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改革开放以来,有一个城市发展变化速度飞快,被称为“一夜崛起之城”,指的是
A. 深圳
B. 珠海
C. 汕头
D. 厦门
2、《复兴之路》解说词写道,“有人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建立起新中国的毛泽东,让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而挽救了社会主义的邓小平,为中国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道路”。这里所说的“道路”指的是( )
A.开辟民主革命的新道路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3、1980年,中共中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前国家主席刘少奇的追悼大会,宣布彻底推翻“文化大革命”中强加在刘少奇身上的各种罪名。刘少奇的冤案表明“文化大革命”期间
A. 国民经济发展非常缓慢
B. 民主和法制遭到践踏
C. 科学文化事业遭到严重摧残
D. 教育事业遭到严重破坏
4、“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害致死的国家主席是
A. 朱德 B. 林彪 C. 周恩来 D. 刘少奇
5、下列属于1992年我国开放的陆地边境城市的是( )
A.重庆
B.满洲里
C.武汉
D.乌鲁木齐
6、美国总统尼克松曾说:“我有幸在北京逗留了一个星期,这也是改变世界的一个星期。”在这“一个星期”里发生的“改变世界”的事件是( )
A.中美双方发表《建交公报》
B.在上海签署并发表《中美联合公报》
C.中美双方互派大使
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7、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完善,下列属于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订的法律文件是( )
A. 《双十协定》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共同纲领》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8、下列作品反映解放后土地改革的是( )
A.《暴风骤雨》 B.《林海雪原》 C.《保卫延安》 D.《红岩》
9、我国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从“绿蓝灰到五彩缤纷”,从“破烂平房到漂亮楼房”,从“自行车到私家车进平常百姓家”,主要原因是
A.人们不再发扬艰苦奋斗的传统
B.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C.人们努力生活得更好
D.人们衣食住行发生了变化
10、下列《香港转口贸易的主要市场及比率(1971—1991年)》表中中国内地“比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971年(比率) | 1981年(比率) | 1991年(比率) |
日本(18.9%) | 中国内地(19.3%) | 中国内地(28.7%) |
新加坡(11.6%) | 美国(11.5%) | 美国(20.9%) |
印尼(9.1%) | 印尼(10.2%) | 德国(6%) |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大跃进运动 D.改革开放
11、习近平主席在访问英国的致辞中说:“1997年,中英两国创造性地成功解决香港回归问题,两国关系揭开新的一页。”“创造性地成功解决”得益于
A.“一国两制”的运用
B.改革开放的实施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运用
D.经济特区的建立
12、“英雄者,国之干,族之魂。”他任兰考县委书记,一心为民,直到生命最后一息,被称颂为“党的好干部”,他是
A.
B.
C.
D.
13、历史上的一些做法,往往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工厂停工闹革命”、“批斗知识分子”、“学生停课闹革命”这些做法发生在
A. “三大改造”时期
B. 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C.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哪次会议上提出来的?
A. 中共十六大
B. 中共十七大
C. 中共十八大
D. 中共十九大
15、西大附中某同学开展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集了“大锅饭”“经营责任制”、“按劳分配”、“政企分开”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他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A. 土地改革
B. 社会主义改造
C.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6、下面对人民空军发展史的介绍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是在海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B. 20世纪50年代初拥有各种飞机三千多架
C. 空军刚刚诞生就经历了抗美援朝的洗礼
D. 空军装备走了一条“购买---仿制----研制”的发展道路
17、他带领人民艰苦奋斗,治理灾害,开始改变当地贫穷的面貌:病故前要求“埋在沙滩上”,“也要看着把沙丘治好”。这位被称为“党的好干部”的模范人物是( )
A. 雷锋 B. 焦裕禄 C. 王进喜 D. 邓稼先
18、“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好好风帆。”歌曲《春天的故事》里这段歌词( )
A. 描述了粉碎“四人帮”的喜悦心情 B. 歌颂的是“南方谈话”产生的重要作用
C. 讲述的是建立经济特区的喜人成就 D. 歌颂了十三大的历史功绩
19、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说明了( )
A.香港、澳门顺利地回归祖国
B.“一国两制”构想成功实践
C.香港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D.中国彻底完成了统一大业
20、1952年底,除西藏等少数地区外,土地改革在全国农村胜利完成。土地改革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 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
B. 农民连同土地牲畜都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C. 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D. 分给地主一份土地,让他们自己耕种
21、1956年底, 基本完成,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2、1955年,万隆会议,周恩来总理提出的外交方针是___________。
23、“文化大革命”是由________错误发动,被________、________两个反革命集团所利用和操纵,使中国陷于“________”长达十年之久,给整个民族造成了严重灾难。
24、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的是_______司令员。
25、1938年3月,______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1953年7月,______获得胜利,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26、基于“一国两制”已经收回的地区: 。
27、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领导中国共产党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把_____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步一步推向前进。
(2)中共十二大:_____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邓小平明确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_____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_____的社会主义”。
(3)中共十三大:_____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_____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_____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4)邓小平南方谈话:
①时间:_____年初,邓小平南方视察,多次发表谈话。
②谈话内容: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计划和市场都是_____;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_____才是硬道理。
③意义:进一步_____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____产生了深远影响。
(5)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_____。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开创了_____。邓小平理论阐明了在中国建设_____、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6)中共十四大:____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_____理论武装全党。
(7)中共十五大:____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江泽民作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大会把_____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28、____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____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29、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制定于________年,________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30、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80年代初的哪一行为说明中国在追赶世界的脚步?这一行为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的对外开放有了怎样的发展?
(3)21世纪初,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新空间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4)21世纪,中国的对外开放已经从“引进来”发展到“走出去”,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已经开始影响周边国家和地区,请你举两个例子说明。
(5)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究,你有何感想?
32、中国近代史是中国人民不断探索、实现近代化的过程。
(1)简述图一、图二所反映的经济活动,在经济方面产生了怎样作用。
(2)说明图三、图四所示人物分别提倡怎样的政治制度。
(3)简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33、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了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得追求。八年二班同学就海峡两岸的交往整理笔记时,提出了如下问题
(1)台湾问题一直牵动着中华儿女的心,台湾问题是如何形成的?
(2)请你列举出海峡两岸交往的史实两例
(3)“九二共识”的核心是什么?
(4)我们党和国家确立的对台方针是什么?
(5)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可以通过那些途径来促进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进程?
(6)通过上述探究,谈一谈你对祖国统一的正确认识。
34、“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实现民族独立梦,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2)“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是什么?为此,在中共十四大上确立了什么方针?
(3)国家统一,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21年前的12月20日回归祖国的是什么地方?它的回归有什么意义?
邮箱: 联系方式: