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常用“饮鸩止渴”来告诫人们,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将来之祸患。世界史上下列会议最能充分体现“饮鸩止渴”的会议是
A. 巴黎和会 B. 华盛顿会议 C. 慕尼黑会议 D. 雅尔塔会议
2、德国人希霍芬在《中国》-书中首次用“丝绸之路”这一名词。古代丝绸之路也被称为“进步之路”、“友谊之路”、“文化之路”。以上材料主要说明当时这条东西方要道
A. 交通非常发达 B. 商品贸易极其繁荣
C. 各种文明相互交流 D. 名胜吉迹众多
3、世界近代以来,侵略与反侵略的斗争贯穿历史发展长河。下列关于这一主题的论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
①东印度公司的存在推动了工业革命
②玻利维亚是以独立运动领导人命名的
③甘地发起“不合作运动”领导印度取得了独立
④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14年,取得了民族独立
⑤纳米比亚独立宣告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彻底瓦解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③⑤ D. ②④
4、1978年,我国开始了在思想上“拨乱反正”,其首要事件是( )
A. 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 B. 为刘少奇同志平反
C. 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D. 恢复高考制度
5、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多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其中“多强”除了中国、日本外,还有
A.意大利、英国
B.欧共体、德国
C.法国、加拿大
D.欧盟、俄罗斯
6、最能说明《辛丑条约》中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条款是( )
A. 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
B.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C. 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D.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7、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上海就出现了爵士乐。后来,爵士乐在中国几乎销声匿迹。它再次在中国流行是在20世纪八十年代末,它再度流行主要是因为中国开始了
A. 人民公社化
B. 土地改革
C. 文化大革命
D. 改革开放
8、“法国有了超越欧洲所有社会的民事立法,而那时欧洲社会还保持着中世纪的法律体制,而随着法国对外战争的胜利和占领,这一切给欧洲大陆以不可思议的推动力。”这段材料表明
A. 法国有了领导欧洲立法的义务
B. 《人权宣言》起到立法规范的作用
C. 《拿破仑法典》起到立法规范的作用
D. 拿破仑战争占领整个欧洲
9、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曾对某次战役作了这样的描述:“从晋西高山,到东海岸,从黄河畔到长城边,都成了战场……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热而无情的。”史沫特莱所指的这个战役的指挥者是
A.彭德怀
B.李宗仁
C.叶挺
D.佟麟阁
10、了解历史事件,常常需要知道事件的各个因素。根据下图中的要素,可知道此事件是( )
A. 虎门销烟 B. 鸦片战争
C. 第二次鸦片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
11、有人说在法国的历史上没有哪个人能像拿破仑这样获得获得如此长久的赞誉。这种说法的理是( )
A. 他处死了路易十六,将法国革命推向高潮
B. 他领导法国人民攻占了巴士底狱,揭开了法国革命的序幕
C. 他参与制定并颁布了《人权宣言》
D. 颁布了《民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12、近半个世纪以来,欧洲人为了实现“统一的欧洲”,一直进行着不懈的努力。2004年5月1日,欧洲联盟迎来了历史上最大规模和最富雄心的一次扩张。波兰、匈牙利、捷克等10国的加入使欧盟成员国增加至25个,经济总量与美国不相上下,整体实力有所增强。欧盟轮值主席国爱尔兰总理伯蒂•埃亨评价说,这10国加入欧盟是自15年前柏林墙推倒之后,欧洲统一进程迎来的又一高峰。材料反映了二战后至今,欧洲统一过程的显著趋势是
A. 区域经济集团化
B. 随着成员国的增加,经济总量与美国不相上下,整体实力有所增强
C. 通过和平方式,由经济联合到谋求政治上的统一
D. 通过斗争方式实现由经济联合到政治的统一
13、葡萄牙王国偏居伊比利亚半岛一隅,土地贫瘠。葡萄牙人热衷于寻找新资源和肥沃的土地。早在13世纪初,他们就远离海岸来到大西洋深海,寻找鱼、原木和可以种植小麦的土地,以弥补国内资源的短缺。由此可见,葡萄牙王室支持开辟新航路的原因是
A. 商品经济的发展
B. 领土扩张的需要
C. 东方产品的需求
D. 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
14、下列属于道家代表人物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5、探究课上,历史老师要求甲、乙、丙、丁四位同学收集相关资料,作为下堂课研究内容。阅读右图判断四位同学所收集资料与研究课题无关的是:( )
A. 甲收集了二战后,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以色列建国决议
B. 乙同学收集了印巴分治的相关史料
C. 丙同学认真收集巴以之间先后发生的五次大规模的中东战争史实
D. 丁同学收集的是巴勒斯坦人民与以色列之间的斗争事迹,国际社会呼吁和平的相关资料
16、西汉解决王国问题的关键步骤是( )
A. 兴太学 B. 铸五铢钱
C. 颁布“推恩令” D.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7、《十二铜表法》规定“利息不得超过一分,超过的,处高利贷者四倍于超过额的罚金”。这一规定
A.消除了罗马贵族不合理的特权 B.说明罗马民主政治达到了高峰
C.消除了贵族和平民之间的矛盾 D.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
18、20世纪20年代的哪部美术作品是西方精神世界的一个缩影
A. 《格尔尼卡》
B. 《记忆的永恒》
C. 《和平鸽》
D. 《最后的晚餐》
19、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合作医疗制度 D. 改革开放制度
20、赫鲁晓夫在回忆20世纪20年代的苏(俄)联状况时说:“混乱局面开始平息,饥荒逐渐减轻,城市生活重新出现生气,农产品重新上了市场的摊头,物价也下跌了。当时党提出‘学会做买卖’的口号。”苏(俄)联出现上述状况的原因是
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苏联模式的推行
C.实行战时共产主义 D.开展农业集体化
21、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关的内容。
(1)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后被消灭的阶级——
(2)1988年建立的经济特区——
(3)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的地区——
22、蔡伦的历史贡献是_________,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是_________________ 。
23、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______、______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______与______状态。
24、中国古代第一个治世局面是汉初的______。汉武帝颁布______削弱封国势力。
25、名言总能让我们从伟人那里获得力量。
(1)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它决不能使我屈服。 让我们看到虽然双耳失聪却创作出《命运交响曲》。
(2)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 用20年时间呈现给世界《物种起源》。
(3)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 用坚持和勤奋留给人类2000多项发明,被誉为“发明大王”。
26、_______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先后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
27、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会议名称。
(1)1929年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2)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3)确立邓小平理论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8、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建立:_____年,法西斯党徒向首都_____进军,法西斯政权在_____建立起来。
29、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____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东汉时,_____改进造纸术。
30、在工业化进程中,西方国家也出现了许多______。首先是______。由于________日益扩大,工人对不公平的社会现状越来越不满,用________表达自己的愤怒。随着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工人的反抗斗争日益_______。________是工业化带来的另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31、“纵向发展”是指人类物质生产史上不同生产方式的演进和由此引起的不同社会形态的更迭。
【农耕文明时代】
(1)中世纪生产力水平提高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写出11世纪流行于西欧乡村的典型农业经济组织形式。
【蒸汽时代】
(2)哪一事件促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写出19世纪推动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扩大的政治改革一例。
【电气时代】
(3)写出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
【信息时代】
(4)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建立哪一制度缓和社会矛盾?写出20世纪90年代美国出现的“新经济”特征。
(5)综合上述探究,谈谈你的感悟。
32、分别列举一战和二战的开始的标志及其战争的转折点?
33、 6世纪下半叶,社会矛盾尖锐,社会秩序几近丧失,国家衰落。日本皇室和部分留学中国的留学生决心改革,推行中国隋唐的政治制度,以振兴国家。
请回答:
(1)材料内容反映的是什么改革?
(2)这次改革是效仿哪国的制度?有何历史意义?
(3)概述隋唐时期中日交往的史实?
34、(1)在19世纪末中国面临严重民族危机的情况下,出现了资产阶级领导的什么改革?结果如何?说明了什么?
(2)结合日本的明治维新,谈谈你的启发。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