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毛泽东曾兴奋地说:“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其中,“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指的是
A.新中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一五”计划的完成
D.“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2、新中国的成立……中华民族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它结束了一个旧时代,开始了一个新时代,中国的命运,从此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旧时代”与“新时代”分别是指
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B.封建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
D.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3、党的指导思想是指导我们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是党具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灵魂和根本。下列有关党的指导思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1945年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B.1992年中共十四大决定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C.2002年中共十六大召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D.2012年中共十八大上,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4、1983年,安徽某濒临倒闭的国营制药厂被几个年轻人承包,实行有奖有罚的承包责任制,9个月就盈利12万元。安徽省委省政府汲取其成功经验,调整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明确提出小型国营企业也可以实行承包经营,自负盈亏。据此可知( )
A.经济体制改革开始
B.政府主导企业改革
C.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D.企业的自主经营权扩大
5、从1949年到2019年,国庆阅兵每年都要举行,从不间断。我们的武器装备从1949年的“万国造”到2019年的“中国造”,这一变化反映出 ( )
A.中国国防力量不断增强
B.中国外交策略上的改变
C.中国洗刷了百年的耻辱
D.阅兵是军事实力的见证
6、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新经济体制,与世界各国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采取了哪些举措:
①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
②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③加快自由贸易区试验区建设
④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7、对下列表格内容表述不正确的是
时间 | 成就 |
1964年 |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
1966年 | 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试验成功 |
1967年 | 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
1970年 |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
A.说明我国在“两弹一星”领域取得巨大成就
B.这些成就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
C.说明“文化大革命”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科技发展
D.这些成就增强了我国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
8、“10、9、8、7……”,随着迎回归倒计时牌上红色数字的闪动,人们有节奏地高呼着,最后,“香港回归了!”的呼声响彻云霄。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是( )
A. 1984年12月24日 B. 1997年6月30日
C. 1997年7月1日 D. 1999年12月20日
9、读《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政治报告中一些词语出现次数变化统计表》(部),据此能够做出的历史判断是
A.社会矛盾逐渐消失
B.非公经济发展缓慢
C.左倾思想已经根绝
D.改革开放不断深入
10、以下关于我国人民社会生活的变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改革开放以前,我国还没有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B.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人们的代步工具主要是共享单车
C.今天,我国已经由“自行车王国”进步为汽车大国
D.人民在网上购物和移动支付已经成为一种“新常态”
11、“两盒点心跑一天”到20世纪90年代已不再是人们春节拜年的主要形式。随着手机的普及,短信、微信拜年成了现阶段人们春节期间拜年的首选。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A.邮政电信合一时代到来 B.通信网络发展改变了生活方式
C.改革开放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D.电信缩短了人们的心理距离
12、我国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性事件是
A.新中国的成立 B.1953-1957年“一五”计划的完成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发动“文化大革命”
13、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出现的失误有( )
①“一五”计划 ②三大改造 ③大跃进 ④人民公社化运动 ⑤文化大革命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⑤ D. ③④⑤
14、它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这个“它”是指
A.“大跃进”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发展重工业 D.“文化大革命”
15、小明要研究抗美援朝期间的历史,他需要阅读哪一时段的历史资料
A.20世纪40年代——50年代
B.20世纪50年代——60年代
C.20世纪60——7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16、学校要推出主题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公众号,应该入选该公众号内容的有:
①改革开放
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③以钢为纲,全面跃进
④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17、“金瓯久分终必合,两岸贵和避干戈。”27年前海峡两岸达成了“九二共识”,迈出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性一步。这个“共识”是
A.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 加强两岸经济交流
C. 坚持和平统一
D. 坚持一国两制
18、读题表:《香港转口贸易的主要市场及比率》,表中中国内地“比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1971 年(比率) | 1981 年(比率) | 1991 年(比率) |
日本(11.8%) | 中国内地(19.3%) | 中国内地(28.7%) |
新加坡(11.6%) | 美国(11.5%) | 美国(20.9%) |
印尼(9.1%) | 印尼(10.2%) | 德国(6%) |
A.“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B.改革开放的实施
C.“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D.中国加入 WTO
19、在当今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国家的根本任务是
A.发展和壮大国有资产
B.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C.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D.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
20、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对“一国两制”这一历史概念理解正确的是
A.一国就是一个社会主义的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B.一国就是一个统一的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C.两制就是两种制度,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
D.两制就是两种制度,即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______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2、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引导分散的个体农民参加___________,走___________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23、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这就是著名的“________”。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台湾方面领导人________,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24、20世纪60年代在兰考治理“三害”的“党的好干部”是____________;20世纪90年代被当地藏民称为“活菩萨”的援藏干部是____________。
25、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保家卫国,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2)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3)20世纪70年代末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4)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
26、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司令员是________,严守潜伏纪律,最后被大火吞噬生命的战斗英雄是________.
27、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是北海舰队。( )
28、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实行_____政策。改革从农村开始,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概况:1978年,________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____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3)影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随着农业生产向______、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______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29、下图的名称是___________,(谁)___________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件事发生在____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日,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30、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会议
(1)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________
(2)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________
(3)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________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________
(5)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________
(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________
3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巩固和发展的过程中,既有巨大成功,也有严重失误。但总体来说,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站起来了。“站起来”的国家和人民的地位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新生的政权,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哪些措施?
(3)进入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短时期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我国选择并坚持了哪一发展道路?
(4)习近平指出,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32、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怎样的?
3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哪些优越性?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下表为“中国与印度、美国在钢和电产量方面的比较表”。
材料二:历史在1956年发生了质变。1956年是一个创造了许多共和国“第一”的年份……7月日下午,中国人自己制造的第一批汽车从总装配车间开出了厂房……这一年7月,沈阳飞机制造厂生产出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飞)机……从前连铁钉和火柴都要进口的中国,第一次建立起自己的航空、机床、汽车和电子工业……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形成了。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是什么?
(3)有人说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以后,中国变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强国。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说说你的看法。
(4)请再举两例说明中国“历史在1956年发生了质变”。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