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58年,“左”的错误开始泛滥的原因是
①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 ②对国情认识不清 ③人民群众的建设热情 ④急于求成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2、周恩来在某次国际会议上说:“为了维护世界和平,我们处境大致相同的亚非国家首先应该友好合作。实现和平共处……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这一讲话
A.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热 B.反映出美国对中国敌视的政策
C.体现了“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 D.说明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利益完全一致
3、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建设新生政权做出了一系列的努力。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西藏和平解放 ②抗美援朝战争爆发 ③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A.②①③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③②①
4、中共八大召开的历史背景,不包括( )
A.三大改造即将完成 B.世界经济与科技迅速发展
C.第一个五年计划进展迅速 D.“大跃进”运动
5、“紫荆绽后白莲开,喜事蹁跹接踵来。神州大地齐欢庆,一国两制添新彩。”诗中的“白莲开”是指
A.新中国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香港回归
D.澳门回归
6、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规定: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一五”计划的完成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土地改革的完成
7、杰出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有着重大影响。下列历史人物与其事迹及作用搭配不正确的是
A.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
B.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文化
C.玄奘——西游天竺,写成《大唐西域记》
D.赵匡胤——统一全国,重文轻武
8、下列歌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依次为( )
①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②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③铁流两万五千里,红军威名天下扬
④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① C. ③②④① D. ③④②①
9、在回忆中英两国历经曲折最终达成关于香港问题的协议时,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说:“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在同一个不愿妥协和实力上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这段话最能说明的道理是
A.英国不愿意在香港问题上与中国对抗
B.中国综合国力的强大是香港顺利回归的根本原因
C.中国人民在国家主权问题上绝不会妥协
D.英国已经丧失了其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10、人民军队是保卫共和国的钢铁长城。在人民解放军的发展史上,组建最晚的是
A.陆军 B.空军 C.海军 D.火箭军
11、小明在历史研究性学习中绘制了如下数轴。据此推断,小明研究的主题是( )
A.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B.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风雨历程
C.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2、如图反映了今天社会主义建设哪一领域的成就
A.住房 B.饮食 C.电信 D.交通
13、福建晋江侨乡捐献战斗机1架;昆明市归侨捐献人民币10亿多元;徐肖冰、苏河清、周峰等将所获斯大林文学艺术奖的全部奖金1.29亿元捐献购买“人民电影号”飞机……这表明抗美援朝( )
A.推进了社会主义的建设
B.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极大激发民众爱国热情
D.捍卫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14、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逐渐推开尘封已久的大门,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这一征程开启的标志是( )
A.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B. 粉碎“四人帮”
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 中共十四大的召开
15、著名作家魏巍的一部作品《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最可爱的人指的是英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这支军队在和敌人的战斗中,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如为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而严守潜伏纪律,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的英雄是( )
A.
B.
C.
D.
16、任外交部长的陈毅曾说:“20年长期交恶,真是概乎言之!美国人可以上月球,就是接近不了中国,说明接近中国比登天还难,”对此认识错误的是
A.交恶的起点是解放战争的胜利
B.综合国力的增强是中美交恶的根本因素
C.20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开始了接近
D.交恶源自意识形态的对立
17、日记是重要的历史资料,著名作家宋云彬的日记记载到:“各单位代表发言毕,继续讨论下列各案:一、政协组织法,三、定都北平,改称北平为北京;国歌……”他日记记载的历史事件是
A.第一届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18、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你知道中国人民“当家做主站起来”开始于( )
A.1949年9月
B.1949年10月1日
C.1950年10月1日
D.1953年7月
19、关国国务院 1971 年 4 月 14 日的一篇评估报告说:“今天,周恩来向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明确表示:邀请他们以及若干美国新闻记者访华……策略性地改变了北京长期以来拒绝接受美国来访者的政策,并同时回复到更加灵活的对美政策。材料所述的事件
A. 说明美国延续敌视新中国政策 B. 体现中国改善对美关系的态度
C. 标志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 表明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20、制作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时间节点是
A.西藏和平解放
B.中国新生
C.朝鲜战争爆发
D.澳门回归
21、知识改变命运,科技创造未来。
(1)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主要是首次培育成功________。
(2)“________”是抗疟疾的中药,它的发现和实现人工合成,是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关键。
(3)为了追赶世界先进科学技术,在1986年我国提出了________,成为我国发展高技术研究的重点。
22、下图分别是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人物______和______
23、全方位外交:格局:形成全方位、________、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24、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是________年12月。
25、下图反映的历史事实是:_____发生在_____年,看到此图,你有何感想?
26、________的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和平统一________”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27、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写出相对应的文献。
(1)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
(3)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报告——
(4)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8、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经济恢复,物价稳定,人民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____________以来,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29、新中国成立前:物价_______,民生凋敝。
30、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__________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的道路,自己英勇牺牲。__________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严守潜伏纪律,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
3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对外关系的新篇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奉行什么外交政策?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影响又是什么?
(4)周恩来在亚非万隆会议上提出了什么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5)20世纪7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为国家发展开拓了空间”。请列举这一时期3件外交上的大事。
32、邓小平曾说过:“要加强民主就要加强法制,没有广泛的民主是不行的,没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的。”请回忆新中国成立以来民主法制的曲折发展,回答以下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什么?这次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确立了什么制度?
(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是?这次会议的召开,形成了什么制度?
(3)新中国成立后民主法治遭到严重践踏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哪一次会议才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在政治、思想、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拨乱反正?
33、我国三大改造的完成的时间和历史意义各是什么?
34、外交是智者的游戏,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国之有殇 不堪回首月明中]
材料一:1900年,参加对中国出兵的有英、俄、法、美、日、德、奥等……世界上所有帝国主义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向一个落后国家发动战争,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唇亡齿寒 千秋大 业守根基]
材料二:
[大国对话 相逢一笑泯恩仇]
材料三:尼克松在1970年国会演说时强调:“美国无视中国这个亚洲最大的国家是个错误,从长远看,对中国的孤立政策是不明智的,从根本上讲也是不成功的。让中国继续排斥在国际社会之外,军备、安全、人口、环境问题会变得复杂化和难以解决。”
——《外交季刊》
[挑灯看剑 我自会当凌绝顶]
材料四: 2018年4月4日,美国政府决定将对中国输美的1333项50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25%的关税。中国表示:“如果别人想来硬的,我们也来硬的!我们将奉陪到底!”
——新华网时评
(1)材料一所述事件之后,清政府被迫同各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什么条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政府出兵朝鲜的目的是什么?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人朝作战的司令员是谁?
(3)请回答抗美极朝战争胜利的重要历史意义。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尼克松主张改善中美关系的理由。
(5)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在实现国家重大战略发展目标、应对突发事件等方面具备实力的原因是什么?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