强调以和为贵,合作共赢。
(1)1936年,中国共产党以中华民族利益为重,促成了 事变的和平解决。
(2)1942年1月1日,《 》发表,中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重要成员。
(3)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和缅甸,同两国总理共同倡导了 ,今天已成为公认的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基本准则。
23、1947年3月,美国总统______在国会发表演说,提出的政策被称为“______”。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______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______”,即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也是美国实施冷战政策的又一重要步骤。
24、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世界局势趋于________,________成为时代主题。各国把发展________作为首要任务,生产力和科技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世界经济________的趋势加强
25、如果说________把神从人的精神领域驱逐出去,那么牛顿把神从无生命的领域驱逐出去,________把神从有生命的领域驱逐出去
26、欧洲的联合:20世纪50年代初,法国和联邦德国等六国组成________共同体。1958年,六国又建立了________共同体和________共同体。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原子能共同体合并为________,简称“________”。1993年,大部分西欧国家在欧共体的基础上组成了________,大大加快了________的进程。
27、_______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先后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
28、李时珍的(_____________)被称为“东方医药学巨典”,黄帝被称为(_____________)。
29、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及主要战场: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美国海军基地________。次日,美、英对日宣战,德、意也对美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________。
30、根据所提示的信息,请按要求写出与之相关的组织名称。
(1)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经济体 。
(2)2001年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加入的国际性贸易组织 。
(3)当今世界最大的国际政治组织是 。
31、21年前,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解体,回顾苏联(苏俄)发展历程,给我们留下很多思考。
请回答:
(1)苏俄新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的措施是什么?有何作用?
(2)20世纪30年代苏联形成了“斯大林模式”,这一模式的特点是什么?
(3)从苏联诞生到苏联解体,苏联在人类历史上共存在了多少年?
(4)苏联(苏俄)的发展历程对我国有何启示?
32、20世纪上半期,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这两次大战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轨迹,结合所学知识点完成以下问题。
(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某一个国家发生了世界上第一个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请问这个“革命”是什么?
(2)一战后,战胜国对战后世界进行了安排形成的体系是什么?这一体系形成过程中侵犯了中国的权益,引发了中国的反帝爱国运动,请问这个运动是什么?
(3)二战前,法西斯势力不断扩张,战争一触即发,欧洲和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4)1931年,在东方战场上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事件是什么?二战中,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5)二战后,美苏两国开始了长达近50年的冷战,世界陷入了“两极时代”。请问这个“两极时代”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33、二战后世界格局发生过几次重大变化。
请回答:
①两极格局形成与解体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②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形成了怎样的局面?
③当今世界格局正向什么方向发展?
④为适应世界形势的新变化,我国应该怎么办?
34、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同时也加剧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什么力量迫使他们搞改革呢?这就是把俄国拖上资本主义道路的经济发展的力量。地主农奴主不能阻挠俄国同欧洲商品交易的增长,不能保持住旧的崩溃的经济形态。如克里木(克里米亚)战争显示出农奴制俄国的腐败和无能。解放以前,农民的“叛乱”每十年都要高涨一次。这使头号大地主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承认,从上面解放比等待从下面推翻要好些。
——列宁《“农民改革”和无产阶级农民革命》
材料二1868年,日本明治新政权建立,但国内封建关系没受到根本性冲击,政治局面还不稳定,殖民地化的威胁依然存在。因此,明治新政府提出了“文明开化”、“殖产兴业”、“富国强兵”三大口号,为适应这一要求,日本近代思想启蒙开展起来了。
——崔世广《论日本近代启蒙思想的特点》
材料三印度民众对于这次宏大规模的起义并未忘记,起义中那些优秀的领导人物和为独立自由而牺牲的勇士们的丰功伟绩,使它一代一代流传下来……它们鼓舞着印度人和回教人继续进行反英国殖民者的斗争;它们号召印度人和回教人消灭骨血相残的纷争,和为了争取祖国的独立而密切团结。
——《印度人民大起义(1857-1859)性质及其在近代史上的意义》
(1)材料一描述的“改革”反映了俄国的哪一个改革?根据材料归纳改革的原因有哪些?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个改革的性质。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治维新政权建立之初日本面临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明治政府提出的口号所对应的具体措施是什么?(任举一例)
(3)根据材料三所述事件,请列举一位该事件中涌现出的“优秀的领导人物”。根据材料归纳该事件带来的影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